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時間:2022-07-14 10:08:09

導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探究

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帶來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方位變革。新媒體時代,海量信息的傳播突破了時空的界限,網絡資源豐富了教育活動形式,新媒體工具拓展了信息傳播渠道。但是,新媒體時代也給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負面影響和新的挑戰。1)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機遇研究。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傳遞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約束,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通暢,信息的來源更加多元化。網絡資源的豐富既拓寬了大學生的視野,也使大學生對于自己所關注的問題有了更為全面的認知。新媒體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更加簡單快捷,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等在網絡上結識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人,可以在網絡上進行平等的對話交流,拓展了自己的人際交往空間。新媒體平臺也加強了大學生自主選擇的能力,調動了大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覺積極性。2)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戰研究。大學生面對網絡上的海量信息,難以辨別真假,虛假信息容易影響大學生良好思維的養成,形成信任危機。同時,長期負能量的侵蝕,直接影響了學生理想信念的形成。網絡的發達,使很多大學生將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虛擬世界中,與現實社會逐漸脫離,使不法分子有了利用空間。大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很多時候都想到依賴新媒體,久而久之,喪失了獨立和深入的思考能力[1]。

2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調查

2017年1月《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20~29歲年齡段網民的比例為30.3%,在整體網民中占比最高。學生占比25%,其中大中專學生占到學生群體中的46.8%。為了掌握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的實際情況,筆者設計并制作了《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調查研究問卷》,以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為研究對象,以發放調查問卷的形式開展調查,隨機抽取在校學生作為調查對象。本次共發放了300份問卷,最后收回294份,有效率為100%。男生122人,占42%,女生172人,占56%。調查顯示:1)新媒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日趨重要。調查結果顯示,完全不上網的學生為0,而接近16%的學生上網時間是24小時在線;通過微信等形式了解學校的思政或其他信息的學生占到94%,而對于學校宣傳欄有17%的學生選擇了基本不關注。2)新媒體與傳統教育方式取長補短、共同發展。調查研究顯示,81%的學生表示會主動了解學校的通知信息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且有81%的學生表示新媒體與紙質媒體是取長補短,共同發展的。因此,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好新媒體,與傳統的教育方式相結合,以期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3)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度愈加提高。對于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調查研究已有很多年,在中國知網上,以“新媒體”以及“思想政治”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可以查詢到最早的研究于2010年。結合調查問卷可見,隨著新媒體工具的日益增多,隨著研究視角的日益完善,與時俱進地研究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的和必要的。

3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于“O2O”模式的思考

針對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研究和實踐調查,融入“O2O”模式進行思考,研究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起點、新手段、新需要和新途徑,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契合新媒體時代的特點,力求取得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成效。1)“O2O”模式線上線下組合是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起點。根據前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調查,大學生是新媒體運用的主要對象,“機不離手”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線上線下結合,既有利于學生的接受,也可以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時俱進地開展,縮短思想政治教育與受眾的距離。線上教育、線下結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形式,線上線下的兼容性決定了教育作用和教育效果的互相影響。無論是線上教育還是線下教育,所面對的對象是不變的,線下教育的作用和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線上教育的效果。線上教育的主題在現實的教育中必有體現,線上問題的解決亦不能離開線下教育的實踐。學生在線上教育過程中表現出的異常,根源一定是日常的學習、生活及工作所表現出的問題,線下的教育必然會促進線上教育的有效性,而線上教育的開展會更有力地促進線下教育的實質開展[2]。2)“O2O”模式輿論共振效應是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手段。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隨著大規模線上活動的不斷繁榮,新的形式不斷出現,“O2O”模式輿論共振效應愈顯重要。輿論共振現象,即一個短時期內,社會中相當多的公眾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兩件作品(節目),一兩種消費時髦上,幾乎只有一種幾乎一致的評價能夠流通,不同意見很難有立足之地。通過線上虛擬世界的情境教育,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會表現出更強的接受欲望,對信息的獲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此時,基于“議題設置”的線上活動將“O2O”模式輿論共振效應的作用表現得更加突出。利用輿論共振效應這一新手段可以促使思想政教育者加強自身的平等對話意識、言行感召力、管理水平、職業素質、創新能力等,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者重新審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需求,在現實多樣性需求的基礎上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體系。3)“O2O”模式在線深度輔導是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需要。“O2O”互動模式:線上確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主題,線下根據主題開展活動,線上線下對于主題教育進行充分活動。從線上到線下,網絡成了中介,讓管理和服務更加深入、更加科學、更加便捷。深度輔導工作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廣度、深度、精度方面取得的新進展,而“在線深度輔導”更是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O2O”模式在線深度輔導要求以輔導員工作為抓手,形成學生全面覆蓋、重點精細處理的工作網絡,確保每名學生每年都能得到至少一次有針對性的全面深入的指導[3]。“O2O”模式在線深度輔導,有利于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不斷進行反思和改進,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雙向互動,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教育質量,有利于教育者工作水平及工作能力的提高,促進受教育者的全面健康發展,促進教育效果的提高完善。4)“O2O”模式個性針對引導是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途徑愈加豐富,但是現有的途徑往往會出現針對性不強、達不到預期效果的問題。“O2O”模式個性針對引導大大改善了教師和學生的直接溝通效果。大學生作為新媒體時代的特殊群體,有著自己的個性及成長規律。如何進行個性針對引導,既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也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O2O”模式個性針對引導避免了個性創新的平庸化發展,也避免了過度強調個性的自由發展。通過個性針對引導,大學生的自我認知、自我選擇和自我調節作用發揮到最大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關系的磨合也愈加充分。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對于不善于表達或者羞于接受咨詢的學生,個性針對引導無疑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需要融入人文關懷,從學生的個性特點入手,準確把握學生的需要,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人性化,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結束語

本文的研究優化了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加強了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的整體性能;提高了新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的現實效果。基于“O2O”視角的研究,能夠及時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動態,獲取反饋,從而有針對性地采取合適的方法和手段予以干預和引導,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意義。

作者:李云 單位: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參考文獻:

[1]謝相勛,彭巧胤.試論新媒體視野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創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1):71-72.

[2]程國輝,梁國富,李宗玲.發展視角下基于O2O模式的高校學生工作實踐探索[J].教育觀察,2015(1):22-25.

[3]景飛,王龍,徐楠,等.學生發展理念在高校學生工作設計中的現實運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8(5):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