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物質環境創設與生命教育途徑
時間:2022-09-22 09:07:15
導語:幼兒園物質環境創設與生命教育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加深,社會各界也逐漸提高了對基礎教育的關注度,生命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幼兒園并不重視生命教育,且在環境創設方面也比較傾向于常規化,這種情況將不利于在幼兒園開展生命教育。為了能夠提高幼兒園生命教育的效果,本文以某幼兒園為案例,通過觀察,找出幼兒園物質環境創設中融合生命教育的做法,進而提出幼兒園物質環境創設中融合生命教育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幼兒園;生命教育;物質;環境創設
生命教育源自美國,目前已在全球范圍內普及,在此過程中,生命教育體系不斷參照、轉化、改進和創新。國外研究者一致認為:生命教育的目標并不在于培養技術型人才,而在于培養具有民主意識、和平意識以及倫理道德感強烈的社會公民。
一、幼兒園物質環境創設中融合生命教育的途徑
在研究某幼兒園物質環境創設中融合生命教育的途徑時,通過觀察和與院長、教師的非正式訪談交流過程我們得知:
(一)辦學理念融合生命教育
在園長的帶領下抓領導隊伍建設,形成統一的以生命教育深度融合于科學教育的辦學理念。在與某幼兒園園長進行交流后得知,某幼兒園在物質環境創設和生命教育方面,堪稱各個幼兒園的代表,該園以幼兒心理成長規律為基礎,強化幼兒對生命以及科學知識的了解程度,進而實現幼兒的全面教育目標。
(二)環境創設營造生命教育氛圍
教師的物質環境創設就好像是一個大框架,每一個幼兒代表一個生命主題,全部充斥在一個環境當中。在某幼兒園開展實地調查的過程中發現,某幼兒園墻面的創設依據和幼兒的發展能力有著密切聯系,如交往能力、自我意識培養等等。筆者針對上述情況與老師進行了一定的交流,她們的解釋如下:馬老師:“幼兒教師在墻面環創中,可以根據個人的偏好選擇墻面的設計方向和主題,除了特定時期的節日、教育教學計劃等規定相應主題,幼兒園對班級墻面環境創設的內容也沒有做硬性規定。”創設內容主要是展示近期幼兒作品,墻面高度適宜,符合“生命教育”理念。某幼兒園的公共區域墻面環境設置非常貼近“兒童本位”理念,因其場地問題,該幼兒園充分地利用走廊,設立公共活動區域。其墻面環境高度設置適合所有幼兒進行操作,幼兒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進行創作。如某幼兒園走廊設置的幼兒作品展示區,走廊墻面環境保留幼兒建構作品。教師在極大程度上保留了幼兒作品的原創性,沒有過多的成人介入。又如,某幼兒園班級區角的環境創設情況,區角的名稱為生活區,其內有很多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品,例如,零食、望遠鏡等等。教師會引導幼兒在生活區開設一些關于生活的活動。在生活區的小臺子下面,是一個比較大的玩具盒子,里面有很多小動物的橡膠玩具,教師會使用這些玩具,告訴幼兒每一個生命體的不同。
(三)充滿生命氣息的公共環境
幼兒園是孩子的樂園和花園,環境的美不僅能讓幼兒感受生命的美好,還能陶冶情操。創設多姿多彩、展示生命力量的幼兒園環境,讓幼兒走到每一處、每一個角落都能感受到生命的氣息。某幼兒園的作品展示區讓孩子們感受到成功和驕傲,童話世界向孩子訴說著生命的故事,讓幼兒去感受生命成長的力量,在這種力量的積累中形成一種熱愛生命與尊重生命的情感。與此同時,某幼兒園為了能夠強化幼兒的生命教育學習效果,還創建了活動室,此項措施的主要目的是為幼兒開展實踐活動提供幫助。
二、幼兒園物質環境創設中融合生命教育的注意事項
(一)主題活動環境創設的地點可以靈活多變
我們可以將幼兒園創設主題墻的場所分為三個主要的部分:一是盥洗室。在盥洗室中,環境的創設要和他的功能和幼兒的興趣結合在一起。比如說,可以利用孩子們愛玩水的心理,在盥洗室的一角引導孩子進行“吹塑紙游戲”。也可以開展“水貼畫”,讓孩子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展開他們的想象力,開啟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創造能力。二是在幼兒園的走廊、陽臺和樓梯處開展環境創設。雖然場地并不是很寬闊,但是卻是幼兒經常接觸的環境。在這些最容易引起孩子興趣的地方,粘貼一些昆蟲的圖片,或是與生命教育相關的內容,更容易加深孩子對生命教育內容的記憶。
(二)變靜態環境為動態環境
在進行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過程中,要根據幼兒園自身的課程而進行不斷地調整,只有這樣才能將幼兒園自身的創設環境進行改變,由傳統的靜態環境轉換為動態環境。但是在進行轉換的過程中要合理進行。此外,還要重視生命教育課程的變化速度,不能過快地進行轉換,過快可能會對幼兒的環創主動性與積極性產生限制。如果進行調換,不僅會增加幼兒教師的工作量,還會加大幼兒園的經營負擔。如果調整的次數較少,幼兒園物質環境創設所產生的效果就會變得非常微弱,物質環境創設所體現出的生命教育價值也會因此不斷減弱。
(三)讓幼兒在教育中感受和關愛生命
生命教育的關鍵是強化幼兒對生命的認知水平,讓幼兒能夠敬畏生命、熱愛生命。某幼兒園在物質環境創設與生命教育融合方面,始終將幼兒放在主體位置,部分幼兒實在無法完成的工作,則由教師代辦。要使幼兒在教育中感受和關愛生命,注重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操作、體驗、感悟和遷移的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社會活動的方式,引導幼兒尋找生命,在不斷尋找與發展中提高幼兒對生命的感受和體驗,從而實現幼兒各項素質素養的增強。在幼兒園多年的努力下,該園的生命教育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然而在生命教育和科學教育相融合的過程中,某些幼兒園還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我們將以點帶片,繼續探索并引導更多的幼兒園在幼兒園物質環境創設中滲透生命教育。
參考文獻:
【1】關國紅.淺談在生命教育課堂中如何創設教學情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36(12):69-71.
【2】羅會.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教育價值取向——基于三種教育模式環境觀的比較[J].教育教學論壇,2018(43):203-205.
【3】徐潔薇.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啟示下的幼兒園環境創設研究[D].湖北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4】楊莉蓉.鄉鎮中心幼兒園班級墻面環境創設現狀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8.
作者:龔志明 單位: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城南幼兒園
- 上一篇:思想政治課教學與生命教育強化策略
- 下一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對生命教育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