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高校黨建工作學生逆反心理與入黨動機的互動關系

時間:2022-04-12 02:56:00

導語:小議高校黨建工作學生逆反心理與入黨動機的互動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議高校黨建工作學生逆反心理與入黨動機的互動關系

論文關鍵詞:逆反心理;入黨動機;學生黨建

論文摘要: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建工作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解決大學生入黨動機至關重要。大學生入黨動機很大程度上受其逆反心理的影響,逆反心理的多種存在形式決定了入黨動機的多樣性。分析、解決和排除大學生的逆反心理,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是高校為社會輸送高素質合格人才的需要,是黨的事業取得最終勝利的重要保證。

一、大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及原因

(一)大學生逆反心理的客觀表現

在當代大學生群體中,逆反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象。無論是思想積極要求進步、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還是各方面表現平平,或是思想落后、消極處世的學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不同類型的逆反心理。

綜合分析大學生逆反心理的表現形式,主要歸納為以下幾種:對所學專業的不滿;對積極要求進步學生的排斥;對組織紀律觀念的淡漠;對學校教育及管理的消極抵制;對各項校園文化活動的漠不關心,等等。

(二)大學生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分析

1.部分學生入學后,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或部分學生所學專業非高考時所填報志愿,造成主觀上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極其厭煩,故產生逆反心理。

2.部分學生在入學初期各方面表現都很積極,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由于成績不佳或與其他同學相比不具備優勢,沒能按照期望的那樣加入學生會或成為班級的學生干部,因而萬念俱灰,不再積極主動地學習和工作,同時對擔任學生干部的同學持排斥態度。

3.多數同學在入學后都能積極要求進步,迅速向黨組織靠攏,遞交入黨申請書并適時匯報思想,但一旦因學習成績或其他方面表現等原因未能按預期目標實現入黨愿望時,則表現出消極的一面。另有部分學生出于自身思想認識的原因,對加入黨組織不感興趣,缺少組織紀律觀念,沒有進取意識。

4.部分學生對學校的教育形式、管理方式等抱有較強的抵觸情緒,不能接受學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管理、后勤服務管理、規章制度等方面的約束,雖迫于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的壓力而被動接受,但在思想、行動上則采取消極的抵制。

綜合以上幾個方面的因素,我們能夠看出。一部分大學生不僅在加入黨組織方面存在逆反心理,在學習、工作及日常校園生活的各方面均存在逆反心理,這在客觀上限制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難度。

二、入黨動機的多樣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思想觀念發生的變化,人們對黨的認識也在發生著相應的變化。特別是在當今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在思想認識和物質生活等領域受到商品經濟的沖擊,加之黨內少部分腐敗現象的反面示范作用,使一些群眾對黨組織存在片面認識,而部分人把入黨作為提升職位、撈取實惠的跳板,導致入黨動機的偏頗。“當代大學生入黨動機的新特點是把入黨與個人發展聯系起來,把入黨作為參與現實生活的一種身份或資格,作為一種實現個人發展的現實條件,他們對黨的感情,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信仰以及為共產主義理想而奮斗的熱情較為欠缺。”

受社會思潮和生活氛圍的影響,加之高校擴招以來學生層次的差異,使大學生入黨動機具有多樣性,眾多專家學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有較為全面的論述,綜合百家之說,這里僅對不正確入黨動機中幾個普遍存在的類型歸納如下。

(一)盲目型

這種類型的學生,對黨組織的認識模糊,個人對是否加入黨組織也始終處于盲目狀態,沒有明確的目標,有時受周邊同學的影響,把加入黨組織當做自身學習生活的一部分,有隨波逐流的思想,認為別人這樣做我也要這樣做,而沒有深刻領會入黨的真正目的與意義,更沒有從理論層面上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對黨組織缺乏必要的了解。

(二)功利型

不難理解,這部分學生從遞交入黨申請書的一刻起,就帶著某些功利的成分。應該說,他們中的多數同學自身具備一定的優勢,學習成績較為突出,在班級或院系擔任學生干部,屬于同學中的佼佼者。但是,在入黨動機方面,一部分學生認為只有人了黨,才能鞏固自己的地位,才能在有限的大學生活中始終處于優勢地位,為將來繼續學習深造或就業創造更多的機會。

(三)虛榮型

這部分學生把入黨作為炫耀的資本,認為能夠人黨就可以高人一等,既可以在同學面前顯示自己的成功,也可以在家人、親友面前顯示自己的能力。這些學生主要是心理上存在不正確的認識,更多地把入黨看做是一種精神需要,以滿足個人的虛榮心,而沒有服務與奉獻意識。

(四)感恩型

一些學生因從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感受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祖國日益繁榮昌盛,印證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真理,加之祖輩、父輩又有若干人是黨員,在這種氛圍下成長起來的一批人,對黨、對社會主義心存感恩之情,以感恩的心態提出入黨申請。這部分學生的入黨動機嚴格說來具有一定的認識偏差,但較之前幾種類型來說,他們的入黨動機相對較好,能夠在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下較快得到端正。

三、逆反心理決定了入黨動機的類型

應該說,逆反心理在大學生群體中是普遍存在的,拋開堅決不要求人黨的一小部分學生群體,對于絕大多數有人黨要求的學生來說,不同類型的逆反心理決定了這個學生具有怎樣的入黨動機。

(一)部分學生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產生較強逆反心理,但迫于學業及家庭、社會因素而被動學習,能夠使學習成績維持在一定水平,這類學生在提出入黨要求時,更多地想到的是為自己增加政治籌碼,便于畢業時考取其他專業的研究生或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其入黨動機帶有一定的功利性。

(二)對學校的管理持抵制態度的學生,更多地體現在心理方面的抵制,而不是表現在直觀的行動上。這類學生表面上能夠遵守學校的校規校紀,礙于同學的監督作用,不便于把對學校管理方面的抵制表現出來,但在思想上卻與學校的管理背道而馳,這也決定了他們在提出入黨要求時其動機的不純。

(三)對組織觀念淡薄、但仍抱有某種企圖的學生來說,他們一方面對黨組織持觀望態度,不想受到黨的組織紀律的約束,另一方面卻又希望通過加入黨組織來撈取政治資本,求得更多發展機會,為就業、求職等提供保障。在他們的入黨動機中具有很大成分的投機性,根本目的是為個人的私利服務。

(四)對部分學習成績優異但對各項活動均消極對待的學生來說,他們把學習成績好作為炫耀的資本,過分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輕視其他同學在各方面所作的努力。當那些成績相對不如自己但工作業績和綜合表現都非常突出的同學加入黨組織時,他們表現出較強的不滿情緒,但出于虛榮心等因素,他們也積極提出入黨,但其動機帶有明顯的攀比性。

四、糾正大學生的逆反心理是樹立正確入黨動機的關鍵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主義事業取得勝利的可靠保證,能否使大學生真正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學教育特別是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為關鍵。大學生黨員作為大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更是起著至關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在高校組織發展過程中,如何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糾正其逆反心理成為必然要求。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當代大學生要有遠大的理想、堅定的奮斗目標和正確的價值追求,要從自身出發,排除各種逆反心理,始終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學習和生活。學生在積極要求入黨時,一定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內,明確加入黨組織的目的,端正入黨動機,使個人的思想和行為都能夠堅持正確的軌道。

高校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為導向,繼續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教育,使學生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刻內涵,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原理,要讓廣大學生樹立愛國主義思想,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勇于開拓創新,不斷進取,做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建設的生力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積極教育和引導學生,排除逆反心理和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用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和先進性表征,讓學生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把共產主義事業不斷推向深人。

(二)以素質教育為依托,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排除他們的逆反心理

素質教育觀念的不斷深入,徹底改變了傳統應試教育的局限性,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大膽實踐和創新,客觀上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消除了部分學生因課程設置而造成的逆反心理,逐步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素質教育的開展也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因高考所造成的專業選擇問題,彌補了因未能進入期望專業學習所造成的缺憾。多數高校采取的學分制教學管理體系,也為上述學生贏得了更多的自由時間,使他們有機會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知識和相關文化知識。良好的學習狀態和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必然促進學生積極投身到各項工作和活動中去,從而極大地解放了思想,放下了心理包袱,樹立起遠大理想,不斷追求進步,更多的人則帶著正確的認識向黨組織靠攏,自然形成純正的思想動機。

(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概念,并指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堅持推進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中心內容,是黨的全部工作,包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標,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保證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對于高校來說,以人為本最直接體現為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第一要務,能不能培養出又一批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不僅關系到國家的興衰成敗,也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和未來。以學生為本,就是要更多地關心學生的成長與進步,消除個別學生的不健康心理和行為習慣,排除逆反情緒,力爭把每一位學生都培養成為合格的高級專門人才。

以學生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與黨中央提出的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適應的。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培養和吸收一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大學生加入黨組織,也是當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目前還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比如高校普遍存在的重視專業課學習輕視政治思想素質提高,重視發展數量而輕視發展質量,重視發展前培養而輕視發展后教育等問題,都亟須加以解決。

總之,大學生逆反心理的客觀存在及其所表現的多樣性特點,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學生的入黨動機產生了多種樣態,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特別是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價值追求等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不僅事關高校組織發展及高校黨建工作全局,更事關黨的事業的前途與未來。因此,高校應高度重視大學生逆反心理的調適,及時消除大學生思想領域存在的誤區,讓積極要求進步的學生規范自身的言行,以積極進取的姿態接受黨組織的考驗,從而促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良性發展,不斷為社會輸送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為黨的事業取得更大的進步提供可靠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