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學新課改論文

時間:2022-09-29 05:18:05

導語:高中物理教學新課改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物理教學新課改論文

一、老樹吐新芽、枝枝迎春發

在每周僅有三節物理課的情況下,在教學過程當中,我都反復地告訴自己,對于知識點的傳授,一定要系統而高效.得讓同學們完成學習上的過渡.大家都知道,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難度,相差甚遠(當然,并非天壤之別).怎樣改變“繁、難、偏、舊”的知識的講解,怎樣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物理課堂當中,去面對學習上的困難,并且更多地學習與生活、科技相聯系的“活”知識,成了擺在我面前的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經過一段日子的思索與實踐,我漸漸地發現了一些很好的做法.例如:講解必修1第一章第一節時,由于這一部分的知識在初中已介紹,學生也有大致的了解,這是一個“舊”的知識.這一節講什么內容呢?講質點與參考系.為了突出它的新意與閃光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偏重了對于物理思維的探索和現代科技的介紹.在這一節中,質點就是一個培養學生物理思維的素材.著重講解這一概念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關注,質點的提出,對于運動學研究的地位是一簡化模型,將眾多的運動學問題變得簡單化了,令同學們瞬間便能感受物理學思維的魅力.正是有了“質點”,我們才輕而易舉地概括了地球繞太陽的運動,才很方便地了解了汽車的行駛速度等等.當然,也得強調,可以當作“質點”的物體,并不在于它們實際體積和質量的大小,而關鍵在于我們研究的問題本身,出于對物體形狀和大小的考慮.我覺得,對于知識點的講解或探討所耗費的時間,并不一定要和知識點的難度成正比.我們需要知道思維永遠比題目的答案要重要得多,興趣,是激發學習動力的源泉所在.我們教學的立場,不僅是應試的.完全可以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做到真正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健全的思維習慣.作為老師的,需要朝這個方向去引導.如在課本閱讀材料里,出現了全球定位系統.這種現代科技,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素材.應用得當,便可為課程畫龍點睛.雖然同學們早就聽說過全球定位系統,但試問,又有多少人真正地了解它呢.在我的教學里,故意介紹中國、美國、俄羅斯與歐洲的定位系統.看似淡寫輕描,但在學生的心里,就是在一陳舊知識點上長出的一葉新芽,大大激發了學習的熱情.當我這樣去表達的時候,我也真真切切地感覺到了學生的那種熱情.得只有這樣去表達,才能讓我們的課堂豐富且充滿張力,才能配得上新時代的高中生.我的第一堂課,就讓同學們知道,原來物理課堂,遠遠比課本上的知識要有趣得多.學習成為一種美妙的經歷.我的目標是,讓每一位學生,無論基礎的好與差,都能在物理課堂上汲取到新鮮的知識.當每一位同學,都能在我的課堂上體會到成就感的時候,教與學,就可以變得非常美妙.第二節內容為時間和位移.這個知識點,太沒有吸引力了.我備課時候,很有野心.想讓同學在我開口講話的十秒之內,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生怕錯過精彩.我做到了.我在講解知識之前先和同學們整理人們對待時間的觀點,在很輕松的氣氛中開始課堂.在這里,我拋棄對簡單知識的平鋪直述,突出了課堂的道德教育.甚至把古人惜時的詩句都背了一遍,把中外名人關于時間的名言都搜羅了一遍.物理課堂出現古色古香的文學氣.讓物理這扇窗透進來了滿園的春色.

二、物理學家的光輝———風景與前方

新課改的教材中專門用一節的知識講解“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我也特地用了一堂課講解相關的物理學史與物理學家的探索過程.伽利略,用他的勇敢、堅韌、執著和孜孜不倦的探究歷程,開啟了近代物理學的大門.我在這里,不僅講了知識點本身和思維方法的精妙之處,更將一本活生生的做人做事的教材展現在同學面前.健全人格的潛移默化,將引領學生走向生命新的高度.物理學家的光輝,就是一盞燈塔,為我們指明方向.還記得我講解萬有引力時,給同學介紹卡文迪許和他的扭秤實驗;介紹卡文迪許視錢財如無物,獻身科學的寧靜而火熱的心靈.一個做大事的人,自然要懂得放棄一些俗事,自然要懂得,如何去取舍.我還告訴同學,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卡文迪許由于沉默寡言,致使大量的科研成果沒有及時公布)當時,我突然想到孔夫子的一句話———“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共勉吧.后來的教學,只要有好的時機,好的素材,我都拿出來和同學們一起分享.科學家的點滴故事,就像春雨,滋潤學生的心.再后來,我在原子物理的課堂上,又有了關于盧瑟福的介紹:他勤奮、刻苦、憨厚、務實,面對困難決不放棄,對生活充滿熱情,樂于助人,桃李滿天下……當我有了這樣的教學意識之后,我的課程開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更高,效果也不錯.同學們聽完課之后,不論掌握程度如何,腦海里都可以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體會思維的閃光,感受物理學家的人格魅力,以人為鏡,感悟前人,反省自己.這也許就是我追求的物理課堂吧.我現在貪心的是,希望能夠把知識、思維與精神完美組合在一起.

三、結語

時代在進步,學生的思想也受時代的影響.在一切新觀念和現今時局下,我們的教與學也要與時俱進.傳統的做法,已經有了很大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一直都伴隨著這種古老的方式,傳遞下來,而現在,到了不得不變得時候了.雖然有一部分是我們的瑰寶,需要傳承,但改變的意識,必然指引我們的腳步。

作者:熊俊芳單位: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