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倉儲實訓教學現狀
時間:2022-05-10 03:22:50
導語:智慧物流倉儲實訓教學現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現如今伴隨電子商務平臺的崛起與國家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物流行業在國家經濟產業中所貢獻的價值日漸突出,智慧物流依托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手段推動了物流系統的自動化、智能化建設,進一步促進了物流行業的長足發展。本文闡釋了當前智慧物流在國內外發展的研究現狀,分析了中職學校“智慧物流”倉儲實訓的教學現狀,并從創設真實實訓環境、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以及貼近企業工作實際等三個層面入手,探討了智慧物流在教育教學中產生的積極作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智慧物流;中職學校;倉儲實訓;教學現狀
據相關資料顯示,當前物流行業所消耗的總成本費用在年度GDP中占比接近15.5%,相較于十年前下降了約2.6%。國家發改委于2016年的《物流業降本增效專項行動方案》對于物流行業建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智慧物流的出現為這一問題的解決創設了有效的契機。基于此,教師應當依托智慧物流理念推動中職院校當前倉儲實訓教學模式的改革,以此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智能化系統應用技術水平,優化實訓教學的實施效果,從而為學生實踐能力與崗位技能操作能力的提高奠定穩固基礎。
一、當前智慧物流在國內外發展的研究現狀
(一)智慧物流在國外的發展現狀。國外早在20世紀末便致力于拓寬物流行業的發展渠道與運營模式,歐盟于1996年實施了TEN-T計劃,預計截至2050年將在全歐洲打造9條核心運輸通道,而以德國政府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積極運用財政激勵、免除關稅等手段,推動了多種聯運模式的發展,為智慧物流模式的實施創設了完備的發展環境。在此基礎上,以美國IBM公司為代表的國外企業致力于實現物聯網技術的不斷開發,由英國Tesco等企業實施的RFID計劃構建了完整的物流產業鏈條,為智慧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技術支撐。同時,美國政府引導交通局、大學與物流公司之間構建密切合作關系,通過大量實踐調查整合形成了CFS數據,實現物流信息化平臺的建設,集合英特爾、思科等多家企業成員形成了工業互聯網聯盟,為智慧物流的發展創設了完善的平臺基礎與設施保障。此外,德國政府極力推動物流園區的集成化建設,引導多家物流企業共同構建一體化信息網絡與專門管理協會,進一步為智慧物流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二)智慧物流在國內的發展現狀。相較于國外成熟化、規模化的發展形勢而言,智慧物流在我國尚且處于初級、不完備的發展階段。由于我國缺乏完備的信息基礎標準,不同信息系統之間難以實現良好的對接,導致物流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受到了嚴重的阻礙,產生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同時,受到我國人均倉儲面積、物流設施水平、資金狀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不同物流企業之間的信息技術水平存在較大的主體差異,整體服務質量較差。從低碳技術層面進行分析,我國物流運輸的低碳化水平較低,物流運輸車輛的能源消耗量較大,致使環境受到了嚴重的污染與破壞。此外,相較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的社會物流運輸成本仍然偏高,物流系統的信息化建設水平較低,難以為智慧物流的發展創設完備的物質保障。具體來說,以廣西北部灣港的智慧物流發展現狀為例,作為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前沿地區,北部灣港在我國西南、華南經濟圈中占據了極為關鍵的位置,是連通我國西南至東盟國家的交通樞紐要地。當前北部灣港內部涵蓋了諸如北港集團網、廣西西江物流服務平臺等多個主體平臺,然而這些信息平臺卻僅僅承擔著物流生產信息的功能,并未真正連通口岸通關系統以及上下游的物流企業,缺乏完備的EDI平臺。同時,北部灣港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相對來說較為落后,相關資源難以得到有效利用,物流系統的功能難以與企業管理系統實現良好的匹配銜接,相關物流信息的管理仍然依托傳統登記模式,缺乏對RFID、條形碼等新鮮技術的充分使用,導致智慧物流的建設進程受到了一定的阻礙。
二、中職學校智慧物流倉儲實訓的教學現狀分析
(一)缺乏有針對性的物流專業教材。通過針對當前中職學校倉儲實訓的實際教學情況進行調查,可以發現物流專業在中職學校中的形成與發展時長較短,現行教材大多由高職、本科教材修訂而成,缺乏符合中職學生學習情況的專業教材,且教材內容大多局限于理論知識,未能隨時展和技術進步做出調整與更新,尤其缺乏對倉儲實訓內容的詳細講解與介紹,教材設置上存在較為嚴重的滯后性問題,難以實現對學生實踐操作的專業指導,與企業實踐之間缺乏緊密銜接。(二)教學手段與考核方法相對較為落后。當前中職院校的物流專業師資力量呈現出參差不齊的狀態,以某中職學校為例,該院校物流專業共計招收近2000名學生,然而物流專業的教師數量卻不足100人,甚至還有部分教師并未接受過專業物流知識教育、缺乏豐富教學經驗,導致在開展倉儲實訓課程的過程中盲目照本宣科,教學方法也較為單一死板,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更不利于智慧物流技術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同時,當前多數教師只將期末測試作為衡量學生學習成效的指標,其考核方式也局限于單一的書面考核,并未真正考察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以及適應能力,與職業教育的目標相背離,難以提升教學實效。(三)實訓條件難以滿足智能物流發展需求。鑒于倉儲實訓必然要涉及到實訓基地的建設,其建設用地以及設備購買資金實則是一筆巨額的開支,許多中職學校對此無力承擔,進而導致實訓條件難以獲得良好的改善。由于缺乏配套齊全的實訓基地與專業設施,導致學生難以在仿真環境中鍛煉實踐操作能力,無法在實訓中培養感性認識,不利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有效提高。同時,部分學校雖然配備了專業的實訓基地,然而相關智能化應用軟件與硬件的實際利用率仍然偏低,并未針對相關專業教師的技術操作水平進行專業化指導,導致智慧物流的實際實施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狀態,不利于學生實訓能力的培養。
三、智慧物流在教育教學中產生的積極作用探討
(一)創設真實實訓環境,豐富實訓內容手段。要想切實發揮智慧物流對中職學校倉儲物流實訓教學所產生的積極影響,首要前提便是真正應用智慧物流的相關技術進行實訓環境的重新建構,借助3D技術創設現代物流企業的內部運作流程,通過真實場景再現引導學生進行仿真模擬,加深對物流行業的理解。例如可以借助3D技術再現物流企業的寫字樓、配送中心、倉庫、制造工廠等場景,引導學生依托既有知識基礎進行實訓模擬,掌握物流運輸的各個環節與流程,進而為學生提供改編后的企業案例,引導學生在虛擬現實場景中鍛煉操作技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真正發揮實訓的意義。(二)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深化學生主體地位。在創設真實實訓環境的基礎上,還可以利用RFID技術、電子標簽輔助揀貨系統、自動化料箱立庫等物流設備進行物流企業運作模式的模擬再現,引導學生加深對物流行業各項技術與手段的理解,依托直觀操作鍛煉學生的操作水平與控制能力,在近似游戲化的操作中調動學生腦海中的知識儲備、鍛煉實際操作能力,從而進一步深化學生的主體認知,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協調與調動。(三)貼近企業工作實際,強化業務能力培養。由于大多數中職學校物流專業的考核模式缺乏合理設計,因此應當著重就考核體系進行整改優化,借鑒現代物流企業的經營模式進行考核機制的全新設計。例如考驗學生對出入庫方法的掌握程度,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進行盤點方法的運用,真正在模擬環境中進行相關線路的安排設計,考驗學生的車輛調度與配載能力等。通過借助3D模擬實訓實現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激發學生的主體性與學習熱情,真正考查學生的認識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托先進技術提升實訓水平,更好的達到人才培養目標,推動智慧物流的長效發展。
總而言之,智慧物流引領了物流行業發展的全新態勢,依托RFID、感應器、GPS、物聯網等設備與技術實現了物流行業與電商平臺的密切結合,有效提升了物流系統的分析與執行能力,推動物流系統實現智能化建設。基于此,物流專業教師應當認真審視智能物流在國內外的發展形勢,著重運用相關理念與技術推動現有倉儲實訓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引導學生在實訓中鞏固理論基礎、提升實操能力,從而進一步實現應用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推動物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萍.基于智慧物流的北部灣港物流信息化建設研究[J].經貿實踐,2017(10)
[2]孫麗.中職物流專業倉儲實訓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科技風,2018(02)
[3]吳燮坤.實訓助中職物流學生能力上位———基于本校物流專業倉儲實訓教學改革的探索及總結[J].物流技術,2011(15
作者:盧玉婷 單位:北部灣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現代物流教學方法探討
- 下一篇:農村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