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高中學生美術鑒賞能力提升
時間:2022-06-19 03:41:22
導語:淺析高中學生美術鑒賞能力提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高中階段,學生已經對繪畫技巧有了一定的理解,也具備了一定的繪畫能力,因此,美術審美能力的提高成為了美術課堂理論與實踐教學深度融合發(fā)展的重點,對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為目的,使學生在更好地認識藝術知識的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欣賞和理解社會生活環(huán)境。
高中美術教師要緊跟時展的步伐,通過對教學體系以及教學理念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不斷發(fā)揮出美術教育創(chuàng)造美、欣賞美的主要功能,從而積極引導學生在逐漸提高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同時,注重培養(yǎng)他們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本文從借助多媒體技術引入情景化教學模式;改變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觀念;鑒賞與動手實踐相結合的體驗式學習,這三個方面來闡述了提高高中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的具體策略。
一、提高高中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升學生參與美術課堂的興趣。根據調查可知,大部分學生雖然在之前的學習中有接觸美術欣賞的內容,但許多教師采取的是灌輸式教學模式,再加上教材內容陳舊、美術課時設置受限、美術教學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等原因,導致學生在高中階段的美術鑒賞的能力水平差異較大,難與教學實際相適應。然而,美術鑒賞能力的提升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有著重要影響,美術課堂作為高中鑒賞教學的核心,教師需要通過大量練習來讓學生學習與掌握美術鑒賞的方法。對此,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教材等多種途徑引導學生提高對有關美術鑒賞方面知識的關注。而在分析美術作品時,可以采取作品自身制作技法與藝術特色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作者心態(tài)、思想、反映的社會現實等方面的鑒賞分析。在不斷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的同時,還有利于逐漸提升學生參與美術鑒賞的興趣,幫助學生實現深刻理解美術鑒賞方法的目的。(二)利于幫助學生塑造審美心理傾向。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教師們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思想、課堂模式、活動內容來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在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學生從藝術作品鑒賞的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逐漸成為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考慮到學生的審美心理結構特點還不完善,需要接受更多的心理塑造,因此,潛移默化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實現不斷熏陶精神品質、道德情感、審美愛好的目的,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夯實學生的美術鑒賞理論基礎。
二、引入情景化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美術鑒賞興趣
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不斷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藝術情景,實現有效優(yōu)化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對于具體情境的設立,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教師需要巧妙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各類功能提前做好情景內容的制定與安排,還要將課堂時間與教學內容結合好,將學生的好奇心充分發(fā)揮出來。并且,多媒體技術也是不斷豐富教學活動的重要手段,它能夠打破課堂對學生想象力的限制,也能利用網絡中具有特色的教學資源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圖像、聲音等方式來呈現教學內容,將抽象的藝術知識清晰、立體地浮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大大降低了學生對美術的認知難度。例如:在學習一些具有實際物象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這些多媒體技術來讓學生了解多樣的藝術種類,激發(fā)學生主動去進行美術鑒賞的興趣。同時,情景的創(chuàng)設還有利于為學生提供課堂交流的平臺,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利于輕松活潑教學氛圍的營造。教師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還能夠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交流表達能力,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以嶄新的審美視角來欣賞事物,充分激發(fā)他們學習主動性,還有利于活躍他們思考事物的思維。多媒體技術能夠為高中美術教學提供強有力的條件,并且可以充分利用聲音與圖像相結合的優(yōu)勢,進行學生藝術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為他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打下夯實的基礎。因此,學校管理者需要結合教學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加強美術教師的綜合技術水平,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發(fā)揮出它高效、便捷的輔助教學功能,讓教師在積極轉變教學理念的同時,逐漸引入豐富的多媒體作品,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主動去發(fā)現美。
三、改變高中美術鑒賞教學觀念,融入文化背景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教師進行引導的原則,不僅要通過自身的專業(yè)知識來完成教學任務,還要做好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實現全面的發(fā)展。但在傳統(tǒng)美術教學模式中,教師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美術鑒賞教學本身存在間接性的特點,教師若是再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就會令美術課堂顯得十分枯燥,無法有效發(fā)揮出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有效性,也不利于難以體現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的意義。考慮到美術作品都蘊含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師需要做好教學觀念、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不斷讓學生端正對美術鑒賞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習慣,從而能夠更為深入的了解美術作品內涵的價值與情感。與此同時,通過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豐富的背景文化知識,逐漸增強人文意識,為學生美術鑒賞知識的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例如:在學習有關“青銅器”的內容時,不僅僅要將多樣的器紋展示給學生,還要帶領學生深入了解圖案背后所蘊藏的文化內涵,以實際作品人文意識的深入解讀為切入點,實現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加強。
四、注重體驗式學習,鑒賞與動手實踐相結合
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由于教材種類簡單乏味、教學案例較為缺乏等因素,導致教師常常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而過于注重對理論性知識的理解與記憶,這中做法自然不利于在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進行人文知識的探究,并且也是嚴重忽視對學生美術素質培養(yǎng)的表現。其次,針對鑒賞教學的內容,部分美術作品案例缺乏系統(tǒng)性,沒有與學生實際需求相適應的教學需要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能力水平,從而也無法體現優(yōu)秀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的鑒賞價值。因此,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通過實際生活的角度對美術作品的分析與鑒賞來帶領學生主動去發(fā)現美、欣賞美,在讓學生更為貼近藝術作品的同時,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探索。例如:教師可以采取分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首先向不同的美術鑒賞小組給出適應的鑒賞研究方向;其次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小組討論等方式來進行信息的收集;最后教師引導不同的小組開展鑒賞結果的分析,并且加入自身對鑒賞方法與技巧的理解,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多角度的思維能力,在形成良好美術鑒賞習慣的同時,實現豐富人文知識的積累。
結合本文,在高中美術課堂中結合生活實際來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應當成為教師的首要任務,并且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轉變適應時展的教學理念,不斷優(yōu)化美術教學內容,通過文化背景探析、問題情境建立等方法,在幫助學生在深刻理解與記憶美術理論知識的同時來培養(yǎng)美術鑒賞能力,不斷提升學生融入到課堂的熱情,從而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出來。
參考文獻:
[1]張鵬.如何提高高中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5):76.
[2]金娜.基于提高中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研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04):28.
[3]竺琳.運用審美中的文化元素提高中學生美術鑒賞能力[J].新課程(下),2017(02):218—219.
[4]楊宇華.培養(yǎng)高中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幾點做法[J].新課程導學,2015(18):35.
[5]劉妍靜.美術教學中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J].科技資訊,2014,12(13):205+251.
作者:張麗萍 單位: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第一中學
- 上一篇: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優(yōu)化分析
- 下一篇: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