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職校學生思政教育研究

時間:2022-02-08 11:10:16

導語:芻議職校學生思政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芻議職校學生思政教育研究

一、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的現狀和特點

1.每一種思想政治文化都有著自己的優勢,很多人總是喜歡用自己的弱項對西方的思想和政治觀念長處進行對比,從而對我國正確的主流政治方向和價值觀取向產生一定的質疑。2.外部思想政治文化信息的大量涌入,給學生帶來直接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沖擊。中國進入了信息化時代,計算機、互聯網、3G通訊終端等信息化設備已經普及,學生很容易通過這些信息化物質中介接觸更多的外來文化信息,各種信息的輸入早已打破了國家界限,超出了國家的控制能力,同時,我國的開明開放政策也給他們提供了便利。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更廣的信息,這些已經深刻影響著高職院校學生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學生很多的時間都花費在這些問題上,影響著大學生的思維和價值觀。3.社會對學生思想意識的影響不可忽視。今天的高職院校教育更加注重學生和生活社會實踐的聯系,引導學生走近社會,走向生活,從社會的大課堂進行學習。很多高職院校和社會企業聯合辦學,學生基本上都是半學校、半工作,一只腳在學校,一只腳在社會。因此,社會各種思想對學生的思想、思維影響突出,社會的價值取向和判斷對學生的價值觀影響也是較為深刻。4.創新思維、求實主義和自我中心主義在學生中普遍存在。很多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新時期成長起來,良好的物質條件和相對開明的成長環境給了他們更多的影響。他們一般不會迷信教條,反對高調,注重求實;他們有理想、有追求,他們的視野相對開闊,有著很強的創新欲望和動力。但是,他們的家長給他們提供了太好的條件和環境,缺乏應有的生活磨難,形成了較為脆弱的心理和自我中心主義,也有著較強的功利主義。5.失落感較為突出。高職院校的學生相對普通高校的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學習習慣不好,平時看不到自己的成績和長處,很好從中學時代的老師那里找到成就與滿足,進入高職院校以后,普遍存在著一定的自卑和失落感,高考錄取的等次又給了他們一定的心理落差,失落感較為突出。

二、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1.運用思想政治理論武裝學生的思想頭腦。作為教育者一定要抓住學生的特點,結合他們的認知規律,立足他們的接受心理,對學生開展先進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把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以及中國夢等思想以恰當的方式提供給學生,通過生動鮮活的事例,讓學生真切感知我國先進的主流思想,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思想政治原理教育,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學生的頭腦,讓學生在錯綜復雜的思想激流中感到主流價值的力量和功能,幫助他們樹立科學、堅定的政治方向,建設固若金湯的思想城池,防止在思想的洪流中迷失方向。2.進一步強化社會主義義利觀教育。給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立足現實,不能人為的隔離社會,或者無視社會各種思想存在,不必回避現實中的各種義利沖突,讓學生真正在沖突中站穩方向,在沖突中看到力量,在沖突中堅定立場。新時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過程中義利不是完全對立的,也是協調統一的。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義利觀,堅持義利并舉,做到義利統一,在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同時,不剝奪個人的利益。同時,關鍵時刻為了國家和民族之義更顯個人大義。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處理好物質追求和精神追求的相互關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在社會主義中國,只講義不講利,就要失去物質基礎;只講利不講義,就會陷入社會混亂,利也不可能得到真正保障。3.進一步對學生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理想是一個人的精神支柱,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動力。在這個正在進行偉大變革的時代,每一個高職學生更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把個人理想和國家理想統一起來,把個人夢想和中國夢統一起來,恰當處理好個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關系。教育學生立足現在,從現實做起,從今天做起,從中國夢的踐行做起,全面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4.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思想教育。高職院校的學生未來都是培養面向社會發展的職業人才,需要較好的職業理想和素養,讓學生在學校開始接受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從學校做起,在平時的管理中讓學生自覺維護學校和塑造學生的形象,在實訓室教學課程中嚴格要求學生,在企業實習過程中,嚴格統一協調,真正走向崗位,就好做好一個優秀員工,敬崗愛業,增強團隊意識,培養合作精神。

作者:肖文軍劉婷單位: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