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時間:2022-06-29 11:37:30
導語: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從藝術教育的特點出發,結合藝術設計的具體特性,探討如何培養德才兼備的設計人才,提出從建立正確價值觀入手,以實踐為基礎,以完善的考評體系為保障,努力培養德才兼備的藝術設計人才。
關鍵詞:藝術教育;藝術設計;人才培養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以德樹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這為我們從事藝術教育教學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藝術教育的特點,培養德才兼備的現代藝術類人才。
1藝術教育的特點
藝術教育與其他教育形式一樣,以培養和完善人為根本目標,而藝術教育又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由于其審美價值滲透到藝術的其他各種功能之中,才使得藝術具有自己獨立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才使得藝術具有同其他文化形態迥然不同的獨特社會功能[1]。對于教、學二者而言,它是一個以審美開啟的多方位教育學習過程,是一個以真感人、以美啟人、以善育人的綜合教育過程。藝術教育所培養的不僅是一個人的藝術創作才能,更是一種綜合的藝術素養和道德境界。下面就具體談談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
2對藝術設計的再認識
由于受到傳統工藝美術的影響,人們很多時候認為藝術設計主要就是解決美觀問題,使產品更容易被接受從而產生新的附加值,而藝術設計教育也自然被認為是教會學生創造美觀的視覺形象。如今,現代藝術設計早已發展成為一個交叉很明顯的多元化學科,需要結合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學科共同參與,即便是簡單的一副戶外平面廣告,也都包含了心理學、材料學等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從培養目標來看,藝術設計專業全面而具體,它不僅培養學生對美學規律、表現技能的掌握,更培養學生對市場需求、工藝技術、用戶體驗等多方面的分析和把握能力。與美術創作相比,藝術設計需要跳出個人情感、偏好的小圈子,在科學理性的思維指引下進行有效的藝術形象創作。如今,人們已經從較高的層面去考慮設計的目標和評價設計的優劣,迫切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美觀問題,更主要的是,探求如何通過設計建立一種合理的生活方式的問題[2]。因此我們必須及時更新教育理念,以更加科學全面的眼光來看待藝術設計的人才培養,使學生成為能夠經得起市場和時代考驗的合格人才。
3德才兼備是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標準
隨著經濟高速發展,與設計密切相關的科技水平、生活方式以及審美追求都發生著變化,社會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也由單一向多元、多層次發展。藝術設計人才要求具備更加全面的綜合素質,綜合學科的運用能力也進一步得到強調。然而,無論時代怎么變遷,衡量人才的基本標準不會變化,一個優秀人才應該德才兼備。從藝術設計的角度來說,優秀的人才應具備基本的社會責任感,具備較好的創新性設計思維和動手能力。
4如何培養德才兼備的藝術設計人才
4.1從觀念入手及早樹立正確審美價值觀
價值觀體現了人對某種事物的觀點和態度,審美價值觀是人從美學角度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所反映出來的價值標準、價值意識和價值判斷,在很大程度上,審美價值觀會影響藝術設計的構思、取材和創作方向,正確審美價值觀的建立,宜早不宜遲,要在學生學習之初就開始進行,同時應該以一種通俗易懂的形式來開展,而非大道理的灌輸。眾所周知,現在的學生對互聯網非常熟悉和依賴,其豐富的資源讓人目不暇接。從專業學習來看,網絡提供了大量的設計作品可供欣賞,學生可以快速直觀的進行學習和欣賞,而問題是,學生由于初學設計,對于這些作品的欣賞大多停留在其豐富多彩的外在形式之上,不能完全理解作品的文化性和功能性。在這種情況下,觀念的引導和建立尤為必要,它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們看待設計的態度和方法。在藝術設計作品學習中,教師應該將教學內容擴大到作品所處的社會背景和文化特點上,以更加全面的視覺來看待設計與人們生活的聯系,這樣學生可以在將來以更加理性科學的態度看待設計。以日本設計為例,日本的設計作品往往體現著鮮明的民族特色,但也不偏離國際化的路線,是一種雙軌制的設計風格,充分體現了日本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在設計產品的功能性上,學生應該理解和學習日本設計師對狹小空間的極致利用。在今天這樣一個多元文化碰撞、資源日益匱乏的現代社會,這兩個方面都值得學習和深思。優秀的作品能引導和啟迪學生,缺乏道德支撐的設計作品也能用來教育和警醒學生。
4.2以實踐完善設計品格、錘煉設計才能
眾所周知,設計是為人類生活服務的,所有設計理論和技能的學習都是為了付諸于生活實踐,實踐檢驗真知,只有在具體的設計實踐中,在面對多種復雜的實際情況下,設計師才能得到最全面的檢驗和錘煉。在面對實際的設計任務,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如選材、選址的合理性,制作工藝的環保性以及使用過程的可持續性,它反映了設計者的審美品位和價值取向。以展示設計為例,一個優秀的展示設計除了具備良好的視覺效果和實用功能以外,還應該考慮其對使用者和環境造成的影響。而現實是,大量甲醛、苯超標的板材被用于商業展示設計,制作者、參觀者乃至生態環境都因此而受到危害。這些負面的事實再次告誡我們必須完善設計品格,端正價值取向。只有在正確審美價值觀的指引下,才能以豐富的想象力和創作激情創造出優秀的作品。同時,實踐不僅是指設計實踐,還包括生活實踐,一個優秀的設計師善于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同時以巧妙的構思和方法解決問題。
4.3完善評價體系
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特性都處于青春不穩定時期,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波動性和依賴性,這些都是專業學習過程中的隱形障礙,而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有助于輔正和激勵學生克服障礙,為實現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目標提供保障。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應該涵蓋整體,同時細化到學生的階段性學習中去,從市場調查到創意構思乃至創作完成,每一個環節都應該有相應的評價標準,使學生更加理性的對待設計,將設計看做是一個合理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以最終分數為結果。
5結束語
社會在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的改變都對當前的藝術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藝術設計人才培養也面臨著新的挑戰。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把握好藝術教育的獨特優勢,以更加科學的觀念和方法去教會學生明是非、知善惡、識美丑,努力培養出兼具優秀才能和責任擔當的設計師。
作者:王靜 李寧 單位:安徽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韓璐.以審美價值為基礎的藝術的社會功能[J].美術教育研究,2011,2:22.
[2]曹瑞林.高等藝術設計教育初探——談2l世紀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J].河南大學學報,2003,7:135[J].
- 上一篇:高校食品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 下一篇: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