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操教學運動損傷應對措施
時間:2022-05-06 03:17:32
導語:體操教學運動損傷應對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前言
體操教學中,較為常見的運動損傷為關節韌帶損傷、軟組織損傷、肌肉拉傷和骨折。體操教師如何在上課期間做好運動損傷的預防和應對策略,避免運動損傷事件的發生是一名合格的體操教師必備的能力。這不僅有利于正常教學秩序的進行,也能夠幫助學生完全參與到體操課當中來,解除學生的后顧之憂,以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
2運動損傷對體操教學的影響
2.1影響學生身體健康,降低學生對體操課程的興趣
學生參與體育課程的學習,是為了提高身體素質,保證自身的身體健康,并且掌握一門技術或技能,能夠在自己今后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利用所學知識,繼續參與體育運動,增強自身體魄,并最終實現終身體育。在體操教學中,學生發生運動損傷事件,對于學生自身的身體健康將產生直接的影響,致使學生會有一段時間無法參與體操活動,不利于學生對于體操課程興趣的養成。體操教學過程中的運動損傷,關節韌帶損傷、軟組織損傷和肌肉拉傷都伴隨著劇烈的疼痛,這些損傷部位均處于人體正常行走、運動等各種日常行為進行的必要部位,關系著學生能否進行正常的學習生活;更為嚴重的骨折,則意味著學生將長時間忍受損傷的折磨,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無法進行正常的活動,不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
2.2影響正常的學習,無法掌握新動作
學生除了學習體操教學,還有正常的文化課或其他體育課程的學習。學生在體操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遭受的運動損傷,除了影響體操課程的學習,還會對其他學科的學習產生影響。體操教學中發生運動損傷,在接下來的學習中,由于學生身體上的損傷,無法進行教學動作的練習,學生不能夠掌握新的動作,學習效果不佳。由于身體上的損傷,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學生受傷痛的折磨,無法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教師講授的內容不能完全掌握,導致學生的學習落后于其他同學,長時間的積累,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這樣的結果就不符合學生參與體育課學習的初衷,沒有達到自身的付出所能達到的效果,學生會對體操課程的學習缺乏積極性,甚至放棄該項目的學習。
2.3產生心理障礙,不利于繼續學習
運動損傷伴隨的往往是劇烈的疼痛,身體的正?;顒佣紩縿邮軅课唬踔翢o法進行正常的活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運動損傷會給學生留下心理陰影,即使學生完全恢復以后,在進行體操課程的學習時,由于之前的事故,學生不敢進行難度較高的動作練習,以至于自己已經掌握的動作都無法表現出來。這個時候學生就產生了心理障礙。自身對于體操運動害怕、恐懼等心理障礙都會阻礙正常的學習。在目睹同學意外損傷的過程后,其他學生在進行動作的練習時會更加小心翼翼,情緒緊張,滋生的恐懼情緒更容易導致運動損傷事件再次發生。
3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
體操教學中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有很多,通過整理相關資料,匯總運動損傷的原因如表2所示。
3.1產生恐懼等心理障礙
體操運動的發展是向著動作的高難度發展,在體操教學中,教師會對學生的期望值過高,在教學中教授學生一些對于部分學生來說難度較高的動作。在練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能夠完成教師教授的動作,而一部分學生無法完成,這種情況下,無法完成動作的學生就會對自己不夠自信,產生自己不如他人的想法,這種想法的滋生會致使學生在進一步的練習中更加不能輕松順暢地完成。當多次練習中產生失誤或者小的摩擦時,就會產生恐懼等心理障礙,這種心理產生后,學生自身缺乏保護的時候極易發生運動損傷,給學生身體造成傷害。
3.2保護與幫助不規范
保護與幫助在體操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體操運動的高危險性、高難度性等特征意味著學生能否掌握正確的保護與幫助的要領,是一個體操教師是否稱職的標準之一。許多體操課發生的運動損傷都與學生之間練習時,保護與幫助動作不規范導致的。體操運動包括很多項目,像學生練習徒手動作、單杠、鞍馬、吊環、蹦床等項目時,保護與幫助就顯得極為重要,這些項目的練習中學生與學生之間默契和信任也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能夠在練習中放松大膽地練習。但當學生對于這些項目的保護與幫助該如何做都無法掌握,對于學生練習的危險事故的發生就無法預防。
3.3教師責任心不強
在體操教學中,教師擔當著組織者和責任人,在正常的教學任務進行的同時,保證學生的安全是教師的頭等大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統籌全局,對于課上學習的每一位學生的情況都要稍加關注,在學生練習動作不正確,保護與幫助不規范時給予指正也是教師的責任。但是由于教師的責任心不強等種種原因,教師有時候無法面面俱到,當對某些同學的關注不夠時,就有可能引起運動損傷事故。發生運動損傷事件,教師負有一定的責任,這些事件反映的是教師的責任心需要提高。在課上教師對于學生練習的運動損傷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盡量做到有效地預防運動損傷事故的發生,是一個教師的責任。
3.4器械使用不當
體操教學中需要用到許多的器械,如單杠、雙杠、鞍馬、吊環、蹦床等,這些器械如何正確使用,對于學生是一個考驗。教師在應用某一個器械時都要提前講解器械的正確的使用方法,并保證學生在練習時,教師在旁邊對該項目的保護與幫助如何進行都要講解清楚。當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可能無法對器械有一個清楚的認識,魯莽地進行練習就有可能發生運動損傷。
4運動損傷的預防
4.1規范保護與幫助
教師在學生自由練習之前無論是徒手動作還是利用器械的動作都要就正確的保護與幫助方法進行教授,并在學生練習中親自示范和指導學生保護與幫助動作中不規范的部分。特別是難度較大的動作和利用器械等危險系數較大的動作,保護與幫助的講解務必要仔細,保證每一個學生都掌握。教師要親自參與到保護與幫助中來,讓學生先在教師的保護與幫助下能夠完成動作,再讓學生自己練習動作。盡最大程度降低運動損傷發生的可能性,以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
4.2正確仔細地講解動作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動作的講解和學生對于動作的理解程度是一節課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教學內容是教師按照教學大綱要求來安排。體操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對于教學內容的傳授目的是要每一位同學都掌握。正確仔細地講解動作,對于動作的技術特點和要領都要講授清楚,然后規范的示范動作,使學生能夠對于導致運動損傷的原因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技能盡量避免因動作不熟悉而造成的運動損傷。
4.3正確運用器械
有許多的運動損傷是由于在器械上做動作,由于自身疏忽造成的損傷。教師在課前的準備活動中有意識地對于器械中所要使用的動作進行基本的練習,在使用器械之前要詳細講解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讓學生認識了解器械,才能夠更好地使用器械進行練習。
4.4克服心理障礙
幫助學生克服對體操課程的心理障礙也是減少和預防運動損傷的方法之一。心理障礙的存在是學生正常的學習和動作練習中的一條鴻溝,克服了心理障礙就能在體操課程的學習中游刃有余,反之則容易造成運動損傷。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每一位學生,特別是有心理障礙的學生的練習情況,對于其動作給予指導,學生進步要及時表揚,建立起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其克服心理障礙。
5意外傷害事故的應對措施
5.1首先判斷運動損傷的嚴重程度,是何種損傷
1)關節韌帶損傷的癥狀是:主要癥狀為受傷部位疼痛、發生腫脹,關節處韌帶有損傷,關節活動受限,在外能看到有皮下瘀血。2)軟組織損傷的癥狀是:受傷部位局部皮膚或黏膜發生破裂,有明顯的傷口與外界相通,并伴隨有組織液和血液由創口部位流出。3)肌肉拉傷的癥狀是:受傷部位發生腫脹、手指按壓疼痛、肌肉痙攣,受傷部位可摸到硬塊。4)骨折的癥狀為骨或者骨小梁發生斷裂,肢體不能正常彎曲。
5.2運動損傷的處理
1)關節韌帶損傷應立即進行冷敷,用繃帶固定包扎,并穩定學生情緒,避免傷勢更嚴重。很嚴重的情況如韌帶撕裂等應盡快送往醫院進行專業治療。2)軟組織損傷可用生理鹽水清洗受傷部位,然后涂抹碘酒或紅花油等。嚴重者應在簡單包扎后送往醫院進行治療。3)肌肉拉傷輕微的可用冰塊或冷水驚醒冷敷、加壓包扎等處理,嚴重的肌肉拉傷應該送往醫院治療。4)骨折發生后,首先是要注意預防受傷學生發生休克,安撫學生情緒;其次是不要讓任何人隨意移動傷者肢體,盡快用夾板或其他代用品固定骨折的部位,也可將骨折的肢體固定在傷者的身體上,防止傷勢進一步惡化,接著再把傷者送往醫院。
作者:張豆豆工作單位:福州市體育運動學校
- 上一篇:需求層次理論在高校教育的運用
- 下一篇:體操教學能力研究評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