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生活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時間:2022-07-29 09:01:26
導語:品德與生活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立德樹人”就是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培育學生健全人格,要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和樂觀向上的品格。品德與生活是活動性的綜合課程,在這一課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的,兩者可以相輔相成。
關鍵詞:綜合課程;心理健康教育;滲透
教育部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提出“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認真落實《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全面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立德樹人”就是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培育學生健全人格,要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和樂觀向上的品格,學會創造幸福,分享快樂,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塑造學生純真完美的心靈。品德與生活是活動性的綜合課程,如何在這一課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游戲中滲透
小學低年級學生可塑性比較強,有著強烈的依賴性,當他們進入一個集體的時候,仍然以自我為中心,不知如何與同伴正常交往,所以在我們的課堂上要多創設一些游戲,在游戲中去教學生。游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克服交往中的心理(緊張、害羞、畏懼)障礙和語言障礙,主動積極地參與游戲,同時滲透文明禮貌、規則、紀律等行為習慣的教育,幫助學生形成交往的技能。比如一上第一課《拉拉手交朋友》,一年級的學生天真爛漫,他們喜歡交朋友,愛和朋友分享快樂。但他們大都是獨生子女,平日里享盡了父母的關愛、習慣了父母的包辦,大都有一些嬌慣,喜歡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對于中規中矩的學習生活還不是很適應,對于如何與新老師、新同學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更是一籌莫展。針對這一現狀,有必要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特別是在組織“紅黃藍綠大行動”活動時,除了教材上提示的講故事、踢足球、折紙、畫畫等,為了讓剛認識的新朋友加深了解,也為了幫助學生創造交流的機會,筆者組織學生玩一些需要彼此配合的游戲,如兩人一足、運氣球等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于活動之中,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人際交往的快樂,深化友誼。
二、展示中滲透
展現,就是顯示,就是擺出來讓人看。小學低年級學生容易受他人影響,渴望被人肯定,展示活動可以在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通過展示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感受到他人對自己的肯定,還可以幫助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自我成長。學生在快樂、自信展示的時候,會找到戰勝挫折的方法,收獲成長的經驗。剛剛進入小學的孩子,經過兩個多月的學校生活,會感到其實并不輕松,需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有堅持不懈的恒心,所以,在上《學習真有趣》一課時,就可以采用展示活動,如“讓我們像他們那樣,也來露一手”等,讓學生展示在學校學到的新知識、新本領,介紹新朋友,這一活動要擴大學生參與面,要面向全體學生,盡量使每位學生都能主動展示他們的本領。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給他們鼓勵,多給他們肯定,多給他們喝彩,使每位學生都感到學習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激勵學生熱愛學習,喜愛各門學科。
三、故事中滲透
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發展不成熟,正處于叛逆期,但這一時期可塑性比較強,有著強烈的向師性,如果此時抓住時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會對兒童今后的學習、生活有積極的影響,同時,低年級的學生雖然有了一些抽象思維,但仍然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這時候,我們教師就可以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如二年級上冊《我不擔心》一課,就可以利用故事培養學生勇敢、堅毅、求上進的心理。課一開始,就講故事《咪咪學本領》,因為咪咪膽小害怕,什么本領都沒有學會,讓學生交流膽小的害處,然后讓學生表演故事《咕咚來了》,討論分析小動物害怕的原因,從而引導學生講講自己害怕什么,也來找找原因。這樣,整堂課不再是空洞的說教和生硬的灌輸,而是利用故事對學生心理潛移默化地指導,對學生健康生活的有效引導。總之,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發展很不成熟,可塑性比較強,是心理品質培養的最佳切入期。在品德與生活課中,巧妙利用游戲、展示、故事等活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江蘇省“十二五”課題,課題編號:D/2015/02/287。
作者:董海霞 單位:江蘇省啟東市紫薇小學
參考文獻:
[1]上官苗苗.思想品德課教材內容取向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
[2]劉妍.思想品德課中的生命教育探究[D].渤海大學,2015.
[3]李佳佳.思想品德課生命教育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
[4]吳平.思想品德課視域下初中生自殺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
- 上一篇: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小學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