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美術教育創造力培養思考

時間:2022-01-26 10:24:15

導語:兒童美術教育創造力培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兒童美術教育創造力培養思考

【摘要】兒童美術教育是兒童成長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對兒童的成長和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教師通過美術教育使兒童掌握一定的美術創作方式,利用美術教育培養和發展兒童的創造力,為兒童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文章在分析兒童美術教育中需要注意問題的基礎上,探討兒童美術教育中創造力的培養

【關鍵詞】兒童美術;美術教育;創造力

兒童美術教育是一種有意識的教育活動,是兒童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著重對兒童美術創作能力的培養和發掘,引導兒童對美術創作的興趣,是最具有創造力的發展階段。兒童美術教育活動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啟發并引導兒童進行豐富的聯想,從而為兒童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成長基礎。教師在兒童美術教育中,應采用啟發、聯想、求異等多種方法,激發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把握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注意兒童美術教育的問題,充分培養兒童的創造力。這對提高兒童美術學習的興趣,提高其認知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1]。

一、兒童美術教育中需注意的問題

兒童美術教育的活動豐富多彩,由傳統的兒童繪畫到當下流行陶藝、扎染、編織等,在實際的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思考這些美術活動對兒童的成長發展產生的影響,通過這些美術教育培養兒童的思維與創造力等[2]。(一)知識結構。首先,在進行美術教育前,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兒童性格特征、相關的知識水平、創作能力等,將兒童美術教育的知識結構進行合理化分層。之后,對兒童美術教育目標進行分層,根據每個層次分為難易、輕重不同的教學目標。如在課程《有趣的紙盒》的美術教學中,將兒童分為兩個層次,針對具有一定手工能力的兒童,教師啟發和引導他們進行廢棄紙盒的加工和變身,鼓勵他們放開思維、大膽想象,如將紙盒變身為動物、日常電器用品、城市建筑等;對基礎較為薄弱的兒童,教師鼓勵他們利用常用的作畫技巧,對紙盒進行色彩組合和搭配,進而學習色彩的表現創作,從創作中感受色彩帶來的快樂,激發他們的美術學習興趣[3]。(二)創作基礎。兒童的創造力是豐富的,但需要兒童在美術創作中具備一定基礎知識和生活經驗,才能展現自己的美術創造力。因此,教師在美術教育中需要培養兒童基本的美術創作基礎,如在教學活動中鼓勵兒童獨立動手、動腦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寫生、參觀美術館等活動,引導兒童觀察日常生活,展開自己的想象,感受豐富的文化,充分培養創造意識,進一步充實自己的知識與經驗。(三)教學內容。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兒童對美術創作失去興趣,將直接影響美術教育成果。因此,教師在教學素材、內容、形式、方法等方面,要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此外,教師準備的教學內容等都會成為兒童美術創作中模仿和學習的對象。如在《我的自行車》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方式,通過圖片、視頻、音樂等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同時教師和兒童共同收集各式各樣的自行車模型、玩具,并進行課堂小展示,有目的地設計和緊扣主題內容,使兒童置身于實物展示的環境中,在對自行車進行觀察的前提下,進行美術創作活動,激發兒童的創造力。(四)想象力和表現形式。教師在美術教育過程中,需要注意不可將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和感受強加給兒童,而要通過美術教育中的表現方式提升兒童的想象力,培養兒童的美術創造力。如在課程《神奇的家》《未來城市》的美術教學中,筆者計劃給兒童展示相關繪畫作品,但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并未采取這一方式,因為擔心束縛兒童的聯想與想象。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兒童采用包括繪畫、手工制作等表現形式,表達了對未來生活的構思與設計,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五)重視評價。教師對兒童美術創作的過程和成果進行評價是培養兒童創造力的保障。首先,在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需要對他們的創作活動進行適當的鼓勵,使他們對自己的創作更具有信心和興趣。其次,兒童美術創作完成時,教師需要了解兒童美術創作時的心理活動,耐心傾聽兒童創作的意圖,讓兒童釋放美術創作的激情,解讀兒童美術創作的構思和創意等,有利于兒童進一步的深入創作。最后,教師不能輕易對兒童的作品下結論,不可采用傳統和成人的標準、眼光去評價他們的作品,而要更多地關注他們在創作中呈現出的特殊之處,如大膽的想象、獨立的思考等,并給予積極的鼓勵。

二、兒童美術教育中創造力的培養

美術教育在根據兒童成長發展特征的基礎上,可以將兒童對生活的聯系和想象通過美術創作表達出來,不斷提高兒童的審美水平,培養兒童美術創造力。筆者認為,兒童美術教育中創造力的培養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一)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啟發創作源泉。從整體觀察可知,大多數兒童都喜歡美術活動,特別是低年齡的兒童,他們在豐富的美術活動中得到滿足和樂趣。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大部分兒童似乎不喜歡美術活動,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指導作用,引導和啟發他們的創作力。如不同年齡的兒童對色彩的敏感度不同,在色彩內容相關教學活動中,低年齡的兒童注重涂鴉和想象,高年齡的兒童注重造型和設計。在美術活動中,教師可以鼓勵兒童觀察生活并展開聯想,同時肯定他們的各種美術創作結果,使兒童體會美術創作的樂趣,同時培養兒童的美術創造力。(二)因地制宜創設美術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因地制宜地創設良好的美術學習環境,可以更好激發兒童對美術創作的興趣。其中,美術學習環境分為硬件與心理,教師需要精心布置美術活動室,展示相關的美術作品、畫冊圖片、影像記錄、數碼照片等,以及美術創作需要的相關材料,營造良好的美術創作氛圍,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進入環境感受到美術魅力的過程中,感悟能力得到增強,創造力也得以提高。此外,在心理環境創設方面,教師在活動中創建自由、良好的美術創作氛圍,可以使兒童在美術創作過程中得到樂趣。(三)激發學生想象力,鼓勵其獨立進行美術創作活動。目前,兒童美術教育中的故事繪本、主題繪畫、創意手工、美術鑒賞等,都是常見的美術創造性活動。教師在美術教育過程中,要為兒童提供豐富多樣的創作素材。比如《風景寫生》《生長的植物》等課程,教師可以讓學生了解樹木、房屋等同時,根據時代的發展,進行城市、飛機、輪船等題材的想象伸延,并及時給予相關指導,充分利用這些美術活動鼓勵兒童進行體驗和想象,獨立進行美術創作。最終得到的美術作品風格各異,展現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4]。(四)通過兒童美術表現,培養靈活的創造能力。教師在美術教育過程中,要啟發學生進行靈活多樣的美術表現形式。如中秋節的玉兔題材,有繪畫類的小兔子、泥塑類的小兔子、編制類的小兔子等,還有給小兔子制作房子、草地等。對于不同的作品,教師給予充分肯定,支持原創性。培養兒童不同的美術表現能力以及不同層次的思維能力,擺脫單一的表現形式,這種靈活的開放式教育,對于兒童美術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五)通過對作品進行正確的評價,產生積極的影響。受到各類因素的影響,教師容易站在成人的角度欣賞兒童的美術創作。以傳統的標準和眼光評價兒童美術創作,容易對兒童美術創作的能力和積極性產生消極的影響。因此,需要教師換位到兒童的角度,采用兒童的眼光和標準欣賞兒童美術作品,對兒童美術創作呈現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評價,以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兒童美術教育中培養兒童創造力的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兒童想象力的培養。美術創作是兒童常用的表達方式,兒童美術中的表現形式如繪畫、手工、泥塑造型等,可以促進兒童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提高。教師在指導兒童的創作時,創作的方向或主題、內容由兒童自主選擇,評價作品時不以創作作品的具象為標準,而是以兒童創作的想象、思維等,作為引導兒童創作的評價依據。如以“想象中的家”為主題讓兒童進行美術創作,教師應進行開放式引導,引導兒童根據自己的想象,創作出自己想象中家的樣子。其中創作出的作品豐富多彩,有可以去往全世界各地安家旅游的房子車,有可以自由進入太空的飛船房子,還有運用太陽能為能量的綠色房子等。因此,教師在美術創作中應鼓勵學生將主題、內容等進行夸張、組合等,并肯定創作中的想象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二)能夠拓展兒童的成長空間。兒童的想象力、創造力均建立在日常喜聞樂見的基礎之上,特別是年齡小、社會閱歷較少的兒童階段,需要教師和家長進行引導。如觀察水果店中有哪些水果;水果是什么顏色?暖色系和冷色系分別有什么水果?水果是什么形狀?這樣的觀察讓兒童對生活充滿好奇,可以積累許多生動豐富的景象,并組織兒童將這些景象和想到的內容創作出來,鼓勵兒童充分進行聯想,通過豐富的創作表現,在美術教育中綜合培養兒童的想象力、創造力[5]。

兒童美術教育以培養兒童想象力和創造力為主要目標,是培養兒童思維和能力的重要途徑,對兒童教育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需要教師根據不同兒童學習階段的特點,對兒童進行合理創新的美術教育。兒童美術教育的核心內容為培養創作力,需要教師因地制宜地結合各類資源,在正確的美術理論指導下不斷探索與研究,讓美術教育影響更多的孩子。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楊景芝.兒童繪畫解析與教程[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03.

[3]潘慶玉.富有想象力的課堂教學[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

[4]朱慧.學前兒童美術教育中的創造力培養初探[J].教育,2016(12).

[5]王靜.學前兒童美術教育中的創造力培養初探[J].戲劇之家,2016(22).

作者:黃蘊同 單位:華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