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與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時間:2022-02-08 07:08:00

導語:班主任與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班主任與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一、農村普通高中的特點

農村普通高中受地理位置和經濟條件的影響,素質教育理念在農村普通高中學校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提高升學率仍舊是大部分農村普通高中教育追求的目標。從家長的文化素質和對孩子成長的期望來看,大多數農村普通高中學生的家長沒有讀過大學,甚至有的家長是純粹的文盲,他們對孩子的學業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通過上普通高中、考名牌大學,以跳出“農門”過上現代的城市生活。與城市高中學生比較,農村普通高中學生更能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殷切期望,他們具有更加強烈的升學目標,在學業發展方面表現的更加緊張焦慮。農村普通高中學生表現出更明顯的心理敏感性和心理壓力感,這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十分不利。

二、班主任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的職責所在

班主任作為教師群體的一部分,處于一種最重要、最特殊的地位。班主任的工作千頭萬緒,但其首要任務就是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理想、道德、紀律、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做人等,其中最根本的任務是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凡是工作有成效的優秀班主任,在工作中有一個共同點,即都能善于觀察學生,經常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并從學生的客觀實際情況出發,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使之適應學生的心理需要,并為學生接受。

2.班級管理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輔相成

班主任最根本的工作是班級管理工作,在進行班級管理時,班主任可以把日常管理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及時把握班級新情況,了解學生的新動向。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要認真研究教育學和心理學,要根據教育學原理和心理學原理,設計富有創造性的管理方式,創造出順應社會要求的新穎、有效的管理方法,不僅改善班級管理,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效益,又可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

三、班主任是學校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協調人

學生心理問題往往是家庭問題的折射。家庭生活環境、家長教育方式直接與學生心理健康有關。解決學生心理問題還需家庭的配合。家長們望子女成才心切,經常與班主任聯系,對班主任特別信任,通過及時的溝通與聯系,使班主任能了解學生的思想行為及其心理原因,同時幫助家長熟悉青少年期學生的生理、心理變化,了解這段時期的教育內容及方法,提倡科學的教育方法,不但能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而且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真正實現同步,形成合力,從而實施有效的家庭心理輔導。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班主任從事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些不利之處。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是權威,學生不敢在班主任面前暴露自己的真實想法,而心理輔導強調真誠,不隱瞞真相,因此,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可能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角色沖突,如何在工作中創造性地把班級管理者角色和心理保健醫生的角色融為一體,是對班主任工作的挑戰。不過,總體看來,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還是利大于弊。

四、農村普通高中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解決方法

(1)厭學心理

厭學原因十分復雜。作為班主任老師應深入學生心田,了解厭學的根源,為對癥下藥創造條件;進行情感投資。一旦學生體會到老師的真誠關心、信任、期待,可產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行為;協調學生與各科教師之間的關系,向科任教師反饋意見,使科任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藝術,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另外班主任也應組織一些主題班會,用討論、人物訪談等方法方式,明確學習在個人自身的發展、事業成功、社會的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請那些學習興趣濃、積極性高的學生談體會與經驗,用身邊可感知到的人和事來教育學生。

(2)早戀問題

從現實情況看,中學生早戀特別是暗戀現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早戀既會影響正常的學業又危害心理健康。所以班主任要積極引導,做好思想工作。

面對學生早戀,班主任首先要有正確的認識。應當視中學生戀愛是正常的自然現象,是生理、心理發展的必然結果,不能論此變色,不能以“壞學生”、“壞行為”視之。教育專家孫云曉認為,要改變性教育落后的狀況,最重要的一點是社會輿論應給予正確的引導。班主任和家長是最重要的社會輿論的載體。他們的觀點對學生的影響最大、最為重要。其次是確立以“導”為工作原則和工作方法的總指導思想,不能搞圍追堵截。

(3)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幾乎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上的區別,這是一種非常普通的心理障礙。班主任要幫助學生清醒地、正確地認識自己,要引導學生積極尋找自己的優勢,尋找“閃光點”,而且要讓學生自己明確自己的優勢。對于既成客觀事實,如肢體殘疾、犯過錯誤,要予以正視,保持坦然心態,告訴學生“人無完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的簡單道理。班主任傳授一些訓練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引導學生加強人際交往,將學生融入人群。加強體育鍛煉,可以給人以成就感和優勝感;教會學生自我暗示,如在作業本的扉頁上寫“我一定能做好”,必勝的信念輸入潛意識;教導學生有自信的面孔:大膽地站在人前,與人交往盡量正視對方的眼睛,時常掛著微笑,當眾發言、唱歌、演戲等。

(4)考試過度焦慮心理

學生參加考試應當有適度的焦慮。不同程度的焦慮,對考試有不同的影響。焦慮程度適當,有利于促進復習,有利于考出好水平。焦慮程度太低,會使學生對考試滿不在乎,驕傲自滿,粗心大意,考不出好水平。焦慮過度則使學生坐立不安,頭痛腦昏,注意力無法集中,思維比較紊亂,看不清題意,解題容易出錯,不能發揮正常水平。

指導學生排解過度心理焦慮是班主任首先要做工作。指導學生在考前進行放松訓練,要求學生適當地參加文娛、體育活動及其感興趣的課外活動,放松肌肉,轉移注意,減輕心理壓力。指導學生考前進行“自我質辯”。學生針對自己存在過度焦慮的狀況,進行冷靜理智的分析,認識到這種心理的不必要性及危害,在此基礎上產生適度焦慮心理,并進行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指導學生進行自信心的訓練。自信是個人保持心理穩定的重要條件,是戰勝失敗的精神力量。運用積極暗示法、成功體驗法等反復進行訓練,堅信自己能夠成功。

五、總結

農村普通高中學生在學業方面一般表現的緊張焦慮,心理敏感和心理壓力大。面對學生諸多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班主任應當在觀念、方法和手段上作充分的準備。把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結合起來,重點放在多數學生心理疾患的預防上,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努力探索更多更先進的心理教育途徑與方法,努力開創農村中學心理健康的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吳增強.學校心理輔導通論:原理·方法·實務[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2004:56.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33-239.

[3]李春香.揭開你的面紗來[J].班主任,2003,(3).

【摘要】本文首先通過分析農村高中的特點,得出班主任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最后針對目前高中學生存在的幾個重要的心理問題著重分析并給予對策。

【關鍵詞】農村普通高中班主任中學生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