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07-29 09:26:41
導語: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闡述智慧教室的概念、特點和優勢,分析傳統模式下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現狀,基于智慧教室環境開展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教學改革研究,并提出提高教學效率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智慧教室;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教學設計;教學改革
1引言
智慧教室是教育信息化和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現10.3969/j.issn.1671-489X.2020.22.026基于智慧教室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教學改革研究*高等院校都在進行高校智慧課堂的建設和探索,越來越多的課堂教學活動都可以通過智慧教室進行呈現。在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教學中,大多數高等師范院校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存在課堂枯燥、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教師教學重理論而輕實踐以及學生無法將學習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解決中等問題,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教學如何順應時代要求進行教學改革,成為值得研究的重要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國內外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的關注。智慧教室是集多種終端系統如互聯網、移動計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現代信息技術為一體的現代化智能教室。可以開展基于智慧教室的智慧教育,對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進行課堂教學改革,進一步挖掘智慧教室的潛能和優勢,滲透到課程教學過程中,使課堂更加智能化和簡單化,創設和構建智慧型教學信息交流方式、教學內容呈現方式、教學實踐環節的活動方式,為傳統化教學提供智慧支撐,幫助學生實現學習、應用以及創造,保證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2智慧教室簡介智慧教室概念
智慧教室也叫智能教室,就是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的一種新型教學形式,是學校信息化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數字化教室。黃榮懷等學者將智慧教室定義為一種依靠大數據并通過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云計算,在現實教室的基礎上與網絡空間相融合,從而創設出的一個更加適合師生教授與學習的智能化學習環境[2]。筆者也認為智慧教室不同于多媒體和網絡教室的進階版,它一方面可以提供大量優質資源,另一方面為教學課堂內容的呈現提供便捷,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課前預習—課上學習—課后復習的教學方式。智慧教室功能基于物聯網系統的智慧教室,擁有網絡技術、傳感技術,同時輔以其他新興數字化設備,技術上的優勢為智慧教室在不同應用系統的實現提供了可能,如教學系統、LED顯示系統、人員考勤系統、資產管理系統和燈光控制、空調控制、門窗監控、通風換氣、視頻監控系統。智慧教室中的設備可對進入教室人員進行身份識別,方便統計學生簽到信息,方便教學管理人員對考勤狀況遠程監控、存檔和分析。智慧教室配備了基于智能設備構建的師生問答功能[3]。課堂中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在各自面前的問答器上作答,教師端可以迅速對學生的問題回答狀況進行統計,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教學系統使用內置電子白板和可以手寫的投影儀,并且配備無線麥克風、放大器與揚聲器,教學過程中減少粉塵污染,保障教師與學生的身體健康。智慧教室利用物聯網技術智能控制教室內的燈光、溫度以及通風等,自動調控環境,為師生上課提供舒適的教學環境。智慧教室可以及時顯示教室信息,反映班級的課程信息、班級專業、教師信息和學生報到情況以及教室內部的室溫、通風、氧氣濃度等物理環境信息。智慧教室的優勢智慧教室是一種特殊的智慧課堂學習環境。在信息化時代,智慧教室相較于傳統教室在使用過程中到底具備哪些優勢呢?智慧教室中教師可根據授課內容需要,非常方便地從互聯網中獲取如文字、圖片和視頻等資源,大大提升資源獲取效率,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智慧教室可以將教學過程以及操作等教學信息長時間存儲在云端平臺,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利用云端平臺回顧以往知識,也方便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自我評價,提升課堂教學能力。智慧教室內的桌椅不同于傳統教室中桌椅擺放固定、形式單一,可以根據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自由擺放。教師采用不同教學模式、設計不同教學活動,都可以在智慧教室的幫助下完成。智慧教室相較于傳統教室在師生考勤、教學數據分析上具有顯著優勢,可以提供教學管理智能化服務。首先,在考勤管理方面,智慧教室節省了人工考勤所花費的時間,并且依據指紋和人臉識別,確保了考勤的準確性;其次,在課堂互動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采用問答器和智能設備進行問題的提問與回答,使教師的教學決策有數據化支撐。
3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教學狀況分析
課程特點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與日俱進。現代教育技術應用這門課程開設的目的是培養未來教師能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來解決實際教育教學問題,讓教師能夠順其自然地利用教育技術來提高教學質量,完善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學習。課程因為涉及計算機知識和實用技能的教授,所以又具有極強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性質。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作為師范專業人才培養的基礎課程,具有強烈的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特點。在更多地強調文化課程考試成績的大環境下,教師注重提高考試成績,忽略師范生情感上的需要和實踐技能的真實掌握情況,容易出現大批師范生考試成績合格,但難以解決現實教學問題的狀況,整體教學效果并未達到理想狀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傳統課堂設備不能滿足日常實踐教學需求。由于日常教學強調掌握相關的理論,而忽視構建實踐教學環境。多數教室仍停留在多媒體設備階段,教師端與學生端的教學設備陳舊,運行反應緩慢。教室條件上的不足造成課程教學實踐環境難以滿足,學生缺少日常訓練操作,導致理論知識豐富,動手技能不足。2)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教學效果與教學方法選取關系密切。傳統課堂環境下,教師采取單一的教學方法,仍采用對課件講解的方式,教學內容多且枯燥,學生對內容學習逐漸失去興趣,變成了“填鴨式學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實在難以了解每個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教學也因此無法滿足全體學生發展。3)傳統教學管理費時費力,難以保證。傳統模式的教學管理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比如在日常學生出勤狀況了解中,教師往往采用點名或紙質簽到的方式,占據課堂大部分時間,且容易存在代簽甚至代課的問題,效率低且準確性難以保證。
4基于智慧教室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教學改革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個人的學習過程在個人的發展中有重要作用。該理論認為學生有意義學習的構建不僅僅依靠于教師的傳授,更取決于學生獲取知識時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教學效果的好壞需要考慮學生所處背景是否便于學生理解事物的規律、看透事物之間內在聯系、激發根據自身經驗形成的知識圖式能力并構建有關知識框架。目前,教育所提倡的重視學生為主體的知識構建就是在此教學理論下形成的[5]。因此,在智慧教室支持下,構造真實學習場景能夠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基于智慧教室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教學改革主要體現在以下各個教學過程中。課前準備在以往教學模式中,課前準備往往更多地意味著教師的備課,僅僅涉及教師方面的準備,而缺乏學生頭腦知識的準備。因此,在基于智慧教室對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時,教師要根據本節所講內容設定學生學習所要達到的目標。在正式上課前,教師可以將事先設計的導學視頻通過智慧教室配備的網絡軟件平臺發送給全班學生,視頻中包含本節的學習目標以及需要提前預習的內容,使學生對本節課程內容有大致了解。從此,學生不再是沒有任何準備地進入教室,而是“帶著腦子”進入教室[6]。課堂授課課堂的每一分鐘都是寶貴的,在智慧教室環境下進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教學,首先表現在對人員考勤的改革上,學生進入需持學生卡在教室門口刷卡,同時根據人臉識別系統進行認證,改變了以往人工簽到的模式,大大地提高了考勤的效率和準確性。并且學生考勤統計結果由設備反饋到教師終端并進行保存。其次,智慧教室內桌椅按照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教學所需模式進行擺放,光照系統、空調系統以及通風系統在師生進入教室前已經依據人體舒適度進行智能化調節,提升了師生的教學體驗,極大程度地減少了外界環境對教學效果的干擾。再次,在內容講授過程中,智慧教室所配備的可觸摸的電子白板和投影儀能夠滿足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內容類型的多樣性。圖片、音頻、視頻等教學資源都能得以呈現,能夠創設出真實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在教學互動環節,不同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任務與內容由智慧教室教師端發送到學生終端。學生在遇到困難時,可以通過學生終端向教師或有能力的同學尋求幫助,增強了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性,不僅滿足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滿足了生生之間的交流,減少了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傳統教學中課堂的枯燥與沉悶。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教學終端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監督。最后,在教學評價環節,根據智慧教室所利用的數據挖掘技術,不僅教師可以對各個學生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上課情況以及知識掌握情況進行了解,使評價內容更加多樣化,而且學生也可登錄網絡平臺軟件查看自己的學習記錄,并對自己進行自我評價,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智慧教室從評價內容和評價對象上都改變了傳統單一的教學評價模式。課后智慧教室影響著教師與學生對課后時間的應用,它改變了以往課堂結束即意味著學習結束的狀況。變化體現在學生的課后知識鞏固和教師課后教學能力的自我完善兩個方面:首先,課堂中沒有熟練掌握所學知識的學生,可通過網絡教學平臺觀看存儲的課堂教學視頻;其次,教師要想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可以登錄查看自己的教學視頻,提升和完善教學能力。
5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建議
始終貫徹教學中“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原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結合是教學過程的一大性質。智慧教室環境下,教學模式將教學重心放于學生的“學”上,身為教學主體的學生的個人主觀能動性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學習效果,因為誰都不能代替學生學習,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領者。堅持兩者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具有積極作用。重視教師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在智慧教室教學模式中,由于智能設備的使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問答方式也越來越便捷。在方便交流的基礎上,教師仍要珍惜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首先,面對面的交流方式更能引起學生的重視;其次,對于學習問題的解決,面對面的交流方式更能詳細地了解并解決問題。不懈怠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課程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合理分配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分量。雖然智慧教室改革中提倡由理論教學向實踐教學過渡,但這里并不意味著盲目實踐,它所強調的更是兩者的有機平衡。因此,在注重實踐的同時也不能忘記理論知識的強化。
6結語
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從傳統教學轉向智慧教室模式教學,既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和先進技術,也離不開教師科學的教學設計和課堂實踐。運用智慧教室來對現代教育技術課程進行改革,是現代教育技術課程具有跨時代意義的發展,讓課程變得更加具有吸引力。智慧教室的智能化設備使現代教育技術課程變得方便快捷,智慧教室的交互性也讓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有趣。新的技術、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模式以及新的學習評價的出現,都將促進現代教育技術的飛躍,結合科學教學理論和智慧教室環境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課程教學將會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泉.基于“智慧教室”的高職院校“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課堂教學改革[J].青島港灣職業技術學院,2019(4):75-78.
[2]馬雯雯.基于智慧教室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策略:以德語教學為例[J].電視技術,2019(10):75-77.
[3]鄧娜,劉永川,陳旭,等.智慧教室場景下計算機類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軟件導刊,2019(11):206-208,211.
[4]徐瑞媛.智慧教室環境下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9(24):86-87.
[5]李少忠,李呂華.基于智慧教室的大學英語課程實驗教學體系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9(8):211-213.
[6]馬雯雯.基于智慧教室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策略:以德語教學為例[J].電視技術,2019(10):75-77.
[7]沈雯瑤,曾麗婷.智慧教室的優化策略研究[J].教育進展,2020(3):384-389.
[8]崔璐.智慧教室課堂互動策略研究:以《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公共課為例[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作者:喬貴春 林青松
- 上一篇:初中數學教學在現代教育技術的實踐
- 下一篇:高職現代教育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