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學滲透STSE教育理念

時間:2022-02-17 10:40:48

導語:高中生物教學滲透STSE教育理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生物教學滲透STSE教育理念

摘要:由科學,技術,社會,環境構成的STSE教育強調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的相互關系,重視科學技術在社會生產,生活環境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指導和實施學科教育的新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學滲透stse教育理念不僅符合新課標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本文就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STSE教育理念以及相關注意事項提出幾條建議,以供一線教師參考利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STSE教育

1STS教育與STSE教育

從STS教育誕生之際,眾多學者便試著對其進行定義。學者殷登祥認為“STS是一門研究科學、技術與社會相互關系的性質、結構、規律及其應用,并涉及多學科與多領域的綜合性交叉學科[1]。”學者王覺飛則認為“STS系統地用政治學、經濟學等各門學科的知識,分析科學技術的發展給社會帶來的各種問題,屬于科學教育的范疇[2]。”不同學者對STS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大部分學者都基本認同STS教育理念的基本精神就是把教育同當前社會生產,日常生活以及科學技術緊密聯系[3],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形成積極的科學態度,發展其終身學習的能力。1972年在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標志著“環境教育”的誕生[4],從此STS教育便拓展為包含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STSE教育。

2新課標背景下滲透STSE教育理念的意義

在科學教育的目標上,STSE由過去片面的個人發展轉向了全民科學素養的培養。在課程內容構成上,STSE教育注重課程內容的整合,將經濟、環境、科學、健康等問題納入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在接受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的同時,獲得對知識的多維、全面的理解。在教學方法上,STSE教育更注重探究和體驗,STSE教育課程主要采用問題討論、角色扮演、模擬游戲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實踐和探究中形成科學的態度,掌握科學的方法。2017版新課標的頒布標志著課程標準實驗階段結束,生物學教育進入一個以“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學改革新階段,STSE教育與新課標提出的培養學生“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的理念不謀而合。STSE教育有利于使原有的教學模式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將會使高中生物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都得到很大的改善。

3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STSE教育理念的途徑

3.1課堂滲透。STSE教育是在應試背景下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手段。課堂教學則是滲透STSE教育的主要途徑。在課堂中滲透STSE教育主要有以下幾種策略:①在一節課的開始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比如學習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這節課時,可創設如下情境:一位相貌丑陋但頭腦聰明的博士和一位長相秀美但頭腦簡單的美女結了婚,他們的孩子會出現幾種可能?②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STSE教育,比如學習分泌蛋白的合成與運輸,筆者用自己做的flash動畫代替枯燥無味的語言,不僅講清楚了整個合成與運輸的路徑,還活躍了課堂氣氛,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③利用實驗探究法,角色扮演法等活躍課堂氣氛,在課堂教學中探討STSE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開展模擬聯合國活動,辯論基因工程的利與弊,學習免疫調節可進行角色扮演免疫細胞自述功能等。3.2開展課外活動。課外活動是對課堂教學兼顧不到的內容的一種有效的補充。比如在學習調查植物物種多樣性一節時,讓學生到野外親身體驗樣方法的應用,就比教師在課堂口干舌燥地長篇大論效果好的多。另外開展專題講座,參觀植物園、動物園、污水處理廠等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師應充分挖掘教學資源,注重地方特色,加強STSE教育,使學生把在書本上學習到的知識同生活實際、生產應用聯系起來。3.3在生物學實驗和習題中融入STSE知識。研究的落腳點便是應用,不管是對教育理念、教材或新課改的研究,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服務的。學生面對的最大的難關便是高考,近年來高考試題中有關“健康”、“生產”、“環境”、“科學前沿”類的問題層出不窮,考查的是學生的即時學習能力,在復雜情境中的知識遷移能力。因此在平時的作業訓練就要相對的滲透STSE教育理念,把社會熱點問題帶入課堂教學之中,多進行相關練習。另外在平時的實驗課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設計實驗以及操作能力。比如,學習酸雨的危害一節,筆者讓學生自由組成小組,利用吊蘭作為實驗材料,不同濃度的試劑模擬酸雨,來自己驗證,記錄觀察不同濃度酸雨對吊蘭的傷害程度。學生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不僅了解了酸雨的危害,還提升了設計實驗的能力,更樹立了保護環境的決心,可謂“一箭三雕”。

4有關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STSE教育理念的幾點注意事項

4.1抓綱扣本、聯系生活。STSE教育理念只是生物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在應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切不可本末倒置,喧賓奪主。STSE選材應該緊扣教學內容,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可操作性強,與生活緊密聯系。4.2注重城市特色、關注學生職業發展。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因此教師在進行STSE教育時應該多挖掘地方特色。比如,江蘇省的教師就可以引用“太湖水體富營養化,附近居民生活用水受到影響的例子”來講述藍藻等原核生物有關知識;引用江蘇省農林廳下達對“加拿大一枝黃花”的“剿殺令”的實例來講解外來物種入侵的原因以及預防措施。另外還要關注學生的職業發展,多讓學生了解一些與生物學有關的職業,比如育種工作者、植保員、檢驗師等,為學生以后的職業發展做準備。4.3融合人文精神、注重情感教育。STSE教育理念的滲透使學生能夠認識到生物學在促進科技發展、社會進步和提高人類生活品質方面的重要貢獻;樹立生命觀念,形成理性思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為繼續學習和走向社會打下必要的基礎。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授課中要多關注生物科學史,關注健康,提升學生的生命觀念;聯系生活,彰顯核心素養;關注生命科學與技術前沿,體現社會責任感,實現知識、技能、與情感三維目標的有機統一。

5結語

生物學包含的知識面廣,涉及的領域眾多,與其他學科有交叉的內容也不在少數,更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等息息相關。高中生物知識體系龐大,內容瑣碎,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應用STSE教育理念,聯系生活、創設情境、關注生物科學與技術的前沿應用,從而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對生物學學科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生物學相關知識,最終提高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殷登祥.關于STS的起源、爭論和前景[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1):1-7.

[2]王覺非.STS—英國學校中的一門新課[J].外國教育動態,1982(02):13.

[3]楊明全.主要發達國家STS課程研究與實踐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10,32(10):86-90.

[4]陳沖,譚曉明.我國現階段中學生物學科STSE教育研究現狀[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3):106-110.

作者:楊鴿 汪保華 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南通大學生命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