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理念下機電一體化教學探究

時間:2022-09-22 11:34:30

導語:智慧教育理念下機電一體化教學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智慧教育理念下機電一體化教學探究

摘要:本文基于筆者的教學經驗,圍繞著高職機電系學生人才培養的主線,以機電一體化專業基礎課程《機械制造技術》為切入點,針對智慧課堂在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中的運用問題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智慧課堂;機電一體化專業;高職

1大數據時代下的教學變革

伴隨著便捷、智慧、高效、大數據幾大特征的來襲,智慧化學習環境的搭建已逐步走向成熟,逐漸形成了云端補救學習平臺、互動電子白板、互動教學系統、即時反饋系統、電子書包學習系統、智慧助教以及實物提示機,等等。

1.1云端診斷分析服務

使用云計算技術的學習和診斷分析服務,教師可以自動上傳學生的作答并收集和分析數據,即時生成診斷報告,深入分析全體學生測試的表現,從橫向和縱向展開分析,精準點出學生弱點,掌握整體和個別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能夠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與補救策略,學生可根據個人診斷分析報告了解自身的優劣之處,改進學習進度與策略。比如在有關刀具的章節中,有的學生就因為對數學知識掌握的不夠牢固,從而不能對刀具的幾何角度進行很好的理解,教師就可以通過反饋的信息,對這方面的知識進行側重講解。

1.2智慧輔助系統

教師在互動白板、平板或智能手機、即時反饋系統、智慧助教或實物提示機等構成的智慧化教室中進行教學,其中也包括遙控器、接收器等輔助教學智能設備,利用教學互動系統采集、統計、處理和分析學生學習數據,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個人學習行為,改善課堂教學。依托技術輔助手段,為智慧教育提供了可能,為開展高效課堂提供了保障,通過參考其它模式,筆者提煉了技術輔助下的高效課堂模式。如零件加工這一章節的學習,教師可以先用計算機在課堂上演示,然后再通過智能手機進行相關習題的發放,方便教師隨時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

2智慧課堂理念下的教學設計

2.1課前準備

通過云端診斷分析系統采集前測數據產生的學習分析報告,教師結合報告分析學情,并對課本新知識特點進行分析,完成相關電子課本資源、視頻或導學案等學習資源的編制,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資源的,學生在課前對新知進行交流討論,及時反饋預習情況;教師要根據學生對課前預習的反饋情況完成相應的教學設計,制定智慧三維目標,設定智慧模式下的教學重難點,進而預設教學過程;設定教學情境并導入新課,比如以微視頻、生產案例等形式來完成激起導入環節,在此環節師生之間進行交流、分享互動,從而能更好地為課中環節做準備。比如在《銑削加工》一節的教學中,我就下載了一些銑床、銑刀的視頻,讓學生對這些機器產生興趣,從而方便接下來的課程開展。

2.2課上互動

首先,通過課前設計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采用問題驅動課堂的方式引入新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興趣,提升學生思考問題能力。其次,教師推送學習任務,采用任務驅動法和小組合作學習促使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并探索知識,培養合作探究能力。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堂交流互動活動,發現共性問題并解決問題。課中教師利用教師端遙控器、學生端遙控器、智能手機或平板等移動終端,通過互動教學系統中的即時反饋功能實時獲取學生課堂數據,獲知學生的學習情況,利用搶權或挑人功能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習興趣,并在課堂上進行互動,教師依據課堂生成的學生學習數據來制定教學步調。再次,教師可依據課堂中產生的教學數據,分析數據結果即時調整教學計劃,開展拓展提升環節,升級任務資源,學生再次展開討論交流,可利用提示機或智慧助教系統進行典型案例的展示,并利用挑人功能挑選代表進行講解,完成拓展,促進知識的內化。最后,利用系統中編制習題功能,對學生進行知識測驗環節,依據對學生個人測驗結果數據剖析點評課堂,此環節可以以多種形式進行組合,包括學生自我評估,學生之間的評價以及教師評價。可利用系統中的獎勵機制來完成評價環節,促進學生智慧生成。

2.3課后提升

教師通過移動終端向學生推送個性化資源及作業,學生完成作業、查漏補缺。學生完成作業后進行提交,教師查看作業并反饋,及時針對學生個性化疑難問題完成補救,同時學生之間也可進行課后交流互動,總結反思不足之處,教師有針對性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從而提升并反饋學生學習結果。

3結語

總而言之,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具有內容抽象,學生不易理解,教師語言難以描述的特點。通過大數據環境下的智慧課堂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成果,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機械制造知識,從而實現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偉光.高職院校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3):3-4.

[2]崔曉慧,朱軒.信息技術環境下高職“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職教通訊,2016(27):39-42.

[3]方振龍,陳國才,于福權.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及實訓基地建設探究[J].教育與職業,2014(8):157-158.

[4]呂棟騰.高職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探索[J].職業技術,2012(8):23.

作者:陳勇 單位: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