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基本體操教學能力培養思考
時間:2022-05-06 03:14:20
導語:學生基本體操教學能力培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基本體操教學能力的分類
基本體操教學能力是指教師按照體操教學規律,運用體操教材向學生傳授基本體操知識、技術、技能和健身的方法,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教學實踐活動,從而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1.1隊列隊形調動能力
隊列隊形是基本體操里面的重要內容之一,包括隊列練習和隊形練習兩部分。隊列練習是按照一定的隊形,做協同一致的動作;隊形練習是在隊列練習的基礎上,根據任務和要求,進行各種隊形和圖形變化。[1]隊列隊形調動是各種復雜圖案圖形變化的基礎,通過隊列隊形練習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集體主義精神,并能夠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隊列隊形調動能力是學校體育常規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一項基本技能,是提高教學效率,嚴密教學組織的重要方面。
1.2基本體操創編能力
體操創編能力是在掌握基本創編原理的基礎上,根據教授對象的特點,依據特定場地條件,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進行體操基本動作的創新組合的能力。基本體操的創編是學生掌握體操基本知識、運用基本知識的直觀體現,創編的結果直接體現了學生掌握知識點水平。創編的結果最終體現為教案,具體表現為格式規范、組織教法的設計,術語的準確運用。基本體操的創編能力是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必備的教學能力之一,在創編過程中不僅能加深對基本術語和創編原理的理解,還能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1.3直觀展示能力
直觀展示能力是指教師以具體的動作為范例,使學生了解動作表象、結構、要領和動作方法,讓學生直接感知產生動作表象的能力。直觀示范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到的教學方法,其特點就是讓學生了解動作的表象、順序、技術要點和特征。其次,直觀示范要考慮示范面的選擇,還要考慮示范點速度、學生人數和視線的干擾。教師通過正確標準的動作直觀展示,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直接感受,以提高掌握動作要領的效率,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
1.4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是指在口頭語言及書面語言的過程中運用字、詞、句、段的能力,以傳道授業為己任的教師,語言表達是傳授知識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之一。講解法是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體育教師運用邏輯分析、論證、形象的描繪,啟發設疑,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較為全面而系統的手法。教師運用語言得當不僅能說明事理,還能將傳授知識、道德教育、智力發展有機結合,最終升華為教學的藝術。幽默的談吐、準確的術語、標準的語音、抑揚頓挫的語調不僅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5課堂組織管理能力
體育課堂教學組織和管理是指體育教師為了保證體育課堂教學的秩序和效益,對體育教學環境、人際關系、教學紀律以及教學反饋等方面進行的設計與控制工作。[1]課堂組織管理內容紛繁復雜,大致包括教學形式的組織管理、場地器材的布置、課堂的控制、違紀行為的預防及處理幾個方面。體育課堂教學是體育教學的基本單位,也是體育教學的關鍵環節,影響體育教學的許多因素都會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得到呈現。良好的體育課堂教學組織管理能力是保證體育教學順利實施的重要方面,也是體育教師基本功的重要體現。
2基本體操理論和實踐知識儲備是形成基本體操教學能力的基礎
知識的儲備過程是以學生的智力水平為依托,在這個過程中知識儲備越豐富越扎實,在下一個實踐操作階段時才能厚積薄發。基本體操理論和實踐知識儲備是形成基本體操教學能力的過程,也是踐行“知行合一”的過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果,在實踐中不斷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是形成能力的必備環節。
2.1明確學習目標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基本體操的教學目標,目標是努力的方向,當人的行為在目標指引下進行時,目標則形成指引人不斷前進的動機和不竭的動力源泉。首先,學生有了明確的目標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能不斷規范自己的學習行為。其次,學生了解各個項目所要達到的目標,才能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不斷評估目前的水平狀況,找出與目標存在的差距,這個差距就是下一步所要努力提高的方面。
2.2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對象的一種力求認識或趨近的傾向,這種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聯系著的。一個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對各種現象和問題會產生驚異感,在學習過程中,他能灌注全部熱情,興致勃勃,津津有味,甚至會達到對所學知識迷戀不舍的地步;在學習后,他會產生滿足感,覺得書是他的良師益友,自己從中受到了啟迪,并由此產生歡快、愜意的心情,所以,學習興趣是人才成長的“起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促使學生不斷學習的內在動力,這一環節上教師要通過比賽和競爭性的游戲營造良好而熱烈的學習氛圍,學習興趣一旦產生,學生就會主動參與學習,對教學活動無疑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3注重教學方法
教學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執行者是否妥善地選擇了好的教學方法,教師和教學方法的關系就是人與工具的關系。作為教師不僅要學會各種體育教學方法,還要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和學生鍛煉水平來科學地選擇、組合、使用各種體育教學方法。基本體操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在進行基本體操教學時,應特別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選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例如基本術語的教學可通過教師的講解和示范,讓學生產生初步印象,再通過身體練習的方法讓學生進一步加強動作印象;教師還可針對相近或類似的動作適時進行提問,使學生明確動作概念。最后教師可通過分組布置任務,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將幾個簡單的動作串成連接動作,借此既掌握基本動作,又增強學習興趣。
3實踐鍛煉是形成基本體操教學能力的途徑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上一階段所學習的基本體操理論和實踐知識只有通過實踐檢驗才能發現存在的不足,從而加以改進做到知行合一。在學生實踐階段,教師要放手讓學生去大膽實踐,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煉能力。
3.1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知是指學生掌握的基本體操相關知識,行是指學生把所學知識進行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識掌握來代替具體實踐,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用具體實踐來替代知識掌握,認為行便是知。知行合一強調二者的有機結合。實踐是知識轉化為技能的必須步驟,在實踐中發揮作用的基本體操理論和實踐知識才是自己正在掌握的知識,而知識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發揮作用的過程正是教學技能形成的過程,這個過程涉及很多領域,例如:隊列隊形的調動、體操術語與示范、語言表達、組織管理等。在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把自己學到的體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教學活動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做到學有所用,最終實現知行合一。
3.2在實踐過程中知識的運用要正確規范
基本體操作為檢驗學生教學能力的重要方面,要求學生在基本體操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專業知識,示范領做規范正確,教學步驟簡潔清晰。體操動作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形象直觀,這一環節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動作控制準確,對術語的運用正確,隊列隊形的調動、指揮合理。這就要求學生在教學實踐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具體包括:隊列隊形的調動路線設計好,口令清晰、洪亮;示范動作要反復練習,達到標準熟練;講解動作的術語要事先看書,要求講解示范相互配合,達到示范標準,講解正確。實踐過程中正確規范地運用相關知識,重在把功夫放在課前,課前認真備課,根據基本體操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方法和順序,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
3.3總結經驗提升能力
善于總結實踐過程中的經驗,是技能向能力邁進的重要一步。在體操實踐課中,讓學生在課前分小組集體備課,準備教案,充分發揮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造能力。總結經驗要注意多種評價方式的綜合運用。首先是教師對實踐學生的評價:在進行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詳細記錄整個過程,發現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不足以及整節課的閃光點,教師在提出建議時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決了其他問題便迎刃而解。其次是學生的自我評價:教師在課后讓學生進行自我總結,針對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思考,找出存在的不足,提高自省能力;再次是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讓學生進行互評,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在集體互評過程中找出別人的缺點和優點,在自己教學實踐中才能揚長避短,不斷提高。最后教師進行點評,對存在的問題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對學生在基本體操教學中的閃光點要給予表揚,讓實踐學生對大家的建議進行修改完善教案,之后重復進行基本體操教學實踐。這個過程就是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過程,也是提升學生基本體操教學能力的過程。
4創新是形成基本體操教學能力的關鍵
教學的重中之重就是讓學生都能獲得自主創新的能力,創新是在知識積累的基礎上,通過實踐檢驗,知識技能不斷內化的過程。這一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就之前基本體操實踐過程中的優點進行整合,并借鑒他人的經驗重新設計編排基本體操教學內容,力爭做到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提升能力,通過實踐來進行評價,不斷總結,最終實現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基本體操的創新主要體現在:隊列隊形變化順序的創新,基本體操創編的新穎和教法組織的創新等方面。隊列隊形的創新主要表現為通過人員位置的調整,變化出不同形狀和規則的圖案,這個過程要求除了扎實掌握基本知識外,還需要根據環境和學生實際情況發揮想像力,進行大膽實踐。基本體操創編的新穎主要體現在動作組合和方向的變化上,如雙臂對稱類動作比不對稱類的動作簡單,單個方向動作比復合方向類動作簡單。體育課堂組織教法的創新就是根據教學內容的編排,合理正確大膽地運用新穎的教學方法組織課堂教學。
5小結
基本體操教學能力的形成是以知識儲備為基礎,實踐鍛煉為途徑,大膽創新為突破,遵循“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規律。這個過程中教師指導要遵循認識發展的基本規律,循序漸進,合理運用教學方法,認真設計教學過程,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學生要善于思考,積極實踐,敢于創新,在外因的影響下,加速自身內因變化,進而提高基本體操的教學能力。
作者:李曉東楊冰工作單位:楚雄師范學院體育系
- 上一篇:網絡技術對高校教育的影響
- 下一篇:需求層次理論在高校教育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