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人文教育實施措施

時間:2022-05-04 05:02:51

導語:小學語文人文教育實施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人文教育實施措施

教師需要以美育人和以情感人,以激發學生的心靈,健全學生的品格,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根據我多年來的教學探索與實踐,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實施策略。注重朗讀,以情感作為中心實施人文教育,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朗讀,要求學生有效地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有所體會,在朗讀的過程中增強語感,在朗讀的過程中熏陶情感,在朗讀的過程中把握和感受人文思想和含義,進而激發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師要求學生緊緊地以課文的精彩詞句作為中心,啟發學生朗讀課文,以使學生讀出韻味、情感、形象,以及意義。

朗讀課文的形式是多樣化的,可以由教師指導朗讀,也可以讓學生自主性地朗讀。學生的朗讀,可以進行比賽讀、個別讀、分組讀,以及集體讀等。學生在朗讀一些感人肺腑的課文的過程中仔細地體會和揣摩,仿佛置身其中,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實施人文教育。課文是情感的載體,情感的是語言的含義,也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溝通的紐帶,也是實施人文教育的紐帶。為此,人文教育的實施一定要以情感作為中心,教師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以情育情,增強學生的審美內涵,提高學生的情感素養。比如,教師在講解《麻雀》這一篇課文之前,先要求學生收集關于母愛的歌曲、名言、課文等,以激發學生崇敬母愛的思想感情,為學習課文奠定情感基礎。

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地震當中一些感人肺腑的母愛故事,如有的母親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將自己的身體彎成了弓形,母親已經離去,孩子活了下來。在教師講完這個故事之后,學生們都感動得留下了淚水,頓時,學生們更加意識到了母愛的偉大。最后,教師以“下面我們學習一篇關于麻雀母子之間真摯的愛的課文”導入,教師通過這樣創設教學情境,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情感,這使得母愛情懷充斥在教學課堂上,人文主義色彩異常得濃厚。在洋溢著感動情懷的過程中,有效地實施了人文教育。引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以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文化的感情,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文化與中華語言文字的思想情感,這是小學語文新課標的要求。

而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一種有效方式就是古詩詞,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能夠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只有學會了語言文字,才可以鑒賞與朗讀古詩詞。大部分的古詩詞為單音節詞,比如,教師在講解《望廬山瀑布》的時候,其中的“日”指太陽,“照”指照耀,“望”指遠看,“生”指產生等;跟現代語言進行比較,古詩詞的釋義與讀音有著自身的特殊性,像是一些倒裝句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當中經常見到,如將客新愁說成是客愁新,遙看草色說成草色遙看;古詩詞也精妙地應用詞語,像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以及僧敲月下門的敲等。

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指導學生體會到這些語言文字的妙用,以使學生感受到詩人的思想感情,產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查閱一些信息資料,以使學生更加清楚一些詞句的真實含義。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理解,培養了學生熱愛中華文化的思想感情,從而有效地實施了人文教育。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并非憑借灌輸與外加,而是依靠潛移默化的滲透、熏陶和感染。教師只有注重實施人文教育,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為社會培養出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

作者:秦懷全工作單位: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平灘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