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物流人才培養研究
時間:2022-10-12 08:36:04
導語:國際物流人才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跨境電商領域的不斷發展,在此行業的內部運作中對人才的需求日益擴大。在此背景下,對高校培養電商物流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這樣無疑增加了高校的教育難度。在跨境電商發展背景下,應該注重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主要從培養方式方面進行全面創新,制定實際有效的培養方案。本文主要就跨境電商背景下物流人才的培養方式如何進行創新進行研究探討,并提出了一定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跨境電商;物流;人才培養
根據數據結果顯示,我國的跨境貿易交易額度從最開始的0.8萬億元一直增長到如今的6.5萬億元,并且每年均呈現上升的趨勢,隨著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行業中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良問題也隨之凸顯。物流周期長、費用高、海關扣查以及換貨退貨等問題日益嚴重,并且阻礙了跨境電商行業的進步和發展,與此同時跨境電商行業中實際人才量與市場人才需求量極度不平衡,這樣對物流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跨境電商行業對物流人才的新需求
跨境電商行業中既有大型外貿企業的參與,還有小型企業的加入,因此也造成了跨境電商的物流體系與傳統的國際運輸之間存在很多不同,物流體系面對的是各種各樣的消費者,而貨品的訂單也從傳統的大型貨物變成了多頻率、小型的物品。1.扎實的基礎能力。跨境電商背景下開展的物流管理教育,要求學生在掌握物流基礎知識,這樣就需要高校重視對國際物流專業的教學,加大教學力度,特別是在一些航空專線以及郵政等形式的物品運輸知識、運輸保險知識、物品檢驗知識以及物品運費知識等進行嚴格的教育,同時還需要物流人才能夠具備扎實的語言基礎,能夠實現與客戶無障礙的交流,保證學生自身溝通能力。2.業務的實踐能力。在物流管理中,業務能力是通過日積月累的實踐慢慢提高的,跨境電商在如今復雜的社會環境下發展,不同的地區也會有不同的物流體制、運輸方式、運輸保險、貿易方式、運費計算等,因此也導致了物流業務的復雜性,所以說只有通過反復的業務實踐,才能夠提高操作能力,保證物流業務和跨境電商行業的完成和運作。3.信息的應用能力。跨境電商行業的交易過程主要是無紙化操作,客戶在購買物品途中,準確、方便的物流信息系統給其帶來了良好的購買體驗,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物流管理人員能夠熟悉的操作物流系統,從而完成物品跟蹤、物品數據挖掘、業務操作、物品緊急處理、物品數據分析以及物流系統與其他系統的連接工作,這樣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工作。
二、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現狀
1.校企合作效果不佳。近些年來,傳統的物流系統模式都已經實現了快速的發展,各類物流企業對人才需求量較大,為了在物流企業中更好的引入人力資源,物流企業經常與高校之間進行合作,完成對企業人力資源的擴大,呈現了多元化的特性。但是在各種情況下,校企合作仍然會因教學水平的不足受到一定的限制,導致高校引入的人才在質量上無法達到標準,同時也影響到了物流企業的發展運行,可以這樣說,校企合作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對物流企業的長遠發展有一定的阻礙作用,同時也很難保障校企合作的實用性效果。2.傳統培養模式占主流。在目前階段,我國大多數地區的物流人才培養模式更多是采用了傳統的培養模式,傳統的培養模式更多的是強調了物流運輸、市場營銷以及物品儲存等方向進行學習,而我國沿海的一些省份的人才培養主要是強調以貨運為主要方式,但是僅有較少的跨境物流。雖然說已經有了一些高校對跨境物流方面起到了一定的重視,但是在實際中高校開設的一些課程卻很少跟上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趨勢,難以形成一個系統化的教學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發展。3.師資力量薄弱。從教學師資方面來看,高校中從開設物流管理專業距今為止已經有很多年了,但是專業的物流管理教師較少,高校中的很多教師都是由進修學習而來,教師在教學上缺乏物流管理專業的系統化知識、知識體系的整體認知,對物流專業的整體把控也不夠強。近些年來,物流管理教師通過專業的培訓,其專業性明顯加強,但是教師的實踐經驗不足,教學水平雖有所長進,但是仍然缺失科學的教學理念,教師難以把握教學手段和效果,也不能夠清晰認知物流管理專業的重要性。
三、跨境電商背景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1.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自從2014年起,我國教育部開始全面實施“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模式,并且在相關的高校進行了逐一試點,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我國政府給予此種教學制度頒布了良好的政策,經過幾年的實施,相關工作人員走訪了一些高校進行情況調查,結果顯示開展“現代學徒制”有利于促進人才的培養,也讓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的全程,并且在學生和學校之間都具有良好的評價。在此背景下,一些高校更是要抓住眼前的機會,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展適合本校的教學體系。學生要根據高校人才培養的方向尋找合適自己的企業,同時尋找到企業后需要與企業修訂合作協議、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制度保障,同時成立現代學徒制項目小組,小組中選取小組長,并且由小組長全權負責,全階段跟進教學,保證教學的順利實施。2.優化課程知識體系。在跨境電商背景下,物流人才管理的培養體系需要兼顧到各種學科,比如國貿學科和電商學科等,高校需要面向跨境電商行業的需求,全面優化課程知識教授體系。根據跨境電商企業的情況,研究為此種類型企業服務的國家物流企業的相關職責,修訂合理的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經過大量的研究得出,跨境物流崗位與課程之間有一定的對應關系。例如跨境物流市場專員的就業崗位上,需要學生具備國外以及國內的市場環境的把握能力,制定跨境物品物流市場調研報告和調研方案,還能夠與企業進行商務談判,設計合理的國際物流業務方案,同時學生還需要具備發掘新客戶的能力,針對新客戶提出物流成本核算和服務方案,還要與老客戶保持良好的聯系,針對這類學生需要主修的課程有物流市場營銷、溝通與協同、物流導論、國際物流市場開發以及電子商務運作實務等;還比如在貸代專員的崗位上,需要學生能夠熟練的操作各種物品運貨的處理系統,能夠核算國際運輸的總成本,管理與選擇物品運輸的供應商,還具有良好的英語語言能力,熟悉的運用辦公軟件等,這些學生在學校內需要主修的課程有國際貨運理論與實務、國際貿易實務、溝通與協同、貨代英語、運輸管理實務、商品基礎知識以及國際快遞法律法規等。構建以“能力、知識和素質”為一體的課程體系,開展拓展課程、專業基礎課程以及職業素養等模塊,同時添加跨境電商國際貸代實訓、物流法律法規、實踐操作訓練平臺以及國際快遞實務等課程專業,將更多、更豐富的跨境電商物流專業的知識教授給學生。3.完善人才評價制度。高??梢月龂L試將傳統的考試定成績的評價體系進行改變,根據學生在培養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能力、素質、知識”等綜合情況建立新的評價機制,重點考慮學生在運用知識的能力、水平和思維創造能力,特別是在一些實踐課程中,可以運用多種方式進行評價,例如將高校專業教師與企業教師的評價相結合、小組長與導師的共同評定等,在對學生的評價制度中對學生的過程性考核重要于考試考核。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缇畴娚淘诮鼛啄陙戆l展迅速,物流管理專業也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熱門專業,雖說目前許多高校都設立了物流管理專業,但是高?,F有的教師在此種專業教學方面存在著許多不足,因此高校可以在外聘請跨境物流行業的專家在校進行教學,同時在校應該加強對教師專業技能的培訓,還可與企業中的一線導師進行結合,全面擴大物流管理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還可以讓高校教師去相關企業進行掛職定崗訓練,提高教師在企業內的工作經驗,例如近些年來開展的省市培訓和國家培訓等,創建出一支高素質且適應當前形勢發展的教師隊伍。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如今跨境電商行業實現全社會發展的背景下,行業加大了對運營管理、客戶服務、國際商務運作、業務操作以及基層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在此種情況下,需要高效與企業共同承擔起社會責任,高校要努力做好物流人才的培養工作,同時培養模式要極具科學性和創新性,從全方面進行培養,還要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為物流管理企業培養一批又一批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徐春根.跨境電商背景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創新策略分析[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7(11):50.
[2]穆明輝.基于跨境電商環境下國際物流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21):275.
[3]蘇巧勤,曲國明.“跨境電商”背景下獨立學院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17):84-87.
作者:段蓉蓉 單位: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