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裝飾施工技術課程改革研究

時間:2022-07-04 08:57:07

導語:建筑裝飾施工技術課程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裝飾施工技術課程改革研究

一、課程改革的背景

建筑裝飾施工技術”是針對建筑裝飾施工技術、工藝規范的學習,以及培養學生基本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的一門主干課程。相較于傳統講授教學模式,一些教學同行已經進行了一定改革,例如,教師主導地位不變,以學生為主體,一些施工工藝、施工過程、工程質量通病等內容很難單純用語言來講述,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播放相關施工視頻來實現教學效果等[1]。但僅僅通過觀看施工視頻,學生記憶不夠深刻,教學效果不佳。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學校需要以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為目標,對建筑裝飾施工技術課程進行深入改革。

二、課程改革的內容

(一)課程內容的改革。增加裝飾材料、施工技術的前沿內容。例如,抹灰工程包括一般抹灰和裝飾抹灰,而裝飾抹灰中的傳統裝飾抹灰,由于施工工序復雜、資源浪費等原因已逐漸被新型裝飾抹灰所取代[2]。所以,教師要將新型裝飾抹灰內容作為教學重點講授給學生。此外,增加水電改造內容,加大建筑裝飾安全的內容,在每個分部工程后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從而增加各分部分項工程的質量通病和防治措施內容。(二)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1.實訓教學法。實訓教學是課程改革的關鍵,它能夠將知識與能力結合在一起,解決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結合筆者學校“三期”工程實訓室的建成,在實訓室里,全班學生進行分組,教師分配任務,每組學生根據各自的工藝要求與條件進行實際操作,最后進行實訓總結。實訓教學法也可通過仿真教學軟件的操作來完成,從施工準備、技術交底、到施工工藝,內容完整,操作性強。學生可通過軟件,完成實訓任務的每一步施工操作,教學效果良好[3]。2.信息化教學法。除多媒體投影教學外,引入國家資源庫網站,學生可以利用已有的國家教學資源庫,鞏固和拓展相關知識,并且在線完成答題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反饋更方便快捷。同時,資源庫里大量的微課資源,有利于學生掌握每個知識點。3.現場教學法。教師可選擇有代表性的大型公裝或家裝施工現場,帶領學生佩戴安全帽參觀。在帶領學生參觀過程中,可邀請現場技術人員對該項目的工程概況進行現場講解,讓學生結合實際工程對當前進行裝修施工的部位、施工準備、技術操作及安全技術交底等有深刻的了解和認知。(三)考核標準的改革。由于部分學生基礎差、底子薄,以及新形勢下學生思想的變化、自控力差等特點,采用“平時成績(40%)+期末成績(60%)”的考核制并不能保證考核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造成的結果是學生學習沒有積極性,平時不學習,期末考試前點燈夜戰、突擊學習,即使考試結果及格,但考試后大部分學習內容又還給了教師,記憶量不到10%。課程改革后,實行“以過程性考核為主”的考核制,即平時成績占60%,期末考試成績占40%。考核中,將學生的出勤、實訓表現、隨堂成績、課堂表現等列入平時成績中。其中,教師要注意結合學校出臺的學生出勤率達不到總課時以上取消考試資格的規定,做好每個學生出勤情況(曠課、請假、遲到)、實訓報告和課堂表現三方面的記錄,給出平時成績,并在期末考試前統一公示[4]。

三、結語

本課程改革的特色在于抓住了新形勢下深化課程改革的切入點。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標準進行改革,順應當今世界職業教育改革的潮流,并取得良好效果。由此可見,各院校應該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用人單位對該專業人才的要求,從教學內容和方法上對專業課程進行改革,這樣才能有效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培養出適應工作崗位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麗.《建筑裝飾施工組織與管理》之初探[J].現代經濟信息,2016(7):396.

[2]申燕飛,席仁義.高職院校開設應用型土木工程本科專業的可行性研究:以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河南教育(中旬),2012(8):40-41.

[3]莫輕兵.淺談建筑施工課程教學的優化[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9(5):86-87.

[4]植紅梅.淺談建筑施工組織與管理課程教學的改革[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5):215-216.

作者:王麗 薛飛 單位:1.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2.內蒙古新華聯置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