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課程教學實踐探索

時間:2022-12-24 02:52:43

導語:物流管理課程教學實踐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流管理課程教學實踐探索

1引言

目前,我國有近百所高職院校先后都開設了物流類專業,但由于物流專業的構建周期較短,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受到教學內容、教學評價、教學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學效率難以提升。產教融合概念一經提出就受到社會、學校和企業的廣泛關注,產教融合為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指明了方向,是高職院校物流管理課程改革的指南針。作為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任職教師,認識產教融合、了解產教融合的相關概念及應用意義,并基于產教融合展開實踐教學研究至關重要[1]。

2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的內涵

高職院校的產教融合主要是指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針對產業的人才需求,實現教學內容、方法、手段與產業的全面對接,將產業與教學融合在一起。職業院校的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與相關產業系統深度合作,具有教育和應用的多種功能,既面向學校教學又面向市場需求。產教融合是解決教育與實際用人需求脫節問題的必然路徑,也是推動職業教育發揮其最大社會功效的關鍵因素。

3物流管理專業產教融合的意義

產教融合并不是一個新穎的話題,國外職業院校產教融合的實踐不僅展開了較長的一段時間,而且也取得了頗豐的成效。而我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的形式更是多種多樣,包括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聯合辦學,等等,產教融合不僅受到教育部的重視,也深受各個產業中企業的喜愛。對于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來說,產教融合的意義包括以下方面。3.1提升物流專業設置的合理性。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物流行業的發展速度不容忽視,現代物流行業需要寬口徑、厚基礎、綜合性、應用性的中、高端物流管理技能復合型人才。根據行業的人才需求指標,在高職院校中構建產教融合體系能夠使得學校專業課程的設置更加合理,并具有針對性。根據市場需求的改變,職業院校在進行物流專業實踐教學時可以適時、適度地對實訓內容、實訓基地的軟硬件、實訓方式等進行有益改革,從而在降低教育成本的同時實現資源共享,落實產教融合。3.2提高高職院校人才的質量。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途徑可以有效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同時,也能為相對應的產業培養出一批又一批高質量的綜合性人才。在以往的教學中,實踐課程耗時耗力,教學內容往往停留在驗證、認識階段,對于學生的要求也僅僅是簡單地認識、參觀,這樣一方面會挫傷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產教融合視角下的物流管理專業實踐課程內容設置具有一定的深度,能夠比較持久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具有面寬點深的特征,培養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是符合社會、市場和行業需求的,具有較強的市場適應能力,同時,也具有專業特色以及個性特色[2]。

4物流管理專業產教融合的構建策略

4.1統一產教融合思想。物流行業起步較晚,中、高端管理和技術型人才相對匱乏。因此,產業、行業、企業都應逐步認識到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把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及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注入職業院校的教學目標中。除此之外,職業院校更應該轉變思想理念,摒棄閉門造車式的教學模式,充分認識到只有走出去,展開校企合作、工學合作才是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培養高素質學生的基石。與企業合作時應看準企業的市場性,從企業內部出發,了解新時代新環境下產業、行業以及企業的發展前進、用人需求,適度調整課程結構,為培養最具適宜性的人才作出努力。在展開產教融合之前,除了要端正思想,還要統一責權問題。首先,在以往的校企合作中,學校和企業的合作關系不平等,學校很難取得企業的信任,而高職院??筛鶕F有的條件和管理狀況,引入具有一定規模的大型企業,如京東物流、德邦物流,把人才培養作為雙方共同努力的目標和責任,而且也能減少由于學生人身安全無法得到保證而造成的危險。其次,產教融合應該是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打破藩籬分割,開展合作育人。產教融合視角下,校企雙方的地位較為平等,且二者之間的合作具有較高的交融性和穩定性,形成了發展的共同體。因此,企業也應該在產教融合過程中主動出擊,實質性創造或者參與學校育人教育。4.2構建產教融合平臺。實踐教學平臺是落實產教融合的前提保障,基于產教融合展開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首先需打造多種教學平臺。教學平臺既包括實踐教學基地、合作辦公平臺、一體化實訓集控室等硬件平臺,同時,也包括員工績效考核一致性平臺、薪酬階梯型平臺等一些軟件平臺,從而有利于學生接受技能知識的同時認識職場,形成職業素養。另外,物流管理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要從軟硬件各個方面著力,真正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用到具有針對性的地方。例如,學校是網絡購物的主戰場,各個高職院校每天接受的快遞數以萬計,物流管理專業可以與菜鳥驛站達成實踐合作關系,為物流專業的學生創造實踐機會,了解快遞包裹的收發、配送等,從而不僅擴寬學生的知識面,還能更有效地參與實踐課程中的崗位體驗環節,使學生得到更真實得鍛煉。此外,校企合作平臺的建設也至關重要,學校在建設各種硬件平臺時可以邀請企業內權威工程師蒞臨指導,并幫助企業分析設備的性價比等。同時,還可以將貨運基地、倉儲配送基地等校外實訓基地建立在企業中,將課堂教學有效外延至企業,從而借助這種方式達到真實的教學效果,促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直觀地了解物流企業的工作流程以及自己未來的工作環境,進一步激發學生爭做物流人的決心。4.3整合產教融合資源。持續全面深化產教融合,產學研多元合作,加強政府、行業、企業和學校間的溝通與聯系,促進優勢資源的集成與共享是的重要精神之一。產教融合視角下開展物流管理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的前提之一就是要整合產教融合資源,總結經驗推動產教融合再上新臺階。產教融合的過程中涉及政府、行業、企業和學校各個方面,這四方合作在產教融合的資源共享方面應該主動去承擔責任,發揮作用。首先,可以以區域內物流產業的企業協會牽頭,以企業繳納一定的會費作為產教融合的資金支持;其次,以高職院校課題研究的形式,由院校為企業開展基礎開發、流程優化和管理改善方面提供研發服務;再次,院校也可以為有需要的企業提供授課場地,為員工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最后,企業也可以將產業的新技術、新標準、新流程和新設備等及時與院校進行分析,并將其轉化為課程資源向學生傳授,真正做到產教融合的資源共享。總之,在校企合作育人的過程中,合作主體各方要端正態度、統一意識,認識到產教融合需要各方資源有效整合、共同努力,每個合作主體缺一不可、密不可分,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動行業的進步,也才能真正提升高職院校的教學效果,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5結語

總而言之,產教融合雖然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是對于起步較晚的物流管理專業來說卻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性項目。產教融合的概念是黨中央提出的,為此,該項目的構建一方面受到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受到行業發展以及人才需求變革的影響。因此,產教融合視角下展開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不僅要統一意識,還要建設軟硬件平臺,共同育人,和諧發展,既要統籌兼顧又要有所側重,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促進高職物流管理專業的發展,提升高職管理實踐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陳暉.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5,25(03):85-87.

【2】林媛.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威海職業學院家家悅工商管理學院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5(10):120-121.

作者:王春玲 單位:江蘇省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徐州財經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