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賞識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31 02:52:08

導語:農村小學賞識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小學賞識教育論文

一、賞識教育的內涵與教育價值

賞識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是提升教育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在農村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使用賞識教育,幫助小學生梳理學習的信息,為教學質量的提高作保證。有效的賞識教育能夠幫助教師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和不足,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過程中,賞識教育的應用,能夠更好的維護小學生的自尊,保護和鼓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鼓勵暗示等,培養小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農村小學賞識教育的課堂開展策略

(一)關愛和尊重每一位學生

關愛和尊重學生是賞識教育的靈魂,在農村小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按照學生的興趣、學習體驗等,對現有的知識傳授方式進行有效的改造,以更好的賦予知識的個性化,讓課堂成為小學生生命成長的一個樂園。學習評價作為教學的主要構成部分,教師要善于對教學評價方式的優化,在了解小學生內心世界的前提下,學會與學生一起感受生活的喜怒哀樂。同時,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要具有敏銳捕捉學生亮點的能力,對于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要及時的表揚和鼓勵。例如:在進行作文批改的時候,要善于使用“溫馨批語”,諸如:“你真有心!”、“你是個善于觀察、樂于思考的好學生!”“老師看了很感動!”等等溫馨批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信心。

(二)關注課堂培養學生合作探究意識

小學生良好合作探究意識是提高合作學習效率的保證,然而小學生由于受到合作方法等因素的影響,其合作探究意識的培養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循序漸進。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的提供機會讓小學生多表達自己的觀點,發現問題并及時的鼓勵。引導賞識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表達自己的想象、糾正他人的錯誤、吸取他人的長處、歸納眾人意見等。從培養學生的收集能力開始,認真做好課前準備。教育學生學會傾聽,逐步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傾聽以后提出自己的見解,提高學生處理信息、反思評價的能力。在教師的賞識和鼓勵下學會表達。

(三)注重理性激勵的應用

在課堂賞識教育過程中,理性的激勵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講,一些不切實際的表揚,一方面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另一方面會影響學生對教師激勵的不正確認識,并導致學生創造性思維發展的滯緩,降低了學生的自信心,給學生感覺教師對優秀學生是在敷衍,而對學困生是遷就的態度。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理性激勵的使用,對學生反映出的問題、學習中的反饋信息等,教師要通過公證的評判,讓小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學習信心。理性的激勵,需要教師抓住小學生學習的心理,幫助克服不利心理對學習的影響。還要注重賞識教育的啟迪性,通過啟迪學生的學習動力、學習思維等,開發學習潛力,讓賞識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動力,更好促進農村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農村小學賞識教育使用的注意事項

在農村小學運用賞識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避免虛假表揚,在對小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的時候,一定是發自內心的表揚,讓小學生切實的體驗教師表揚的真實性。其次,賞識教育表揚的使用不能過于籠統,這是因為教師空泛的表揚,不僅不會給學生帶來喜悅的感受,而會讓學生對教師的態度、語言產生疑惑。再次,在表揚使用的時候不能事事都表揚,而是善于捕捉表揚的時機,讓表揚真正發揮激勵作用。教師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積極的評價,強化賞識教育的效果。農村小學課堂賞識教育的開展,目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的亮點,激發學生學習的信息,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身上的不足,要在有效教育方法的幫助下,教師對其進行正確的引領,幫助學生在認清自身不足的前提下,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和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課堂賞識教育的有效開展,是促進農村小學生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敢于面對困難、樂于學習的重要教育激勵方法。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和理解賞識教育的理念和開展方法,通過創新賞識教育方式,了解學生學習態度、動力、興趣等的前提下,通過賞識教育的實施,折射出屬于賞識教育的豐碩成果,為農村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作者:趙杰工作單位:安徽省肥東縣古城學區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