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突破口觀念改革論文

時間:2022-09-18 04:29:00

導語:素質教育突破口觀念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素質教育突破口觀念改革論文

深化學校體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首要的任務是更新教育觀念,樹立以素質教育為指導思想的學校體育教育觀,這首先要實現“六個轉變”。

一、轉變單一的“增強體質”的觀念,重視發揮體育教育“多功能作用”的觀念解放以來的學校體育是一種以增強國民力量和培養勞動后備力量為主要目的、以增強體質為中心的教育,可以說是一種以“心身二元論”為主導思想的“身體教育”。這種體育教育思想與我國解放后的社會背景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建設要求相適應。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學校體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學校體育承擔的歷史使命不再僅僅局限于人的身體的成長和發展,而是要通過學校體育,使學生通過體育學習和參加體育活動促進其人格的發展,從而培養出能適應現代化社會的全面發展的人才。不難看出,“育人”的思想已經成為教育、體育改革中一個最主要的潮流。因此,學校體育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全方位認識體育的功能,且從自然的、社會的、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教育的、生理的、心理的各個角度對體育進行深入研究,努力將單一的增強體質功能轉向為多種教育功能服務的軌道。這樣,深化學校體育改革才會出現新的活力,新的生機。

二、轉變學校體育是“消費性事業”的觀念,重視其具有生產性的觀念傳統觀念一直把體育教育作為消費性事業,只看到體育教育消耗物質的一面,而看不到體育教育具有強身健體,培養生產勞動所需要的體能及起著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的作用。現代教育觀念認為,學校體育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其健康水平,增強生命的價值,有利于個人的自我完善和民族素質的提高;另一方面,它與學校其它教育互相配合,能夠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生產力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他們能夠創造出更豐富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推動社會的進步。當然這種效益具有遲效性、綜合性的特點。由此可見,今天的學校體育教育水平,是明天經濟發展和民族素質提高及勞動生產力再生產的基礎。

三、轉變只注重“技術傳授”的觀念,重視“教育功能”的觀念長期以來,人們只注重體育教育中的“術”,而忽視了“育”在思想教育和身體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于是,把最能直接表達體育教育功能,使學生身心得到和諧發展的體育課降低到單純的運動技術傳授上去。建國初期,在受凱洛夫教育學影響而形成的以“智育”為核心的“雙重教學”時期,只重視“育體”,而忽略了“育人”,致使體育教育所特有的潛移默化的作用被忽視了。因此,要深化學校體育改革,必須要有正確的觀念作引導。否則,深化只能在“硬件”部分進行,即,流于形式和表面,使改革難以深入進行。因此,加強體育的教育功能建設和在學校體育的“軟件”部分進行改革,是深化學校體育改革的實質性內容,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

四、轉變單純的“以玩為主”的觀念,重視體育教育“學科地位”

的觀念學校體育在教育中占據什么地位,決定了學校體育被重視的程度。由于受封建社會教育思想的影響,尤其是受“理學”和“科舉制”的影響,學校體育被視為“玩”的學科,也成為學校可有可無的“橡皮課”。新中國成立后,學校體育的地位逐步提高,并成為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內容。但在實踐中,仍然存在重智輕體的現象,其根本原因是對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缺乏深刻理解。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心智的全面發展、人身心的全面發展、個體和社會的和諧發展。這三者都是人的基本素質,它們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人的心智和身心的全面發展,既以社會的全面發展為條件,又以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只有這樣理解人的全面發展,才不會顧此失彼。公務員之家

如果不把體育教育作為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來重視和研究,深化改革則難以抓到本質。

五、轉變只抓競技提高的觀念,重視普遍增強體質的觀念普及和提高是相對的概念。對于競技體育來說,學校體育具有普及性質,要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的引導下普及。有些人把學校體育看成是競技的需要,讓少數體育尖子集中在一個“暖房”內,精心“澆水”、“施肥”,使大多數學生“挨餓”,美名其“抓尖子,出人才”。這樣做實質上有悖于學校體育教育的一個根本宗旨:發展全體學生的體力,增強體質,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既然是“全體”,那么為什么卻津津樂道于只培養幾個體育尖子生呢?這主要是因為體育尖子生能為學校“裝點門面”,而至于大多數學生所受的體育教育程度如何,這種“功夫在課外”的結果,必然會導致輕視體育課堂教學,使大多數學生失去接受教育的平等權利和機會。

學校體育教育具有普及和提高的雙重任務,是事物統一的兩個方面,不應重競技而失普及,應使其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六、轉變只重視“校園體育”的觀念,重視擴大體育教育“空間界限”的觀念把學生的體育教育限制在校園內,這是封閉式的教育,與當今開放的時代是不相符合的。可以肯定地說,未來的學校體育教育將不再是校園的教育,它將大大突破學校的空間界限,與社會體育、終身體育有機接軌。這樣,學校體育也就完全超越了體育教育的范疇,成為對學生進行廣泛而深入的社會化教育的載體,從而全面優化學校體育的教育環境,順利完成現代社會所賦予學校體育的光榮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