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涉外企業商務英語論文
時間:2022-07-26 09:53:09
導語:中小型涉外企業商務英語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言
近幾年,珠三角地區傳統的加工制造業企業正快速向多元化服務型企業轉變,企業內部的發展與行業整體的提升催生了對各類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新的就業模式與就業崗位不斷產生。針對不斷變化的形勢,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必須不斷審視自己培養的“產品”是否滿足地方經濟的需求。姜大源教授認為,職業教育的供需關系矛盾主要表現在:職業教育的“產品”存在著以“供給”和“需求”的或膨脹或剩余為主要形式的數量失衡,以客觀辦學條件和主觀教育期望的不匹配和有差異為主要形式的質量失衡,以層次和專業的或短缺或過剩為主要形式的結構失衡,以企業、院校布局和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有偏差為主要形式的區域失衡。[2]因此,我們認為,廣東的高職院校通過適時的調研,及時了解珠三角地區的中小型涉外企業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有助于適時調整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以避免出現供需關系的矛盾,偏離高職教育的辦學方向。對廣東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課題擬通過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及對珠三角中小型涉外企業管理人員的訪談,了解在經濟轉型期珠三角中小型涉外企業對商務英語人才規格的需求,以期對廣東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創建服務地方經濟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培養模式提供指導和借鑒。
二、調查設計
(一)調查目的
珠三角城市中,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六市外向型經濟較為發達。本研究通過對上述六市中小型涉外企業中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及其雇主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畢業生在企業中所從事的崗位、工作任務、對畢業生素質的要求等,分析涉外企業對商務英語人才規格的需求,了解企業對商務英語人才在人格、品格、知識能力結構、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期待,以期更加有的放矢地創建服務珠三角經濟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培養模式,消除商務英語人才培養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供需矛盾。
(二)調查工具及方法
本次調查的工具是自我編制的“珠三角地區中小型涉外企業商務英語人才規格需求調查問卷”,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涉及企業的相關信息及其對招聘人才的基本要求,問卷中的問題視乎具體內容采用單選、多選題或開放型三種形式。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期間我們走訪了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六市100余名在中小型涉外企業工作的畢業生,對畢業生所在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并在畢業生的協助下調查了六市中的其他部分中小型涉外企業,總計發出問卷380份,共回收345份。剔除無效問卷后,得到問卷334份,參加統計分析問卷共334份。
(三)調查結果分析手段與方法
調查數據經過匯總,通過社會科學統計軟件SPSS17.0對所有問題進行逐個分析,統計結果與分析將按調查內容在下面分別進行討論。
三、結果與討論
(一)珠三角中小型涉外企業基本情況及商務英語人才使用情況
本次接受調查的涉外企業分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六市,其中廣州企業135家,占總數的40.4%,深圳企業72家,占21.6%,珠海企業15家,占4.5%,佛山企業55家,占16.5%,東莞企業28家,占8.4%,中山企業29家,占8.7%。所有企業的用工規模在500人以下,其中用工規模在50-100人的企業有118家,占調查企業的35.3%,用工規模在50人以下的企業有69,占20.7%,用工規模在100以下的小型企業合占調查企業的56%。表1顯示,受調查企業涉及制造業、流通業、物流業、IT業、旅游業、金融業、證券業、保險業、外貿業等多個行業,基本涵蓋了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畢業的就業崗位。在商務英語人才每年的招聘數量上,61.1%的企業招聘5人以下,21.3%的企業招聘5-10人,但招聘10人以上的企業不足20%。這至少說明兩點:第一、珠三角中小型涉外企業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是剛性的,每年都能為畢業生提供穩定的就業崗位;第二,限于企業的規模,中小型涉外企業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量不大。從訪談中筆者了解到,近幾年由于對外貿易不十分景氣,許多企業把目標更多地轉向國內市場,導致商務英語人才流失率較高,這也是企業每年必須招聘商務英語人才的原因之一。企業對商務英語人才的學歷要求普遍不高,51.5%的受訪企業對應聘者的最低學歷要求是專科,44.3%企業最低學歷要求是專科,兩者合占90%以上,說明相對于學歷,企業更重視應聘者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個人素質。
(二)中小型涉外企業對聘用商務英語人才知識結構的要求
我們首先了解了中小型涉外企業對商務英語人才的英語語言能力和職業技能方面的要求。在回答企業最重視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等諸能力中的哪一種時,60.8%的企業首選英語聽說能力,33.8%的企業首選翻譯能力,3.9%的企業首選英語寫作能力,1.2%的企業首選閱讀能力。筆者就企業所看重的語言能力對部分管理者進行了訪談。多數受訪人員表示,對于從事外貿工作的人員來說,最重要的是聯系客戶,并在商務洽談中充當翻譯,而英語聽說能力和翻譯能力在商務洽談中尤其重要。由此可見,企業實際上是重視英語的綜合能力,讀寫能力并非不重要,恰恰相反,在商務洽談結束之后的后續工作中,需要通過書面形式維持業務聯系,大量使用電子郵件和備忘錄等,英語寫作能力就顯得特別重要。職業技能的調查結果恰恰說明了這一點,如圖1所示,在所列6項職業技能中,受訪企業的重視程度最高的四項技能是:用英語聯絡客戶的能力,24.9%;用英語書寫電子郵件和備忘錄的能力,24.9%;用英語進行商務談判或洽談的能力,21.9%;外貿跟單能力,19.2%。可以說,具備了以上四種技能,在涉外企業的工作就可以得心應手。為了考察企業對商務英語人才知識結構的真實態度,筆者在問卷的第二部分設計了若干問題,內容涉及外貿資格證書、英語閱讀能力、英語寫作能力、英語聽說能力、外貿流程熟悉程度等。上述問題皆為反意問題,每一問題得分的中數都低于3,說明企業對上述問題都持否定看法。事實上,在回答“我認為商務英語人才不一定需要具備熟練的英語寫作能力”時,選擇“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的企業占了受訪企業的54.8%,回答“我認為商務英語人才不一定需要具備熟練的英語閱讀能力。”時,選擇“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的企業占了受訪企業的63.2%,回答“我認為商務英語人才不一定需要具備熟練的英語聽說能力”時,選擇“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的企業占了受訪企業的68.9%,回答“我認為商務英語人才不一定需要熟悉國際貿易流程”時,選擇“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的企業占了受訪企業的54.8%。只有在回答“我認為商務英語人才不一定需要考取外貿類職業資格證書”時,選擇“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的企業占了受訪企業的35.6%,但也有64.4%的企業選擇“不一定”。由此可見,英語閱讀能力、英語寫作能力、英語聽說能力、外貿流程熟悉程度等因素仍然是中小型涉外企業考察商務英語人才首選的條件。至于外貿類職業資格證書,如外貿跟單員和外貿業務員等證書,固然也受企業的歡迎,但由于普及程度不高,也沒成為企業聘用人才的必要條件。
(三)中小型涉外企業對聘用商務英語人才基本素質及人格、品格的要求
在調查問卷的第二部分,我們就與人交流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處理的能力、數字應用的能力、自我學習的能力、創新革新的能力、組織協調的能力、時間管理的能力、市場推廣的能力、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職業道德、較高的忠誠度、潛在的領導能力、抵御誘惑的定力等人才基本素質及人格、品格對企業進行了調查。從上表中可以看出,14項素質和能力的平均得分都超過3.5,說明我們所列出的各項能力和素質,都得到了企業的認可。其中得分排在前五位的是:良好的職業道德、與人交流的能力、高度的責任心、時間管理的能力、自我學習的能力,緊隨其后的是與人合作的能力、較高的忠誠度、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處理的能力、組織協調的能力、創新革新的能力,排在最后幾位的是市場推廣的能力、抵御誘惑的定力、潛在的領導能力、數字應用的能力。從訪談中我們了解到,與專業技能相比,企業更重視員工的基本素質、人格、品格等非專業因素。在中小型涉外企業中,員工在職業崗位上能夠晉升到哪一個層級或是能否適應轉職換崗的需要,除了受到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影響外,更受到非專業因素的影響。與其他能力相比,市場推廣能力、抵御誘惑能力、領導能力得分相對較低,與商務英語人才在中小型涉外企業所從事的崗位有關,商務英語人才在這些企業一般擔任跟單員、采購員、外事聯絡員等,這些崗位的工作性質對市場推廣、抵御誘惑及領導能力要求不高,因此這幾項能力的得分偏低。統計結果說明,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中小型涉外企業高度重視員工的職業道德素質、職業社會能力和職業方法能力。職業道德素質主要體現在員工的責任心和忠誠度,這是企業對員工最基本的要求。商務英語人才流失率高是個普遍的現象,因此企業尤其注重員工的忠誠度。職業社會能力主要表現在與人交流、與人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團隊工作不可或缺的能力,也是事業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職業方法能力主要體現在自我學習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數字應用能力。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對外貿易的方式方法也隨著形勢不斷變化,因此,優秀的企業員工必須掌握良好的自我學習、信息處理和數字應用能力,這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然而,遺憾的是,不少企業反映,現在高職院校畢業生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不是技能問題,而是一個綜合素質問題。許多畢業生缺乏起碼的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缺乏在工作中計劃、統籌安排的能力,缺乏基本的責任感,也缺乏對自己職業生涯的規劃和再學習的能力,這是學校教育應該反思的主要問題。
四、結論與建議
自2005年10月國家頒布《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3]以來,各地高職院校在轉變辦學思想、建立新的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上進行了積極探索。在這一過程中,關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即人才規格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人才規格作為動態發展的概念,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商務英語人才規格是指用人單位,尤其是涉外企業對商務英語人才所必須具備的知識、技能、內心品質的基本要求、規定。在國外,對人才規格的描述一般用“Knowledge,Skill,Attitude”三個單詞表述,國內從知識、能力和素質三個維度進行描述。[4]38綜合以上調查結果,珠三角地區中小型涉外企業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可概括為:
(一)“知識”要求
就“知識”而言,由于商務英語中所指的“商務”包括商品、資本、服務、人員和技術的國際流通,跨國的采購和零售,在國外設立倉儲和分銷系統等,所涉及的行業不僅包括貿易和投資,還包括運輸、旅游、銀行、廣告、零售、批發、保險、電信、航空、海運、咨詢、會計等行業,要求商務由于人才在上述領域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較為實際的提法是“具備扎實的英語基本功,掌握所從事的行業的相關知識”。
(二)“能力”要求
1.專業工作能力:熟悉國際貿易流程,具備用英語進行貿易磋商與談判、單據制作、電子郵件和備忘錄寫作,以及報關、報檢、國際貨運等與所從事工作相關的基本技能;2.職業社會能力:具備與人交流、與人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3.職業方法能力:具備自我學習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數字應用能力。
(三)“素質”要求
職業道德素質主要體現在員工的責任心和忠誠度、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健康的個性心理品質、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銳意進取求實創新的精神。實際上,與專業工作能力相比,企業更側重對人才的職業社會能力和職業方法能力。這就要求各類人才一要有較強的敬業精神;二要有較好的團隊意識;三要有較好的職業道德。這不但是中小型涉外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是大型現代企業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例如,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對大學生的素質有五項要求:一是積極主動開發的心態;二是要具備很重要的專業知識;三是具備良好的團隊意識、全局性和責任感,四是要具備良好的學習精神;五是具備很好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59在人才的“素質”方面,國外企業對勞動者的要求也值得我們借鑒。例如,IBM中國區對大學生的基本素質要求有五項:一是服務意識,即能不能從客戶的角度出發去想問題;二是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溝通的能力;四是團隊合作精神;五是職業操守和商業道德。[5]59美國勞工部的報告指出,未來的勞動者應具備五種關鍵能力:處理資源的能力、交流信息的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系統看待事物的能力、運用技術的能力。澳大利亞提出的培養勞動者的“關鍵能力”內容中除了技能型要求外,還有與人合作能力、與人交流能力等。這些都說明國際職業教育界對勞動者綜合素質的重視。[4]38值得注意的是,高職院校越來越意識到非專業因素,特別是職業道德素質在人才成長中的重要性。[6]教高[2006]16號文件[7]明確提出:“高等職業院校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要高度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的確,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也應該與其他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一樣,把職業道德素質放在首位,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培養職業熱情,形成高尚的職業素養,只有這樣才能順應人才結構新格局下對高素質、高層次人才的需求。
作者:林永成1陳秀娟2甘麗華3王華1工作單位:1.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2.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3.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
- 上一篇:電視問政欄目策劃方案
- 下一篇:本科院校商務英語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