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藝術素質教育的重要地位
時間:2022-04-24 06:04:08
導語:高校藝術素質教育的重要地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藝術教育中的情感因素使其對人的主體性關照得當
藝術教育注重個體心靈的凈化,追求高尚的審美境界,其審美過程重視個體自身的體驗,因此無論壯美還是柔美,藝術教育的姿態都是及其親人化的,能充分體現對人的主體性的關照。藝術教育獨有的情感因素可使主體產生“直觀自身的愉悅,它給予人的心靈自由正如黑格爾所言:‘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4]試想,當我們以藝術教育實踐的方式帶領學生徜徉于祖國壯美的河山中時,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情會油然而生,又何須借助說教之法通過意志來強行進行愛國教育呢?這種令人激動的情感體驗是不需要強制灌輸的。可以說藝術教育中的情感因素使它在素質教育中熠熠生輝,別具一格,它可使他律主動轉化為自律,使社會的道德規范轉化成為人自身內心的要求,以藝術為媒介進行素質教育,會因其形象性、愉悅性和感染力大大消除其他教育方式的生硬對接受者造成的障礙,能幫助受教育者提高各自的接受度。
2藝術教育對右腦開發的促進作用使其具有科學性
“左右腦分工理論”是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斯佩里博士提出的,他憑借這一理論榮獲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該理論向人們展示了人類左右大腦的不同分工。人類的左腦主要負責邏輯思維,而右腦主要負責空間形象記憶,右腦與人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與靈感的產生息息相關。愛因斯坦就曾強調說從藝術中獲得的“想象力遠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卻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世界的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4]對右腦進行有效訓練亦可助左腦的邏輯思維有效拓展,而藝術教育訓練的正是右腦負責的部分。藝術教育側重于形象性和情感性體驗,學生能從這種體驗中收獲美感,而這種美感的體驗會促進個體的感知,活躍其思維,因而使學習變成一種愉快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藝術教育可為各類知識技能的學習過程提供最佳的情緒基礎。此外,藝術教育側重于按照美的規律進行教學,實現教學審美化,這樣的模式同樣能給學生帶來令人振奮的愉悅,它能消除教學過程中的焦慮感和疲倦感,使智育任務在輕松適宜的感受中愉快的完成。
3藝術教育可助學生個體審美層次和審美能力的提高
在全面的素質教育中,審美素質的培養和建構尤為重要,而藝術教育歷來都是落實審美素質教育的最基本的形式。藝術教育幫助學生個體明確追求真善美的具體方向,提高人的品位和格調,引導人們去追求一種更有意義和更有價值的人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藝術教育還可維護個體精神上的平衡,在培養學生們自由創造的能力上,藝術教育也功不可沒。
4藝術教育有助于營造正確的校園文化氛圍
“藝術教育的任務,不應僅僅是指導藝術鑒賞和藝術創造,更應喚醒人的主體意識,解放主體精神,塑造健全人格,推動社會進一步人化。”[5]當代的大學生們缺乏的正是享受學習、享受工作的心態,因而缺少了創造的動力,創新能力變得疲軟,倘若能借藝術教育的東風,在接受藝術教育的過程中充滿愉悅感和自由感,學會在審美境界中使身心充分解放,精神自由馳騁,主動的欣賞美、感悟美并追求美,自覺激起向往高尚人格精神的愿望,那么大學生群體的修養、趣味、眼光、格調必然會有所提升,其個體必然會變得充實且快樂,其心靈也必將豐盈而充滿活力。
綜上所述,在當代高等學府中倡導素質教育要特別重視藝術教育的不可替代性。藝術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種多元綜合的教育形式,它在每個單項教育形式中都有所涉足,并可為任何一種素質教育提供支持,它有如潤滑劑,以一種支援、融合的姿態在多元的素質教育中團結著德、智、體、美通力合作,這種聯通的能力正是是藝術教育所獨有的,也是它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所在。
作者:闞鳳巖劉文慶張瑞杰石磊李寶偉工作單位:東北石油大學
- 上一篇:醫學院文化素質教育分析
- 下一篇:大學文化素質研究型體系構建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