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對生命教育的應用

時間:2022-09-22 09:09:30

導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對生命教育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對生命教育的應用

摘要: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對初中道德法治課教學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教師要結合初中生的身心成長特點和實際需求,運用新型教學模式,創設全新的初中道德與法治生命教育新樣態。

關鍵詞:肺炎疫情;初中道德與法治;生命教育

一、遴選生命新素材

在肺炎疫情背景下,教師要把握生命新素材,將生命教育與課堂教學相融合,豐富和充實生命內涵,提高學生的生命意識和觀念。

1.保護生命

保護生命是人的天性,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不斷更新了大眾對生命的認知,也深化了大眾的自護能力。因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生命的內涵。首先,教師要在初中生心理發育的“斷乳期”和“危險期”,加強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正視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遭遇的困惑與問題,引導學生通過這次肺炎疫情懂得生命的來之不易,使學生知曉生命的意義來自對生活的付出、責任分擔和共享,并能夠正確對待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挫折,從而在平凡的生命中創造出精彩。其次,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使學生理智應對,掌握必需的求生技能,學會珍愛自我生命,關懷和善待身邊人的生命,并充分發掘自身的生命能量,讓自己投入有意義的生活。最后,教師要培養學生正確的生命觀念,培養學生熱愛生命、感激生命的情懷,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學會正確對待挫折面前生命的韌性,養成在生命遭受挑戰和威脅的關頭,勇于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從內心深處樹立正確的生命意識和觀念。

2.注重學生踐行的生命體驗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倡導學生的實踐探究和自主體驗,結合肺炎疫情時代的特殊狀態,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個體自主經驗為起點,表達出自己的德育需求,通過道德踐行實現對生活的洞察和理解。

二、挖掘和拓展“生命的思考”教學空間

教師要充分挖掘和拓展“生命的思考”教學空間,使固化的教材“活化”,重組和整合教材內容,關注學生生活邏輯和知識邏輯的一致性,并結合肺炎疫情深化學生對生命教育知識的認知。

1.補充生命教育新聞時政

生命是可貴且唯一的,教師要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和現實世界相聯系,讓學生接觸各種各樣的新聞報道,以此作為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將其和初中道德與法治、生命教育相融合,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感受到課堂的鮮活性和生動性,并在多樣化的教學場景中積極思考和踐行。以2020年肺炎疫情為例,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真實地看到醫護人員對病患的救治,看到醫護人員、全體官兵、社區工作人員在用自己的生命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從而將學生引入極具感染力的場景和情境,培養學生關心國家命運、關心生命健康的責任心。

2.加強生命技能教育

由于多數學生處于家庭的保護之下,缺乏足夠的生存意識和能力,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生命技能教育,讓學生了解肺炎疫情時期應有的自我防護技能,包括正確佩戴口罩的方法,口罩用完后的正確丟棄方法等。

3.加強生命意義專題教育

教師要結合肺炎疫情聯防聯控的現狀,讓學生了解醫護人員、公安干警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狀態,知曉他們沖鋒在抗疫第一線的英勇事跡,體會到有這樣一群人在用自己的力量守護著我們的國家和人民,從而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引發自己對生命的思考:“在特殊時期,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應當擔負起什么樣的責任呢?”學會將個人命運與祖國、社會的命運相關聯,融入國家和社會的事業中。綜上所述,在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層面進行生命的思考,通過身心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在生命教育中體會到感性的生命關懷,進入理性的生命思考和辨析活動,增強學生的生命內在體驗,并通過實踐獲得生命的相關知識,提高學生對生命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形成尊重生命的情感。

參考文獻:

[1]王明亮.生活化教學法引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理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46).

[2]張永輝,周蓉華.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11).

作者:潘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