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教學理念創新研究

時間:2022-08-18 11:17:30

導語:民族舞蹈教學理念創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族舞蹈教學理念創新研究

一、民族舞蹈教學理念創新的必要性

教學理念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與教學評價等設計與選擇的“指南針”。基于民族舞蹈的地域性、民族性與文化特點,許多學生在學習民族舞蹈時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使他們對民族舞蹈失去學習的興趣與動力。為此,舞蹈教師應當努力探索科學、新穎的教學理念,以此指導民族舞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與教學評價的制定,提高民族舞蹈教學效率。

二、新時期民族舞蹈教學理念創新研究

在民族舞蹈教學實踐中,舞蹈教師應當正視新時期國內外舞蹈互動交流與發展的趨勢,在認真分析我國教育部門對民族舞蹈教學提出的方針、政策基礎上,對民族舞蹈教學理念進行大膽的創新。

1.“情技結合”理念

我國民族眾多,由于地理位置、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的差異,每個民族的舞蹈在“技”(民族舞蹈表演時的肢體動作)與“情”(民族舞蹈表演時的面部表情、內心情感等)上有著很大的不同。傳統的民族舞蹈教學過多地將重心放在“技”上,對“情”關注不夠,這樣培養的學生雖然民族舞蹈技能較高,但缺乏對民族舞蹈情感的把控與呈現。為此,在新時期下,舞蹈教師應當堅持“情技結合”理念,在教授民族舞動作技能之前,要求學生了解與學習各民族的歷史文化、民俗生活、飲食起居,在感受民族精神風貌的基礎上加強他們對所學民族舞蹈的情感體驗。

2.“民舞育人”理念

民族舞蹈相比現代舞、國標舞等舞種,具有較強的民族性、地域性與文化性,正是這些特性使民族舞具有非常強的育人功能。舞蹈教師給學生講解民族舞蹈時,會將民族舞蹈的誕生與發展,民族舞蹈歷史名家與代表著作等知識傳授給學生。通過學習這些知識,學生對我國各民族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等有一定的認知,提高他們的民族意識與愛國主義情懷。例如,舞蹈教師在教學生跳蒙古族舞蹈時,舞蹈教師應當將蒙古族人的歷史文化、性格特征、風俗習慣等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蒙古族舞蹈基本動作的同時,享受到蒙古族人剽悍、豪爽、自由灑脫的性格。

3.“人才培養”理念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句話充分強調了尊重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新時期,世界各國舞蹈藝術發展迅速,舞蹈已經成為世界各國人們休閑娛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各國為了突顯本國的舞蹈藝術魅力,傳承本國的舞蹈文化,都將學習方面有突出成績的學生,舞蹈教師應給他們制訂系統的教學、訓練體系,定期組織他們參加各種民族舞蹈交流會與比賽活動,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邀請其他學校知名的舞蹈教師或社會舞蹈家到校對這些學生進行培訓。

4.“創新發展”理念

新時期,網絡技術飛速發展,學生可以在互聯網上搜索、觀看、下載各類型的資料(包括文字、圖片及音視頻)。同時,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以微信、微博為代表的交互軟件極大地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拓展了信息傳播的廣度與深度。這一切應用到民族舞蹈教學上都能產生非常高的價值。就目前來看,我國學校所用的民族舞蹈教材所涵蓋的內容不豐富,即使有大量內容也僅局限在民族舞蹈的動作技能內容上,而對民族舞蹈的起源、發展以及各民族舞蹈所在地的相關情況介紹甚少,這不能滿足當代學生學習民族舞蹈的需求。通過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等,舞蹈教師能將那些與民族舞蹈密切相關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進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實時交互,進一步提高民族舞蹈教學質量。

5.“快樂舞蹈”理念

新時期,雖然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生活、學習與工作節奏的加快經常讓人們深感疲憊,身體素質逐漸降低。為此,我國政府提出了“全民健身”號召,鼓勵人們通過健身運動的方式放松身心,提高身體素質。在此號召下,民族舞蹈憑借其優美的旋律、動作以及濃厚的地域性、民族性與文化性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與喜愛。為此,舞蹈教師應當在民族舞蹈教學中堅持“快樂舞蹈”理念,讓學生在一種輕松、自由、愉快的氛圍下學習,這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而且能夠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三、結束語

我國民族舞蹈種類繁多,異彩紛呈,學生了解與學習民族舞蹈,不僅能提高他們舞蹈技能,更能提高他們的民族情懷與愛國主義精神。舞蹈教師應當根據當前國內外舞蹈交流與發展情況,積極創新適應新時期舞蹈學生的民族舞教學理念,確保我國優秀民族舞蹈的傳承與發展。

作者:彭飛 單位:陜西藝術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劉晶.淺談民族舞教學中的情感表現[J].長江叢刊,2016

[2]李天方.試析我國民族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4

[3]李桂娟.新時期民族舞蹈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神州,2014

[4]劉曉杰.寓舞于文化:民族舞教學中的文化審視[J].文摘版(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