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意識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探索

時間:2022-03-05 09:19:21

導語:合作意識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合作意識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探索

摘要:在中國-東盟貿易視角下,廣西邊疆民族地區高校如何培養既精通專業,又具備合作意識商務英語人才顯得尤為迫切。邊疆民族高校商務英語學生生源具有民族多樣化、語言多樣化、文化及思維多樣化、合作意識薄弱、學習底子薄基礎差的特點。基于邊疆民族高校學生的實情,本研究擬對小組競賽積分制在培養具有合作意識的商務英語人才過程中的有效性進行探索,以期為邊疆民族高校卓越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中國-東盟貿易;合作意識;小組競賽積分制;商務英語人才

新的國際國內形勢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據2018年1月26日廣西日報報道,2017年廣西生產總值(GDP)20396.25億元,同比增長7.3%,地區生產總值首破二萬億元,廣西經濟站上新起點。外貿方面,進出口總額再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長22.6%,比全國高8.4個百分點,增長勢頭非常好。而據2018年2月1日商務部網站報道,2017年中國—東盟貿易額達5148億美元,同比增長13.8%。中國-東盟貿易額約占據了廣西生產總值的25%。其中,中國向東盟出口2791億美元,同比增長9%;進口2357億美元,同比增長20%。中國-東盟貿易往來日趨頻繁,對經貿人才的需求也日漸明顯。在中國-東盟貿易發展背景下,廣西邊疆民族地區高校如何培養既精通專業,又懂漢語和英語,而且具備合作精神的多邊優秀人才顯得尤為迫切。筆者認為,只有從邊疆民族高校商務英語學生的實際出發,找出適合這類學生的教學激勵辦法,才能有助于培養以專業技能知識為本、以語言為載體、以合作意識為導向的人才,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以往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方案往往過度注重專業專業技能的訓練,而對合作意識培養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或者有些教師認為合作意識不需要專門培養,學生在專業課的學習中能自然習得這種意識。但事實是,不少中國學生的合作意識仍十分欠缺,仍需要加強培養。

1“合作意識”培養的必要性

合作意識是指個體對共同行動及其行為規則的認知與情感,是合作行為產生的一個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礎。廣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區,在常住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7.18%,少數民族人口總數在全國居第1位。廣西民族師范學院作為一所民族高校,學生中少數民族學生比例較大,少數民族文化和語言呈現多樣性,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亦呈現多元化。商務活動的一個重要元素是商務主體即個體,實行商務活動的個體必須講究合作原則,具備較強的合作意識,才能順利地開展商務活動,才能有利于商務個體所在的企業或公司的利益最大化。廣西由于地處南疆一隅,歷史上相對比較閉塞,而近年來廣西對外貿易合作態勢良好,對經貿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西區與東南亞國家貿易呈上升趨勢,東南亞國家和中國簽訂的商務合同通常都是用英語撰寫,英語作為貿易官方語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符合區域經濟發展要求的商務英語人才將越來越受到青睞。因此,在中國-東盟貿易發展背景下,培養專業知識技能扎實,合作意識強的邊疆商務英語人才有其必然性和迫切性。然而,對于邊疆民族高校商務英語學生而言,在民族文化和民族語言的差異下隱藏著一個共性,那就是由于受到不同民族母語的影響,他們的英語語言底子都較差。而對學生個體而言,他們都渴望個體進步。小組競賽積分制,顧名思義,積分即前提,競賽即方式,合作為目的。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天生對商務有關的字眼比較敏感,以積分為誘餌,讓學生感覺自己置身于積分活動的氛圍之中,不僅有助于開啟學生的商務潛意識,激勵學生在激烈的比賽氛圍中獲取存在感和自我價值,更重要的是通過小組活動,能實現學生的合作榮譽感,進而提高合作意識。

2“合作意識”的培養模式及效果分析——小組競賽積分制

2.1小組競賽積分制對象。參加本次課題研究的實驗對象為廣西民族師范學院2015級商務英語專業,實驗班級為商英152班和商英153班,總人數為70人。商英152班和商英153班上課周學時各為6學時。本次研究所應用的課堂為綜合商務英語課,所用教材為《體驗商務英語》改編組改編的《體驗商務英語綜合教程》第二冊,實驗階段為2017年3月至2017年7月,為時一個學期。實驗結果檢測形式為調查問卷。有效答卷為58份,其中有效答卷男生為4人,女生為54人。2.2小組競賽積分制實施形式。根據宿舍號將商英152班和商英153班的女生分別分為五個小組,再按照自愿原則,將男生劃分到各個小組。由各小組推選出小組組長,組長負責核計本組當堂課堂所得分數。得分點包括自由討論主動發言,上課回答問題,搶答競賽,作業完成情況以及額外加分。得分標準為答對得1分,答錯計參與分0.5分,1分用“正”字一筆標記,0.5分用圈標記,以此累積,獲得最終積分。2.3小組競賽積分制實施效果檢測——調查問卷。調查發現一:絕大部分商英學生性格介于內向和外向之間,小組競賽積分制有其應用和推廣的必要性和空間。參與調查問卷的學生中外向型學生為16人,內向型學生8人,介于內向和外向之間的為34人,占到了59%。而在這34人中,認為《綜合商務英語》課程不難的僅有2人,所占比例僅為2.6%,認為課程難的有9人。在認為課程難的9人當中,只有3人曾體驗過小組競賽積分制,有6人未曾體驗過小組競賽積分制,所占比例為67%。令人意外的是,這9人對小組競賽積分制的喜愛程度達到了100%。因此,無論是在大學階段之前的中小學階段,還是在大學其他課程的現有教學實踐中,小組競賽積分制的應用并不是很普遍。而從小組競賽積分制的喜愛程度反饋來看,小組競賽積分制尤其受到在課程學習方面有困難的商英學生的歡迎和青睞,因此有其應用和推廣的空間。調查發現二:小組競賽積分制有助于提高學生開口講英語的積極性。就商英學生整體而言,小組競賽積分制效果較好。喜歡和非常喜歡小組競賽積分制的學生人數達到了78%(見圖1)。而自小組競賽積分制實行以來,學生開口講英語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有接近七成的學生更愿意開口講英語了(見圖2)。調查發現三:小組競賽積分制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幫助膽怯類商英類學生克服恐懼心理,給學生個體以積極心理暗示。在調查學生對小組競賽積分制帶來的最大收獲一題中,學生們的答案無外乎是調動了學習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回答問題的勇氣等。邊疆地區學生視野受限,自信心不夠,通常在課堂上習慣于傾聽而非發表主見,因此除非萬不得已,否則寧肯保持沉默,也要避免犯錯。小組競賽積分制則極為巧妙地解決了這個看似簡單實則根深蒂固的習慣問題。調查發現四:小組競賽積分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職業榮譽感。和上學期對比,學生對本課程的喜愛程度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自本學期實行小組競賽積分制以來,更喜歡本課程的學生比例達到了64%(見圖3)。另外一組可以進一步證實的數據體現在學生的評教分數上。自實行小組積分制以來,學生對同一個教師,同一門課程的最終評教平均值從93.82分上升到了94.75分,足足上升了差不多一分。由此可以看出,小組競賽積分制極大程度上給任課教師帶來了信心,提高了教師的職業榮譽感,也將激勵教師繼續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3結束語

隨著中國-東盟貿易往來的加強和廣西區對外貿易的蓬勃發展,依托就近原則,在廣西邊疆民族高校培養以專業技能知識為本、以語言為載體、以合作意識為導向的商務英語人才已經成為新形勢的需要。通過以上為期半年的應用研究可以發現小組競賽積分制的實施不僅受到了性格介于內向和外向之間、課程學習方面有困難的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歡迎和青睞,提高了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開口講英語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幫助了膽怯類商英類學生克服恐懼心理,賦予了學生個體以積極心理暗示,而且還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職業榮譽感。在對外貿易發展形勢良好的背景下,對于同類邊疆民族高校而言,教師只有運用適合邊疆民族高校學生特點的多樣化的新型教學方式并在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向學生傳達協作共進的合作意識,傳遞正能量,才能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推進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再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王靜.大學生合作意識培養探析[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2006(1).

[2]歸櫻.提高商務英語溝通能力的有效途徑:合作學習[J].外語教育,2013(10).

[3]馮敏.合作學習法——商務英語教學的有效方法[J].國際商務研究,2006(8).

[4]余洪英.高職商務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法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6(2).

作者:楊哲梅 單位:廣西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