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舞蹈編導課程教學創造力培養
時間:2022-09-09 09:27:33
導語:高職舞蹈編導課程教學創造力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社會文化產業化的時代大背景下,舞蹈演藝事業蓬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越來越迫切,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必要的舞蹈編導技能,同時還需要學生不斷提高他們的創造力。而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舞蹈編創者、舞蹈表演者則成為高職舞蹈教育工作的重要導向與目標。本文就高職舞蹈表演專業的學生的舞蹈編導課程教學中的創造力培養開展研究。
關鍵詞:高職;舞蹈編導;課程教學;創造力
一、高職舞蹈編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高職舞蹈表演專業從核心崗位所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中定位了該專業的核心能力,就是舞蹈表演能力,形成核心課程系統:基訓、民族民間舞、劇目排練、表演基礎知識、舞蹈賞析、舞蹈文化基礎知識、舞蹈編導等等課程。而舞蹈編導課程教學中需要學生有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有較強的審美感覺和創造性思維,有觀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能獨立運用編舞手段完成舞蹈作品的創作與排練。而高職學生的綜合素養很難達到編導課程教學老師的標高,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很容易退而求其次,以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為目標,編舞技法加技法的疊加,缺失舞臺實踐的空間,還是以教師的編導思維為主線,學生很難獨立完成編導藝術實踐,從而出現了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的短板。(二)教學方式單一,忽略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的培養。在高職舞蹈編導課程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模仿老師的行為,完成編導作業回課,課程氣氛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學習起來沒有動力,不利于學生自我能力的表現,不能有效的發揮學生的創作力。在對舞蹈進行編導的過程中,是需要一定的素材基礎的,根據舞蹈的要求,利用自己所學習的編導知識,對舞蹈動作和舞蹈語言進行重新的組合和編排。但是由于學生的文化知識以及文化底蘊等各方面存在不足,在具體的舞蹈編導學習中,只是對舞蹈進行模仿,沒有進行編導能力的培養,也沒有學習到如何創造編導素材,所以無法有效的完成舞蹈編導任務。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舞蹈編導課程時學習到的知識面比較窄,舞蹈編導資源不多,時間一長,學生編創的舞蹈只會中規中舉,沒有一點創造力和表現力。因此,在高職舞蹈編導課程中,老師不能一味的讓學生進行模仿和重復,而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創作力,讓學生接受新的思想,新的資源。(三)忽略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舞蹈編導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科目,需要學生掌握多門知識,包括美學、工程學、歷史、文化等各個方面,這樣學生在進行舞蹈編舞的時候,才會具有創造靈感,創造出更富表現力和創新力的舞蹈作品。但是現階段高職學校對學生進行舞蹈編導教學,只局限于對學生進行舞蹈知識方面的教授,其他科目的知識教育不多,這就極大的影響了學生的創作力的發揮。
二、高職舞蹈編導課程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造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一)加強對學生進舞蹈編導實踐能力的培養。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想更好的理解藝術就必須深入到生活中去,去進行實踐。因此高職學校在對學生進行舞蹈編導課程教學的時候,需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力。首先可以對學生進行即興舞蹈的訓練,即興舞蹈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表現能力和反應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舞蹈風格、舞蹈類型等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快速編舞技能的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對各種舞風的表達能力。老師也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舞蹈編導例子,讓學生對案例中的舞蹈動作、音樂以及燈光等各方面進行討論、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對舞蹈案例進行改編和創新。其次可以在學校中開展各種舞蹈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例如學校舉辦的舞蹈晚會、舞蹈大賽等等活動單列原創作品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有更多表現自己的機會,實踐的舞臺。也可以指導學生組織成立校舞蹈藝術團,跟社會中各個文化藝術團體建立合作關系,讓學生在眾多的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舞蹈編導創作能力。最后是讓學生參與更多的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中會有各種各樣的事情出現,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社會對舞蹈編導的需求,從而更好的進行舞蹈創作。例如學校編導老師可以與校外的一些藝術團體、藝術活動等建立合作關系,承接他們的各種演出活動,并根據要求對舞蹈進行編排,通過這樣的實踐,讓學生了解社會對舞蹈編導的需求,培養學生開放性的心態。(二)改變傳統的舞蹈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要想不斷提高學生在舞蹈編導中的創造力,就需要改變教師以往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首先需要改變以往的以老師為主體,“填鴨式”的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例如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對學生進分組,給每個小組完成不同的舞蹈類型創作作業,會出現因個人舞性不一樣而百花齊放的別具一格的課堂實景,也能極大的刺激學生的創作欲。再讓小組相互觀摩相互點評自己作為舞蹈編導創作的實例,這個過程也會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機會,通過藝術靈感的反復碰撞會出好作品、有創新價值的好作品。課堂上也可以采取讓學生集體將同一舞段變化不同的舞蹈風格,呈現不同的意境作為挑戰反復打磨等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創作力,同時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一個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舞蹈編導學習。舞蹈編導課程是一門對學生創造力、想象力要求都比較高的科目,舞蹈表演專業的學生多數都活潑好動愛表現自己,有強烈表現欲望、追求個性解放,更善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因此舞蹈編導課程教學中,可以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將優點發揮到舞蹈編導中,讓學生在實際的實踐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創作能力,挖掘學生的各種潛能,讓學生把自己愛表現、愛自由、勇于表達自我的思想融入到舞蹈編導中,并通過舞蹈編導體會其中的樂趣。在舞蹈編導的課程中,老師可以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加強老師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敢于發言、敢于質疑,從而更好的發現舞蹈編導中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另外可以在一些舞蹈作品中挖掘更多的素材,包括電影、戲劇、繪畫、音樂等,讓學生在藝術中國尋找舞蹈創作的靈感。例如將學生引入到某幅著名的繪畫作品中,然讓學生對這幅作品進行觀察,不斷開發學生的創作思維,尋找創作靈感。除此之外,老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體會大自然的魅力,在于大自然的接觸過程中尋找創作的靈感,培養學生的創作力。(三)鼓勵學生進行素材積累,豐富學生的創作知識結構。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之所以沒有激情,沒有靈感來源,主要是由于學生積累的素材太少,因此老師在平常對學生進行舞蹈編導授課時,需要鼓勵學生多多搜集素材,并對素材進行整理、分析、加工,讓學生在舞蹈編導的過程中可以隨時根據任務所需來運用這些素材,對素材進行改編和創新,從而形成自己的創新舞蹈作品。例如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多多積累一些傳統的、民族的舞蹈素材,例如藏族、蒙族、維吾爾族、朝鮮族、苗族、侗族、彝族、傣族等等少數民族民間舞蹈以及我國的傳統漢族民族民間舞蹈文化,例如舞獅、打場、扭秧歌等,將這些豐富的舞蹈素材進行積累,把握其中的精髓,對每種舞蹈中的核心主題動律進行學習掌握,并了解各種舞蹈背后的民族文化、風俗習慣等。老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到民間做舞蹈調查,與民間舞蹈人士進行交流,收集民間舞蹈素材,對他們的編導手法、編導思想進行了解,從而才能在編舞的過程中,將這些素材變為自己知識結構中的一部分,按照自己的需求,隨時進行應用,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為大家帶來耳目一新的舞蹈作品。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逐漸提高了對生活質量的要求,開始追求精神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高職舞蹈表演專業的舞蹈編導課程教學中要打破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的影響,變成既重視對學生進理論知識方面的教學,也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因此高職舞蹈表演專業的舞蹈編導課程教學必須加大對學生進行實踐能力和創作力的培養,鼓勵學生進行素材積累,讓藝術實踐機會常態化,持續不斷提高學生的創造和創新能力,為社會培養出具有綜合素質的舞蹈編導人才。
[參考文獻]
[1]吳蘭.高師舞蹈編導教學的創新理念[J].藝術評鑒,2018,13:147-148.
[2]王媛媛.論高校舞蹈編導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J].黃河之聲,2018,09:47.
[3]李倩蕓.高職舞蹈編導課程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職教通訊,2012,09:23-25.
作者:徐麗蓉 單位:江漢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