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價產教融合模式探索
時間:2022-12-13 04:12:34
導語:工程造價產教融合模式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混合所有制理論下工程造價專業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可以通過校企共同打造專業品牌、調整課程體系、優化師資格局、加強實踐教學、創新教學模式的路徑進行探索,從而提高育人質量。
關鍵詞:混合所有制;工程造價;產教融合
1研究背景
混合所有制辦學是高職院校創新辦學模式,是將政府、企業、學校有機的結合,是產教高度契合的一種辦學模式[1]。我院目前已有多家校企合作單位,并于2018年與企業掛牌共建“雙二級學院”,初步實現了多元主體校企合作育人,為地方輸出了大批建筑工程類人才。但是,在現有辦學模式下,培養的學生所具備的職業能力很難跟上建筑市場人才需求發展的步伐,因此,本文從混合所有制理論出發,分析了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定位、提出了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的路徑。
2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定位
立足陜西建筑產業,針對工程造價專業發展現狀及行業前景、就業及薪酬水平、崗位核心能力、人才培養方案等內容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調研工作,大膽探索工程造價專業“混合所有制”人才培養模式,確定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理想信念堅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服務陜西建筑工程造價行業及區域經濟發展需要,掌握工程造價計價與控制、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等工程造價等知識,具備工程設計概算文件編制、施工圖預算文件編制、工程量清單編制、投標報價文件編制、工程結算文件編制以及BIM應用技術技能,面向造價員職業崗位,能夠從事工程造價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3工程造價專業協同育人模式探索路徑
3.1打造專業特色品牌。以“服務面向區域性”為前提,立足于陜西地區和我院實際情況,在現有的訂單班、現代學徒制研究基礎上,與企業共同制定未來發展戰略,注重構建混合所有制背景下產教融合的課程體系、優化校企師資格局、加強實踐教學管理、創新教育教學模式,精準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建筑類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重新修訂與企業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方案,做到課程開發、實踐教學及教學模式等都能真正對接企業工程項目,凸顯專業特色,打造專業品牌。3.2調整課程體系?;旌纤兄票尘跋碌漠a教融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專業課程體系是否能夠對接職業素養和產業需求。課程體系構建主要根據課程性質劃分為:公共課程、專業課程、實踐課程。公共課程是指為面向全院學生開設以提高學生基本能力為主的課程,課程的設置應全面體現立德樹人、職業精神及職業素養等內容,突出德育的重要地位。專業課程是指為培養學生專業素養,提高學生崗位適應能力而開設的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核心要圍繞工作崗位及工作典型任務開設課程,課程設置要有考慮專業技能的基礎性、技術發展的前瞻性和學生能力發展的拓展性。同時要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到課程教育教學內容中,提高學生的職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實踐課程包括綜合素質實踐課程、專業實踐課程。綜合素質實踐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勞動精神和勞動能力,專業實踐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校內外專業實踐課程都應結合工程實際案例進行,采取混合所有制模式下的雙師教學管理模式,要以實際工程案例為載體,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3.3優化師資格局。師資水平是決定混合所有制背景下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是否能實現的關鍵問題。推行校企共同培養“雙師型”教師,尤其在專業實踐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聘請企業高級工程師和管理人才到學校兼職任教,探索為產業教師特設專門崗位;同時,校內優秀教師也可以根據需要在企業擔任相關技術和管理職務,逐漸做到校企教師身份互融,提高教師的整體師資水平和職業能力。3.4加強實踐教學。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實踐動手能力是檢驗能否對接崗位的重要觀測點,實踐教學水平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中之重?;旌纤兄菩F箅p方應該共同制定實踐教學體系,以實際工程項目為依托,舉辦一些職業技能大賽,實現以賽促教、賽教互融,提高學生對未來工作崗位的熟知度[2];同時,校企雙方也應共商共建校內外實踐教學平臺,通過虛擬仿真、BIM技術等信息化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多教育資源和教學環境。尤其應強化學生第五學期的頂崗實習階段,校企教師都應該全程指導并參與,幫助學生完成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完美轉化及專業和崗位直接的完美對接,提高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和工作信心。3.5創新教學模式。混合所有制背景下產教融合的課程教學要達到的教學效果決定了需要更加創新的教學模式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活動。例如,對于專業技能較強的課程,一般需要通過線上線上混合教學來實施,課前在線上微課、測試等資源,課中導入案例、視頻,利用任務驅動法等來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課后任務或者測試鞏固學習內容。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方式,來達到教學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及素養目標。
4結束語
隨著市場對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高職教育辦學模式改革不斷深化,為了使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能緊跟建筑市場人才需求的發展,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是產教深度融合的實現方式,協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也顯得尤為重要。校企通過共同打造專業品牌、調整課程體系、優化師資格局、加強實踐教學、創新教學模式來凸顯職業教育的特色,使學校真正做到與企業融合、進而引領行業企業,使培養的人才更加具有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劉家樞.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產教深度融合的路徑與模式思考[J].職教論壇,2015(4):4-10.
[2]羅璇.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下高職教學改革的“四個融合”———以學前教育專業口語教學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9(6):65-66.
作者:徐麗嬌 陳莉粉 姜藝雯 單位:陜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