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時間:2022-06-29 11:40:11
導語: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分析復合型外語人才的內涵和研究現狀后,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必須強化課程建設,構建開放式的教學管理體系、積極開展實踐教學、全面提高外語教師綜合素質。
關鍵詞: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
1復合型外語人才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
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目標自2000年《大綱》提出以來,至今已有十余年。筆者通過對知網進行搜索發現,對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進行研究的文章很多,這些文章的的主要觀點存在于以下幾個方面:①復合型外語人才的總量不夠,高學歷、高層次復合型外語人才缺口較大。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人才市場的需要,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就有一些高等院校如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陸續開設新聞、經貿等方面的專業課程,這可以說是我國對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的初次嘗試,事實上復合型外語人才的培養在我國歷經三十多年的實驗和探討已經慢慢地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格局;②我國在對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加重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人文知識的培養,社交能力的培養。強調各門學科之間的相互融合和滲透,使學生在掌握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夠較為熟練地、系統地掌握一至兩門專業知識,尤其是現代經濟發展迫切需要的經貿、涉外法律等方面的專業知識;③英語復合型外語人才的培養無固定方法、套路、模式和一成不變的規律。它應該循序漸進,因地制宜。不同的高校應該結合不同的地方特色而制定出不同的培養方案、培養目標[1]。我國對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已經持續較長時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在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多年來我國外語人才的培養沒有精確地瞄準市場需求的方向,外語人才與市場崗位需求嚴重失調、甚至完全脫節;②培養方式過于封閉。大多數外語專業學生畢業后無法完全勝任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崗位要求,許多人迫于工作需要,不得已又要參加各種英語培訓班。這種重復性斷裂式學習模式導致我國大學外語教學“高耗低效”、處境尷尬。在知識經濟和全球一體化飛速發展的今天,伴隨著就業市場壓力的日漸增大和市場承載力的逐步飽和,社會對于“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攀升,為我國外語教育帶來了無限的機遇和挑戰,高校培養出的人才必須充分匹配和適應社會高速發展的需求;③專業設置過于狹隘,教學方式、手段落后、老套,教學方式和手段落后、學生人文知識匱乏,專業知識單一;④教學管理體系不健全。當前的外語教學管理及評估體系過分重視學生的應試能力,尤其是學生的專業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應該掌握的專業技能,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對于英語還是不會說,也聽不懂。為此許多教育專家發出了外語教學必須進行改革的呼吁,外語專業必須從單科的‘經院式’人才培養模式轉向寬口徑、應用性、復合型的培養模式,而且這種培養模式注定是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多種知識融合和各種技術的集成[2]。
2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是由教師、學生、學校、社會、培養目標、培養模式、教學理念、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等多個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要素所構成的有機體系。每一個要素能否在這個復雜的體系中發揮出它的最佳作用,已成為實現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建立具有特色人才培養機制的關鍵所在。(1)強化課程設置,構建多樣化的教學管理體系。要培養具有良好的外語素質和一定的專業素質相結合的復合型外語人才,必須認真轉變原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確立““開放式、多樣化、突出學習者個性發展”的教學管理體系(蔡蕓,2001:66-68),這是實施外語復合型人才培養的保證。課程是人才培養活動的基本單元和載體,培養復合型外語人才的各門課程的結構狀態有很多特性如層次性、整體性、開放性等。首先外語專業學生課程設置的層次性是指學生所學的英語課程在整個大學四年中無論是課程量的多少還是課程的難易程度應該是呈階梯狀,層層遞進,步步上升。這樣對于學生而言就有一個從高中到大學對于教學內容逐漸適應的過程,同時到了大學高年級所學知識也有一個不斷優化、升華的過程。其次是所開設課程的整體性。所謂整體性是指外語專業學生在整個大學四年中所學課程應該從整體性的觀念出發,無論是英語基礎知識和英語的各項技能,還是英語知識與其它知識的融匯、貫通都應該有全局的觀念,切忌東一榔頭,西一棒槌,這樣既與既定的教學目標背道而馳,也會讓學生無法適從。最后談到課程設置的開放性。所謂開放是指只要是學校開設的課程,任何一個年級的學生都可以去自由選修,不能跟以往那樣課程的開設限定了專業、年級和學生。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學好自己本專業課程的同時拓寬自己在其它方面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質、綜合素質,促使自己在各個方面獲得均衡發展,全面發展。(2)積極開展實踐教學。外語類專業的特點是應用性和實踐性比較強。因此外語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就應該順應時代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注重培養外語類專業學生過硬的專業素質和超強的專業應用能力和管理能力,以不同職業方向為特征構建課程體系,以大量的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然而目前我國外語類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總的特點是學生實習管理混亂,事前缺乏對實習場地的周密考察、實習場地往往是臨時改造而成;實習場地容納量與實習學生人數不相符,實習時間不足,環節單一。這些問題都導致學生實習往往流于形式,學生并沒有學到實用的本領和能力。因此為了培養適合社會需要、有用的外語人才,加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各學校采用各種方法,運用多種途徑,盡一切可能為學生提供高水平、創新性較強的外語學習環境和實習場地,切實加強外語類專業的實踐教學。例如可以通過校企結合、定崗實習、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人才培養途徑,培養各種職業方向的外語專業人才。外語教師也應該把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同時對學生學業的考察、考核和評估也應該把課堂表現,考試結果以及學生實習表現充分結合起來。這樣學生才會在實習過程中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進來、主動探索、求實和創新。
3結論
綜上,本文在分析復合型外語人才的內涵和研究現狀后,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必須強化課程建設,構建開放式的教學管理體系、積極開展實踐教學、全面提高外語教師綜合素質。
作者:楊柳 單位:湖南理工學院
參考文獻:
[1]戴煒棟.關于面向21世紀培養復合型高級外語人才發展戰略的幾個問題[J].外語界,1999,(4):1-3.
[2]劉仕鵬.確保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的多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前沿,2014.(1):175-176.
- 上一篇: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 下一篇: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