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逆反心理導致因素及消除措施論文
時間:2022-11-30 06:11:00
導語:學生逆反心理導致因素及消除措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師在批評教育高年級學生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高年級學生不聽話甚至逆反對立的情緒的現象。高年級學生逆反心理的消除策略:1.尊重學生,真心愛護學生;2.學會傾聽,有效消除“意障”;3.注意方法,把握教育時機。
關鍵字:逆反心理;成因;策略;尊重;傾聽;方法
教師在批評教育高年級學生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高年級學生不聽話甚至逆反對立的現象。這種逆反心理可以說是當前學生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學生的逆反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時糾正,其后果是嚴重的。它會導致高年級學生自暴自棄、冷漠、多疑、不合群的病態性格,使之信念動搖,理想泯滅,意志衰退,學業荒廢,甚至有的還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研究高年級學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尋求解決良策是擺在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高年級學生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1.高年級是學生逐漸進入青春期的重要階段,正處于人生的過渡時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做事喜歡自作主張而不希望成年人干涉;他們渴望獨立,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樣受到尊重;他們對父母和老師之言不再“唯命是從”了,希望能擺脫成人的監護和束縛;他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當作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就對任何事情傾向于批判態度。但是,對于許多做父母的來說,在他們面前孩子永遠是孩子,所以,他們因此可能在有意無意當中忽視了對孩子的應有的尊重,而當他們--我們的孩子感到外界無視自己的獨立存在,自我表現欲望受到妨礙時,就有可能產生逆反心理并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來確立自我與外界對立的情感。
2.高年級多數學生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由于閱歷和經驗的不足,他們不迷信、不盲從,具有較強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實踐意識。但家長或教師在教育孩子時,為了讓孩子不走彎路,常用自己的所得經驗阻擊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受好奇心的驅使,聽不進大人們忠告,對于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這樣,孩子不聽勸告的逆反心理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
3.學校是學生成長的主要環境,學校的教育方法不當,也是造成高年級學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因素。部分教師的教育指導思想偏離,存在著應付差事的想法,不認真鉆研教材教法,使得課堂上死氣沉沉,呆板乏味,學習意志較差的學生就會產生反感的情緒。
二、高年級學生逆反心理的消除策略
怎樣克服和消除高年級學生的“逆反”心理,引導和教育好有“逆反”心理的學生?俗話說“解鈴還須系鈴人”。要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在于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用尊重和理解去打開學生的心扉。
1.尊重學生,真心愛護學生。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去了解高年級學生的內心世界,尊重學生的合理要求,不能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教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設身處地想一想:“假如我是學生,我希望老師對某個問題如何處理?”學生與教師的隔閡往往是因為互不理解造成的,如果教師能夠經常做到“心理換位”,就能理解學生,就能永遠保持一顆“童心”,一顆理解學生的心,就能體會學生的苦惱,更深刻地了解學生的需要。教師只有與學生同樂、同憂、同悲,學生才會感到教師是“自己人”,樂意與其親近,樂意聽從教導,這樣教育效果就會倍增。一般來說,師生之間思想上的反差越大越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相近的思想相吸,相反的思想相斥”,“你的調兒越高,我越不理你那套”是學生們常有的心理。因此,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再根據高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他們提出相應的要求,減少反差,以提高教育效果。
2.學會傾聽,有效消除“意障”。所謂“意障”就是意義障礙的簡稱。比如,某生因家庭父母親不和,早飯沒人煮,早上第一節課連續遲到幾次,班主任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你怎么回事?為什么老是遲到!罰掃地三天。”該生不服,逆反心理于是產生,干脆來一個破罐子一摔到底,地板一天沒掃,遲到天天依舊。在這件事上,師生之間就存在著“意義障礙”。如果這位教師能換一種做法,課后找這位學生進行個別談話,傾聽這位學生的心理話,問明原因,講清道理,并及時和家長聯系溝通,就會取得不同的教育效果。一般情況下,“意障”產生的土壤是偏見、成見、誤解或觀點立場的分歧,例如,教師認為同學間應該坦率地提出缺點錯誤,而許多學生卻不這么看,他們認為這是“不義氣”,是“出賣朋友”;當教師要求某生幫助同學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時,這個學生必會產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師要多與學生溝通,從學習、生活、內心的需求等方面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尊重學生,認真傾聽對方的意見,才能有的放失,得心應手地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疏導工作,才能清除“意障”,縮短心理溝通的距離。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在“意障”尚未消除之前,教師最好不要操之過急,以免激化學生的逆反心理。公務員之家
3.注意方法,把握教育時機。要消除青少年學生的逆反心理,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對于個別高年級學生要采取耐心說服的方式,采用談話、談心的方法,盡量減少嚴厲批評的次數。談話、談心也盡量不在辦公室,找個僻靜之處,師生坐下來談心交換思想,這樣,既可以拉近師生的距離,又能消除師升間的敵對心理,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對學生的錯誤可根據不同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暗示、點撥、側擊、提醒、警示、談心、批評,可以從暗示開始,效果不佳,再逐步升級,當學生意識到了就適可而止。對個別高年級學生的缺點,教師要用辨證的觀點來看,任何人都有缺點,沒有缺點的人是不存在的,個別學生只不過是缺點多了些。任何人都有優點,沒有優點的人也是不存在的,個別同學的優點只不過是有待于我們去發現而已。所以,老師對個別學生的缺點和錯誤應該胸懷寬闊地去包容,時間一長,這些學生就懂得老師的良苦用心了。寬容之心體現著老師的涵養和肚量。學生發火并有攻擊性語言時,教師可先退一步。“冷處理”“軟著陸”是消除學生逆反心理的最佳方式。這也是我在研究過程中體會最深的。另外,教師在與學生談心解決思想問題的時候,要認真觀察,選擇學生心情最好的時侯,這樣才容易切入主題,學生才能欣然接受老師的教育。
- 上一篇:學生心理調節和控制思考論文
- 下一篇:環境心理學背景及方法探討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