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社會發展對素質教育的要求
時間:2022-12-17 03:37:56
導語:論社會發展對素質教育的要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等教育對人才素質的培養
擁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是知識經濟社會高質量人才的主要內涵,能否培養出具有這種內涵的人才,是建設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的重要標準。創新人才的培養就是要充分發揮人的個性和想象力。大學必須創造有利于學生個性成長、個性特色能夠得到充分發揮的空間。教育創新是教育思想和教育機制的創新,而創新教育是對教育觀念、教育內容、教育手段的創新。對照發達國家,國民素質不高成為了中國快速發展的隱憂,而排除這一隱憂的出路就在于素質人才的培養。根據中國教育現狀,創新人才的培養在大學本科教育階段應著重于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在研究生的教育階段應著重于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培養。
1.創新思維的培養
創新思維是指處理某件事或發現某一事物的思維過程。主動的求異、靈敏的觀察、創造性的想象、獨有的知識結構加上活躍的靈感,是創新思維的五個特征。創新思維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及時解決產生的新問題,把學到的知識遷移到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因而,尊重學生個體的發展規律,是創新思維能否被正確引導的關鍵。
2.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人才的知識結構不是單一的,而應是橫向的、有深度的發展,教育工作者要將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個性和獨立性等充分挖掘,為學生奠定堅實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成為有獨到見解、個性完善的人。同時要加強培養學生獲取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記憶力、想象力、觀察力、思考力、判斷力,以形成良好的創新心理素質。
3.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創新需要智力因素,同時也需要非智力因素,素質全面,尤其是有著科學批判精神以及擁有探究和發現能力的人才,就是當前知識經濟時代所需要的人。所以,要著力培養大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他們遠大的理想、堅強的意志、務實的作風、堅定的信念和濃厚的興趣是當務之急。
二實施素質教育對創新人才的培養
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是教育觀念的轉變。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要培養創造性人才。傳統教育思想必須改變,重視學生的學習認知能力,使傳統的專才教育轉變為通才教育,使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創新教育順應時代的發展,是具有生命力的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眲撛煨匀瞬诺呐囵B,有賴于學校創造性的教育,大學教育就是培養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所以,改革傳統教學方法是培養創造性人才的重要環節。素質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全部學生知識的獲得,又要注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知識還是要靠學生自身的建構,才能最終納入學生的知識結構。把衡量的尺子交給學生自己,讓學生成為新事物的發現者和創造者,他們會發現別人的成功和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正自己,最終成為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高素質新型人才。培養創造性人才,還必須加強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一個創造性活動的全過程,要經過從發散思維到集中思維,然后再從集中思維到發散思維這樣的多次循環才能完成。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就要為他們提供自由思維的空間。教育的守舊成分很強,往往一本教材,年復一年地教,沉重的教學、科研等對教師形成了巨大的壓力,所以,素質教育要給教師創造一個寬松的氛圍,他們也需要馳騁的空間,僅靠重復舊講稿,是走不到素質教育的彼岸的。
三結束語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水平,提升綜合國力,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教師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更快地培養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創造性人才作出努力。
本文作者:解雁松宋甜陳曉琳工作單位: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試議工業設計專業教學創新
- 下一篇:研究競賽下的工業設計教學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