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學困生賞識教育研究
時間:2022-02-17 05:01:14
導語:高中英語學困生賞識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日常的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課程教學,沒有掌握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導致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出現“學不進”、“學不懂”、“學不會”的現象,長期下來,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像這一類的英語學困生已占了一定的比例。于學生而言,影響了個人的總體成績;于教學而言,制約了英語學科的全面發展,影響了英語教學的有效推進。如何有效轉化高中英語學困生,已成為廣大師生和家長密切關注的問題。在此,本人結合自己近十年的教育教學實踐,談談運用賞識教育轉化高中英語學困生的體會。
關鍵詞:賞識教育;高中英語;學困生
在日常的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課程教學,沒有掌握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導致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出現“學不進”、“學不懂”、“學不會”的現象,長期下來,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像這一類的英語學困生已占了一定的比例。于學生而言,影響了個人的總體成績;于教學而言,制約了英語學科的全面發展,影響了英語教學的有效推進。如何有效轉化高中英語學困生,已成為廣大師生和家長密切關注的問題。在此,本人結合自己近十年的教育教學實踐,談談運用賞識教育轉化高中英語學困生的體會。
一、高中英語學困生的學習現狀
不少高中英語學困生其實都很想學好英語,很想擺脫英語學習障礙,但隨著詞匯量要求的加大和課程難度的加深,屢屢“失敗”的學習體驗會讓他們感到沮喪。不知不覺中,學生開始逐漸降低英語學習興趣,逐漸降低自主學習頻率,逐漸失去調整學習策略的主動意識,最終對英語學習產生厭煩情緒,甚至產生恐懼心理。他們或者陷入一種被動的英語學習狀態,疲于應付老師布置的任務;或者破罐子破摔,放棄進一步的努力和嘗試。
二、高中英語學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主觀原因:在高中英語教與學的過程中,導致學生出現英語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學生自身。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學習動力缺失,學習信心不足,主動意識薄弱,主觀意志力不強,不會主動調整學習狀態,抗壓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偏低等主觀因素都是導致學習出現困難不可忽視的問題,而這些因素主要是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二)客觀原因:英語教學,有教也有學。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給學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有些教師迫于升學率的壓力,過分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忽略學困生學習過程中的微小進步,甚至偏愛優等生,忽視學困生,讓學困生感覺受到冷落,心理上產生落差,于是對英語學習喪失興趣和信心。
三、運用賞識教育轉化高中英語學困生
新課標對英語教學明確提出要求,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下,我們目前尚且做不到完全擺脫應試教育,但可以盡可能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困生的人格,這就要求教師要做到在承認學困生的學習差異,并且尊重差異的前提條件下,用欣賞的眼光和肯定的態度去對待學困生的點滴進步,善于發現并挖掘學困生的閃光點,用鼓勵和支持的態度對學困生進行正面引導,對制約學困生的非智力因素進行轉化,從而實現對英語學習的促進。
(一)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古語有言,“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該發自內心關心學困生的成長,切實幫助學困生消除學習中的不良情感因素。對學困生不能因其應試成績差而忽視或者冷落他們,反而需要給予更多的耐心和關注,取得學困生的充分信任才能有效幫助他們走出心理困境,克服心理障礙,消除對英語學習的厭煩情緒和恐懼心理,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取得進步。
(二)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和教師“一言堂”的模式已經明顯不適應現行的英語教學,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設更多的參與機會,增強語言學習的實踐體驗,激發學生在參與中不斷反思,讓整個課堂“活”起來“動”起來,根據學困生的基礎有針對性地為他們創設合適的參與情境。通過優化課堂組織模式,提高學生的參與率,在不知不覺中調動學困生的積極性。
(三)提升教師話語的質量:教師話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輸入目的語的主要資源,更是教師實施教學任務和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媒介。教師話語的質量對學生的學習情感和積極性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只有優質的教師話語才能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營造和諧的語言交際氛圍。例如,通過積極、肯定、正向的教師評價和教師反饋,幫助學生重拾信心,點燃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增強學困生的自我效能感。
(四)引導學困生自我賞識:課堂教學不是單純的知識技能的教學,教師應該把情感教育融入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我調整,指導學生設定符合個人實際情況的階段性目標,協助學生探尋適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鼓勵學生不斷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反思,在反思中總結,在總結中進步。引導學生多元智能地認識自己。加強逆商教育,引導學生在正視差異的前提下勇敢面對,培養堅韌的學習意志,提升抗壓能力和受挫能力。
四、結語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作為教師,除了關心愛護學生外,還應該學會尊重、賞識學生,如同賞識自己的職業一樣,讓學生沐浴在賞識的陽光下。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叛逆的年齡階段,因此,高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通過賞識教育讓學生從內心突破自己,擺脫心理因素的制約,在和諧、寬容、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慢慢成長,逐步轉化。
作者:張海東 單位:江西省贛州市第三中學
參考文獻:
[1]崔學鴻.賞識教育初論[M].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
[2]蘇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譯.給老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學科出版社,1980.
[3]張大均.教與學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李獻林,張淑清.學困生心理特征與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 上一篇:賞識教育在高師院校免費師范生中的運用
- 下一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賞識教育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