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優化研究

時間:2022-03-09 09:44:52

導語: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優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優化研究

〔關鍵詞〕新常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新常態”作為執政新理念的熱詞,引發了各領域的普遍關注與思考。本文的“新常態”是指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領域中,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導下,以嶄新的理念、有效的策略、多樣的途徑,有力地推進工作,呈現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狀態。“新常態”下的教育愿景是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設法調動學生自我發展的內驅力,著力發掘學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潛能,以期讓學生養成康健的體魄、良好的心態及健全的人格。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須從行政推動、模式構建、理念跟進、途徑方法翻轉等方面進行探索,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新常態”。

一、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開拓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工作室(Studio),是一處創意生產和工作的空間。由于工作室成員少,運作靈活,沒有過多條條框框的約束,工作效率更高。工作室通常是由有共同愛好的成員組建,比起一些行業公司的相關部門更具專業精神。我校領導特具前瞻性,將學校的專業心理咨詢師與心理志愿者這一支小眾的教師隊伍,由原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組,改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給了學校有志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樂老師(學校心理健康老師共同的名字,希望能給所有的學生帶去快樂)極大的空間和自由,最大限度地調動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讓他們自覺自愿、無怨無悔地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工作室由淮安市小學心理健康學科帶頭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教科室主任負責;四名心理咨詢師和十名志愿者組成“樂老師”團隊,其中市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學科帶頭人一名,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特聘心理咨詢師兩名,志愿者三名。專業的心理師資隊伍為學校開展心理健康特色活動提供了保障。成員分布在不同年級、不同學科。其中,五位“樂老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負責“心晴小屋”(學校心理健康輔導活動室)每天的日常輔導工作——心理訪談;三位老師(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負責學校“心語信箱”的信件收集和回復等工作——知心問答;三位老師(心理志愿者)負責接聽“樂老師”熱線;八位老師(大隊輔導員)負責錄播校園心理廣播——童心童語節目;還有兩位心理志愿者負責網上“媽咪老師”在線幫幫團……14位“樂老師”身兼多崗,每位老師都能利用“邊角料”時間為淮安市外國語實驗小學的學生、家長、老師們提供心理服務,開拓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優化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使學校成為2015年江蘇省首批心理健康特色學校之一。

二、研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模式,提供心理健康教育進課堂范式

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興起,我校教師有幸成為第一批參與實驗的心理教師,承擔起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探索研究工作。通過執教省級示范課、觀摩課,市級示范課以及校級示范課,逐步探索出符合本校學生心理特點的、比較成熟的心理活動課模式,即情境創設—角色扮演—活動體驗—分享感悟。在體驗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資源”;在分享中,學生能夠認識到“每個人都是他人的資源”。這一模式得到了專家、領導和教師的肯定。通過不斷探索與實踐,逐漸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巧、慧、和。“巧”,即設計巧妙,獨具匠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慧”,即課堂上教師富有激情,充滿智慧;“和”,即教師的親和力彌漫在整個課堂,對學生充滿耐心、愛心、關懷與尊重,師生相處和諧、自然、舒暢。同時,通過和團隊內各學科老師通力協作,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無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滲透模式。“樂老師”團隊探索出的心理活動課模式和學科滲透模式在市內外得到了推廣與應用,也為學校“樂老師”執教心理健康活動課提供了樣板。2012年,淮安市心理健康課程資源開發暨心理健康活動觀摩課在我校召開,兩位“樂老師”執教的心理活動課、語文學科滲透心理健康課,獲得了與會專家、領導、教師的一致好評。每學期,“樂老師”都要面向全校教師開設四節公開課,為班主任、科任教師提供心理健康教育進課堂的范式,讓學校的每位教師都能在自己的課堂上有意識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三、錄播“童心童語”校園心理廣播,普及心理健康保健常識

“童心在這里綻放,童語在這里閃光。我們期待分享你的快樂,我們愿意分享你的煩惱,這里是我們的心靈家園……”這是校園心理廣播“童心童語”節目的片首語,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更是扎根在外實小這片沃土上一群心理老師的心語心愿。學校以“方圓有致、享受教學”為理念,一直以來,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建設,“童心童語”節目,是繼校園“心理訪談”“知心問答”“樂老師熱線”等特色活動之后,又一個深受師生喜愛的品牌活動。節目創辦于2015年3月,已成功播出15期,在“樂老師”們求精、求實、求好的“三求”精神指導下,不斷打造、研磨,并邀請市電臺著名節目主持人幫助一起策劃,制作專業的片頭、片花、片尾,力求通過節目,能讓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如涓涓細流,滋潤學生幼小的心田。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校園廣播節目中來,展示學生的語言魅力與個人風采,特向學校3~6年級學生公開招聘校園廣播主持人。富有創意的海報和充滿感召力的廣播吸引了近百名學生前來報名。招聘會上,又有多名學生現場報名,場面十分火爆。由計劃招聘15名主持人改為錄取主播15名、嘉賓主持30名。學校利用多種渠道,優化多種途徑,普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期待在學生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健康的種子,讓每一個學生明白快樂的心境是一個人成人、成才、享受幸福人生的保障。

四、編撰《花雨飄香——小學生心理健康100問》一書,分享心理健康教育成果

心理輔導室建設應堅持立德樹人,以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為根本,重在提供心理輔導和心理健康服務。學校花重金在全市率先打造了專業的學生心理輔導場所——“心晴小屋”。利用沙盤、宣泄人、繪畫、“心理訪談”、“知心問答”、“樂老師熱線”、“心語信箱”、“童心童語廣播”等先進輔導技術、輔導形式為學生排憂解難,消除學習生活中的困惑與煩惱。在眾多學生輔導活動項目中,“知心問答”深受學生、家長的青睞,本書將“樂老師”近些年來收到的學生來信及回信,按照生活篇、學習篇、交往篇、情緒篇、自我篇五大類進行梳理,下設15個子目錄及100個三級目錄,內容來源于學生現實生活,“樂老師”從專業心理、人文關懷等方面作深入淺出地解答與幫助。這些案例均經過微處理,不涉及學生的個人隱私,也不存在侵權問題。2014年6月,由大眾文藝出版社結集出版了《花雨飄香——小學生心理健康100問》一書,該書既是心理健康團隊多年與學生真情交流的見證,更是“樂老師”辛勤勞動的結晶,它的出版旨在幫助更多正在成長中的迷茫的小學生,為他們提供處理生活、學習中的各類心理問題的范例,促進學生身心愉悅地成長。該書在每年一年級新生入學時發給新生家長,作為我校校本課程,讓親子共讀,從書中受到啟迪與教益。每個班主任人手一本,成為班主任工作上的良師益友。該書被淮安市教育局評為2015年優秀德育校本教材,在地方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新常態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有多種。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將不斷學習與摸索,逐步開拓具有我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徑,讓我校在不久的將來,能成為全國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讓我校學生個個成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擁有快樂心境的大寫的人。

作者:符月梅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外國語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