淺談美術教育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策略

時間:2022-10-10 08:50:09

導語:淺談美術教育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美術教育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策略

摘要:小學美術課程的主要作用是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創新能力。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如何有效地在美術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其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發展,是當前小學美術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小學美術;核心素養

美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全民文化素質具有重要作用。把傳授技法的藝術教育轉為培養綜合能力的素質教育,是美術學科新的教育改革方式。這能夠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符合現代教育觀念。

一、我國小學美術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部分學校和家長對美術課不夠重視,認為美術課只是一門副課。一些學校安排的美術課時較少,并存在其他學科占用美術課時的情況。另外,部分教師專業素養不夠,教學方式不夠新穎,一些學校的教學設備和資料沒有及時更新。這些都影響著美術課的教學質量,從而影響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二、小學美術教育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的策略

1.興趣是核心素養生發的土壤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興趣,核心素養的培養才有了生發的土壤。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觀展示。如,在浙美版一年級下冊第五課《卷紙動物》教學中,教師可在課前精心準備一些卷紙動物作品,在課堂上展示,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熱情被激發后,學生往往能非常認真地投入學習,積極嘗試手工制作。這樣,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另一種方法是教師采用一些新穎的、受學生喜愛的方式創設情境進行教學。如,現在短視頻在學生群體中較為流行,教師可以通過短視頻導入教學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另外,教師的個人魅力也是吸引學生注意的法寶。教師抑揚頓挫的語調、幽默風趣的語言、適當的肢體動作等,都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自主觀察是核心素養衍生的基礎

羅丹說:“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學生只有擁有對美的捕捉能力與敏銳的自主觀察力,才能具備豐富的美術表現力。如,在浙美版二年級下冊第一課《春天在哪里》教學中,教師可以把課堂搬出教室,讓學生觀察春天校園的變化。學生通過實地觀察與體悟進行創作,其作品表現力千變萬化,有的畫面是一片新綠,有的表現姹紫嫣紅的花壇,有的用掉落的花瓣拼畫,等等。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觀察實踐,提高了對美的感受力,豐富了對美的創造力。

3.創作能力是核心素養的綜合體現

藝術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美術創作就是讓學生使用身邊可利用的媒材表達心中所感所想,它可以是繪畫或者手工等任何形式,體現了不同學科間知識與技能的相互融合。如,古詩配畫要求學生在透徹理解古詩含義與意境的前提下進行藝術創作。教師可鼓勵學生打破構圖與著色常規,用嶄新視角構圖,用固有色之外的顏色大膽再現;還可讓學生發散思維,收集生活中常見材料,創作手工與材料畫。

4.立德樹人,落實核心素養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與課堂中能進行德育滲透的地方,適時寓德于教。如,在浙美版一年級上冊第十九課《心中的太陽》教學中,教師在總結延伸的環節就可進行德育,向學生傳達做人的道理。美術課堂可寓德于教的環節有很多,如自信與樂觀養成教育、愛心教育、愛國愛家教育等。教師將美德與精彩的故事或學生熟悉的事件相結合,能讓學生對美德的理解更加深刻,從而提高德育效果。

5.構建新型課堂,發展核心素養

在科技騰飛的今天,互聯網與多媒體早已走入課堂,教師應利用新興科技,構建新型課堂,開展現代化教學。微課是現代化教學的一種新形式,它以視頻形式展示教學內容,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等特點,深受學生歡迎。教師可通過視頻形式展示知識重點,利用視頻可反復播放和隨時暫停的特點,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多媒體技術使課程更加生動、形象,能夠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欣賞課教學中,教師應用新的教學思路,利用“翻轉課堂”的靈活性開展教學。教師在教學中實施“導學案”教學模式,協助學生完成自主學習,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

結語

小學美術教育具有獨特的育人功能。教師在基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美術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美術技能,還要培養學生能夠滿足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素養和能力。

參考文獻:

[1]蘇端鳳.基于核心素養,“玩”美生活——小學美術教育生活化的行動探究.文理導航(下旬),2018(3).

[2]龔敏婷.美術核心素養時期——關于小學美術手工教學的思考.新課程(小學),2017(10).

[3]紀博凌.立體欣賞培養美術核心素養.當代教研論叢,2017(8).

[4]胡知凡.世界中小學美術課程的目標指向:核心素養.中小學教材教學,2017(2).

作者:聶志清 單位:閩清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