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舞蹈教學方法探索

時間:2022-04-10 08:45:28

導語:信息化舞蹈教學方法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化舞蹈教學方法探索

摘要:在舞蹈領域中,“口傳身授”一直是舞蹈教學的傳統教育方法,但是隨著當今全球信息科技的發展,此教學法已不能滿足和順應現下的舞蹈教學模式。為實現舞蹈教育的信息時代,將信息化資源和舞蹈教學有效結合,試圖從舞蹈教學的角度去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舞蹈教學的方法,從而為學生提供更有利的教育環境,促使舞蹈教學朝著更有效、更科學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舞蹈教學;多媒體技術;翻轉課堂

在傳統的舞蹈教育領域中,教師注重自己在教學當中的主導地位,要求學生跟隨其后模仿動作,之后再加深記憶的去練習,使得每一個動作都接近完美。但是此“灌輸式”方法忽略了學生的內心感受和主觀能動性,未能將學生對于舞蹈的熱情激發出來,最后往往在課堂上會看到教師嚴厲的苛責和學生的鴉雀無聲,這樣的課堂效果反而不盡人意。自人類文明發展到信息化時代后,信息技術、網絡資源越來越多的運用到教育領域當中,舞蹈教學與信息化相結合的方法,不僅打破了傳統的教育觀念,還能夠讓教師與學生在歡樂融洽的氛圍中去享受課程,使學生更高效的去學習,提升他們對舞蹈的積極與熱愛,更好的發揮自己在舞蹈學習中的能動性。

一、傳統舞蹈教學現狀

多年來,舞蹈教學一直是“口傳身授”的教學模式,這跟其特定的學科性質有關,其教學模式為教師在前面示范,學生在后面學習以及模仿教師的動作,如果沒有教師的親自示范和對學生不規范動作的糾正,學生很難學會舞蹈的技術本領,這就是舞蹈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的不同之處。同時,從我國幼兒舞蹈教育乃至成人舞蹈教育中考察發現,在舞蹈崗位上辛勤教學、孜孜不倦的好老師確實不少,他們都很用心的在教授學生舞蹈技能,但是在教師一遍又一遍“灌入式”的教學后,態度會越來越急躁,而學生面對老師嚴厲的苛責,總是低頭郁悶,整個課堂氣氛非常壓抑。我們會發現,教師其實也想教好這門課,學生也想練習好動作,但是效果卻適得其反,常年累積下來,這樣的教授模式不但不利于課堂教學,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所以在信息時展下,教師改變傳統教育模式迫在眉睫。如何跟上時代前沿發展,將信息資源、技術與舞蹈教學相結合,成為一種新的舞蹈教學模式,推進現代舞蹈教育的發展,是每個在舞蹈領域教學的老師都應該承擔的責任。

二、信息技術用于舞蹈教學的方法

(一)培養互聯網學習模式。隨著網絡媒體的不斷進步,很多信息資源都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到,有關舞蹈的視頻影像更是不計其數。舞蹈老師可以將自己講授的舞蹈材料(舞蹈影像資料)上傳到網絡,若所教內容在網絡上能直接搜索,可以將資料鏈接發給學生。互聯網學習模式可以不受到現實教學條件的限制,若教師教學后學生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反復觀看,以糾正其動作。此外,教師在講舞蹈理論知識內容時,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教學,豐富動感的舞蹈畫面影像既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又方便教師講解理論知識。因此培養學生互聯網模式學習的方法,不僅能夠有效的減輕教師教授的次數,還能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學習的質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但是,教師向學生推薦的影像資源不能盲目推選,一定要有所側重,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也不能因為技術問題而影響教學,浪費課堂時間。教師一定要合理運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教學,發揮其優勢,為課堂教學提供便利。(二)制作信息化教學課件。自2010年后,尤其是在這三年,教育改革不斷向信息技術發展,微課制作、信息化教學等方式更是風靡全國,教師教學技術不斷提升,利用教學課件可以有效結合音樂、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來說明教學內容,使教學效果更佳生動,吸引學生的關注力,提升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布置作業的形式,將自己制作的課件在每次下課后發給學生,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看教師強調的重點內容以及下節課所要學習的新知識點,這樣就形成了“鞏固+預習”的效果,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自然更加輕松,使整個課堂在愉快的氛圍下進行。但教師在制作信息化課件時需要注意幾點問題:學生利用的是課余時間來復習、預習內容,這一環節無形增加了學生的休閑時間。所以,制作課件的時間要適當,不易過長或過短;制作信息化課件要求教師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術,提高視頻的質量,學生在觀看時才會激發學習的興趣;最后,在視頻制作中要突出重點問題以及難點問題,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思考和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習效果。(三)建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是指利用豐富的信息化資源,將教師的主導地位轉變,讓學生逐漸成為學習主角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建立的前提是制作教學課件,學生觀看教師的視頻來學習,也可以觀看在線資源來學習。同時,教師通過互聯網交流的模式,給予學生在線答疑,隨時隨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在開設的討論平臺中,學生可以彼此交流討論和評價學習的問題,達到相互學習的目的。翻轉課堂不再以單一的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的標準,而是通過教師對于學生的平常觀察、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的模式來綜合評定。課堂教學最后根據學生的問題和不足,對教學方案和計劃做出相應的改進。相信這樣一個綜合性學習的過程,比傳統的教學方式更科學有效。翻轉課堂的關鍵點,是教師地位的轉變和如何支配課堂時間,每一節翻轉課堂的設計,都需要教師做出精心的準備和細致的觀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做到角色的轉換,才能讓學生主動操作和思考,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三、信息化舞蹈教學方法的實踐運用

筆者在舞蹈教學領域已工作數年,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促使我們每一位舞蹈教師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為的就是將舞蹈教育朝著更科學的方向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下面以筆者所教的舞蹈理論課為例展開運用說明:舞蹈理論課相比舞蹈訓練課來看,是很枯燥的一門課程,如果不借助多媒體和網絡資源,理論課的很多內容只能靠學生自主發揮想象。在舞蹈理論課上筆者首先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根據所要講的理論內容圖文并茂,讓學生不用空想漢唐舞的特點是什么、古典芭蕾舞和現當代芭蕾舞的區別是什么。在每一節的舞蹈理論知識講完后,筆者再相應播放一個舞蹈片段,讓學生時刻理解相應內容。最后筆者會在課后布置一個拓展作業,讓學生各成立一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在網絡資源中去搜尋下節課所要講的知識點,這樣學生不但提前預習了新知識,還在觀看的時候將不懂的問題做成筆記,待下節課筆者根據問題導向,著重去講解新的知識。在舞蹈理論課中,筆者用到了多媒體技術、網絡資源和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實現了信息技術與舞蹈教育的融合,發揮了信息資源的優勢,讓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學習,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新的環境和工具,形成了科學化的授課形式。舞蹈理論課所運用到的信息化教學方法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在舞蹈訓練課和其他相關課程中教師還可以運用更多的信息化教學方法。筆者信息化舞蹈教學法的運用在廣西文明風采比賽中榮獲二等獎、廣西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比賽中榮獲三等獎、校內微課比賽榮獲二等獎。在舞蹈教育領域上,筆者不斷探索,不斷進取,秉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致力于舞蹈教學質量的提高,為舞蹈教學推上一個新臺階。

綜上所述,時代已經改變,舞蹈教學不能再墨守成規,應該與新時代、信息化接軌。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學就是運用現代的信息技術和資源去開發我們的教育,在教學優化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實現舞蹈教學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教育模式。而這種探索———舞蹈教學的新模式,是我們每一位在舞蹈領域的工作者都必須去摸索與實踐的。只有與時代接軌,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建立現代化舞蹈教育模式,舞蹈教育才能朝著更快、更好的方向發展,培養出“德藝雙馨、文舞相融”的舞蹈人才,為舞蹈教育領域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參考文獻:

[1]孔湘華.信息化背景下影像資源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J].教育教學研究,2010,(56):222-223.

[2]石承欣.數字信息化技術對舞蹈教學的作用戴麗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31):11-12.

[3]趙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28):216-217.

[4]覃天偉.論信息化時代舞蹈教學的現代化問題[J].大舞臺,2012,(05):192-203.

作者:梁山 單位:廣西桂林農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