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時間:2022-03-31 04:04:23

導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這就造成了大學生人才競爭的日益激烈。隨著我國計劃生育事業的發展,家里獨生子女的戶數越來越多,父母對子女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生承擔的壓力在逐漸升高。在學校里考試的競爭,畢業找工作的競爭,在工作單位實習的競爭等等。巨大的壓力造成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強迫癥、抑郁癥、躁狂癥等等心理問題成為大學生主要心理健康問題,嚴重威脅著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職業規劃。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于:讓每位大學生都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學會運用心理健康知識自行減壓,達到舒緩身心的作用,讓大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為今后順利融入社會做準備。第一,首要目標——治療心理疾病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標是治療心理上的疾病。現在大學生承擔著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期望,他們正處于人生的關鍵時期,心理上的壓力要遠遠大于生理上的壓力。因此,大學生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輕者整日消極怠慢,無所事事,重者傷人傷己。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咨詢和治療,可大大減少這些問題的產生,以保證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從而正常學習和成長[1]。第二,提高大學生心理調節能力如今,在各大高校都有專門設立自己的心理咨詢研究中心,而且,在大學生的選修課程都有心理咨詢課程,大部分學生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重要階段,面臨著學習、考試、戀愛、實習、找工作等等人生中各種重要的選擇,因此,難免會有壓力和窘迫,如果有的學生抗壓能力低,則就會出現心理上的問題,出現焦慮,慌張,焦躁等等問題。通過心理調節,可全面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抗壓能力,完善自身的性格,改善不好的習慣,懂得欣賞生活,熱愛生活,有充分地精力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第三,促進大學生心理的發展心態決定是否成功,性格決定命運。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終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促進心理健康的發展。學生在今后步入社會中,會面臨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因此,培養一個高水平的心理健康狀態對個人今后的發展是大有裨益的。學生應該把握機會充分地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充分體驗生活和學習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熱愛社會,熱愛自然,全面調動內心的潛力,迎接各種挑戰。

二、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構建的因素

第一,全面性原則現階段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已成為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經之路,在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時首先要考慮到全面性原則,全面性原則來自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將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學生的大學教育課程設置中全面地開展進行,不僅要開展理論課,還要開展實踐課程,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地全面學習中;第二個方面是教育對象的全面性。我們可能只意識到只有那些心理健康有問題的學生才需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實不然,我們需要全面地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平均水平[2];第三個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學生的學習、生活、戀愛、人際交往等等,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育工作。第二,分類性原則在大學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對教育對象進行一定的分類,因為每個對象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一樣,如果對每位學生都采取同樣的教育,那么其效果一定不會很好,便達不到我們要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大學設置心理健康中心時,要有所準備,招收不同專業方向的心理咨詢老師。大概分為學習、生活、戀愛、人際交往、工作等等幾個方面,徹底地、全面地去解決掉每位前來咨詢的學生。對不太接受心理教育的同學進行專業化的心理輔導,對接受效果不是很好的學生采用一般和專業化結合的心理教育課程,對接受效果良好的學生進行一般的心理培訓,這樣一來也大大提高了心理咨詢的工作效率。在聘用心理咨詢老師的時候,應該秉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嚴格控制考核制度,一定要接收專業、負責的心理老師,這樣會大大減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阻礙。第三,調動學生主動性原則在進行心理培訓的過程中,不要只進行單一的老師輔導,這樣學生的接受效果是低下的。應該在教育的過程中,充分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心理咨詢給自身帶來的輕松和舒暢。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心理咨詢的各種測試和小游戲,讓學生主動說出內心感受和想法。心理咨詢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提高自身的心理調節能力,在遇到困難時,輕松自在地面對和克服,這樣才能真正的達到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目的。一旦學生建立了主動性,學生與學生之間便會進行口碑宣傳,這樣心理咨詢工作便會非常順利在學生中展開,從而大大促進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進展。結論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勢在必行,構建良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大學生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而且他們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階段,應對他們進行正確的人格建立,培養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

作者:張秋 單位:大連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馬建青,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10年研究得失探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8(1):4-9.

[2]樊富珉,陳啟芳,何鏡煒.香港高校學生輔導[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