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論文
時間:2022-04-12 09:30:32
導語: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社會對于應用型人才需求不斷提升。以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在人才培養模式中過多的重視理論灌輸,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十分缺乏。因此轉變教學理念,統籌兼顧地優化教學結構,以增強社會服務能力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從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及特點談起,進而闡述改革的基本思路,最后探究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路徑和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應用型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尤其是本科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在高等院校中十分普及,幾乎在任何一所大學中均有設立,當然這與計算機應用領域滲透的開放性及廣泛性息息相關。但是,一直以來,我國計算科學與技術專業在人才培養理念上相對缺失,尤其是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種重理論、輕應用的教學機制導致學生日后從事相關崗位后十分被動,綜合能力明顯偏低,進而導致缺乏競爭力。鑒于此,高校要采取多元化的辦學模式,通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使高等教育人才供給與經濟社會不同層次人才需求相互匹配。只有加大探索具有特色的計算機應用型人才模式,才會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并推動高校教育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1淺析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包括計算機科學、教育、信息、軟件、工程、硬件及應用等多個領域。可以說培養內容十分寬泛,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平臺,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理論基礎,進而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素養和思維能力。在應用型人才培養視角下,計算機專業應注重人才的實踐能力,即具有超強編程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一方面,要扎實掌握本學科相關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同時形成較強的工程實踐和綜合運用能力。另一方面,掌握多學科知識,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質和道德品質,能夠在就業后直接參與企業技術活動的開發,并能夠根據經濟、管理及程序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工程技術難題的攻克。基于此,培養目標要從專注深厚理論基礎向理論與實踐并重完成轉變。
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思路
首先,高校及計算機院系要明確專業定位,優化人才培養服務模式,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原則,不斷優化培養方案,確保學生和諧、全面、協調發展。其次,隨著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轉變,計算機人才培養要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明晰人才需求的總體趨勢和局部變化,進而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助力。再次,目前我國高校計算機專業實行的課程體系基本相差無幾,不論是重點院校還是一般本科都以理論灌輸為主,缺乏對實踐教學的重視和投入,即使一些院校在應用型本科教學的改革中做了很多嘗試,但是效果甚微,一些經驗十分局限,并不具推廣價值,因此從總體上來看,增加實踐教學仍是未來教學改革趨勢。尤其是對IT行業人才需求的調研分析和反饋發現,現有教學模式必須以就業需求為導向,進而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轉變。最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實踐性特征毋庸置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要完善實踐教學體系,尊重社會需求及人才發展規律,根據學情實時調整實踐教學在總學時中所占的比重,最終為促進學生就業競爭力提供支撐和保障。
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對策
3.1優化課程體系。目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教學內容較為傳統,不僅缺乏多樣和前沿的教學資源與手段,而且不同教學課程存在脫節現象。因此優化課程體系勢在必行。首先,從授課內容進行改革,有效依托社會人才需求將時下最新的知識、素材、技術和方法融入到課堂或實踐教學中,確保與行業需求保持一致。其次,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優化。樹立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專注力。加大微課教學、分層教學法、參與討論法以及啟發式教學法的應用,因材施教,確保教學過程的優質和高效。最后,整合教學資源,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的優勢,在教學服務平臺中下載、共享教學資源,使學科前沿技術能實時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視野。3.2創建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要加大多層次、獨立性和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并貫穿于整個學程,凸顯人才培養研究性、設計性、創新性及綜合性。此外還要增加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的比重,為“產學研”提供環境。3.3加強素質拓展訓練。學校要規范課內教學與課外拓展實習的結合,注重對學生人文教育及創新、創業精神的培育。素質拓展訓練的形式十分多樣靈活,例如:建模競賽、科研項目構思、各類專項培訓以及專業證書教育等,通過上述訓練能確保學生創新技能和綜合素質的生成。3.4深入調研人才實際需求高校計算機院系要深入市場,做好本專業學生就業的需求調查,并跟蹤畢業生的就業動向及單位反饋,在全面掌握了詳細調查數據后,進行提取和研究,以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新的思路和啟發。此外,計算機專業還要與相關需求單位建立長久合作機制。
總之,應用型人才培養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出路,是高校履行教育職責的重要環節,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趨勢的深入,企業對于計算機專業人才需求會隨之加劇,尤其是特別注重選拔實踐應用能力極強的人才。因此高校要繼續加大改革力度,不斷探尋人才培養新模式,進而培養出更多的實用型、創新型計算機人才。
參考文獻:
[1]劉伯紅,閻英,方義秋.高校計算機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改革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12):121-123.
[2]龔德良,謝燕江,王魯達,魏莉.以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為核心的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3,(02):5-8.
[3]康嵐蘭,胡健,彭潔.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中的探索與實踐[J].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2012,33(2):94-97.
[3]湯卓群.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研究[J].信息系統工程.2017,(08).
[4]俞勇,李冰.探索“以大師培養大師”的國際合作模式——基于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拔尖學生培養的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7,(07).
[5]張昱,陳娟.由第48屆ACM計算機科學教育大會看國內計算機教育科研[J].計算機教育,2017,(09).
作者:池宗諭 單位:鐵嶺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