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困境

時間:2022-01-04 08:54:45

導語:審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困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審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困境

一、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施中的困境

1.上級政策不能得到有效落實。雖然國家政策上一直提倡要重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各省市級地方教育管理部門卻缺乏具體、客觀、可操作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目標、評價標準等,導致了各級地方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流于表面而缺乏實質內容,并沒有對幼兒開展實質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即使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較好的幼兒園,其教育研究大多尚停留在醫學模式,或者只是簡單的設置幾周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所用的教材魚龍混雜,目標不明確,實施缺乏科學性和具體操作性。2.幼教工作者對于嬰幼兒心理健康的認識模糊不清。目前,我國的幼教工作者在具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這樣那樣的具體問題,比如:過分關注嬰幼兒的身體健康而忽視了心理健康,認為“無病即健康”;過度關注存在心理行為問題的兒童,而忽視了對一般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教育;對于存在心理問題的幼兒進行教育的方法不恰當,如過多的運用制止、懲罰、消退等消極方法,而較少運用鼓勵、協商、解釋理由等積極方法;對于心理健康的專業知識不甚明了,不明確各種具體行為問題的行為表現和矯正方法等。幼教工作者之所以對于嬰幼兒心理健康的認識模糊不清,這里主要存在兩種誤區:一是對概念的認識過于泛化,將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正常行為(活潑、安靜等)誤認為是問題行為(多動、自閉等);二是對概念的認識過于狹隘,對兒童的某些行為問題重視不夠,認為智力發展正常就是心理健康,忽視了其社會性、情緒情感等方面的健康發展。比如,在實際的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很多幼兒教師將口吃當作是幼兒語言發展中的自然現象,甚至是很好玩的事情,經常不予理會。3.家園教育不同步的問題。在幼兒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但在具體實施中如果忽視了與家長之間的密切配合,那么幼兒園的努力就白費了。如幼兒園會在正規教學活動中和自由活動中多增加幼兒之間的謙讓、合作、分享、互助行為,其目的在于讓孩子學會與他人交往的技巧,以提高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這是幼兒教師針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幼兒回到家里后,可能又處于另一種一種溺愛、放任的教育方式中,結果導致幼兒面臨兩套交往標準之間的沖突,無所適從,這種家園教育不同步的弊端,從而使得教育也未必能收到應有的效果。[1]4.理論與實踐的脫離。近年來,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兒園日益增多,一線教師在實踐中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但只停留在一種對表面現象的認識,不能由現象認識其實質。而高校中關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漸增多,但較少深入到幼兒園中去進行實踐指導,更少去建立長期的實驗基地。理論與實踐的脫離,阻礙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發展。[1]

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施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1.從我國目前頒布的政策、法規分析。國家非常重視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教師法》將關愛幼兒心理健康發展作為教師必須履行的義務;《綱要》也規定:“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2016新版《幼兒園工作規程》在增強體質的基礎上,也新增加了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也指出:“使兒童身心健康成長,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縱觀我國頒布并實行的與幼兒發展相關的各項法律,均將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幼兒整體教育中,提倡重視幼兒平等、全面、和諧發展。但是,這些法律法規只是從政策上表明了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沒有專門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法具體界定課程實施的目標、內容、方法、途徑、原則等,使得幼兒園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實施沒有統一的目標,要么過于醫學化,要么過于心理化,要么與簡單的健康教育原則混為一談,使得各個幼兒園實施過程中出現魚龍混雜的局面。2.從我國的幼兒園考評制度來看。我們的幼教管理部門在對各地地方幼兒園進行評估、考核時,對于幼兒園的課程中的各大領域都有細致的、具體的評價標準。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健康課程中的一個方面,考核標準大部分仍停留在身體健康上,不見有關心理健康的內容。有關心理健康領域的內容反而零散的分布在社會、語言領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兒園的具體實施處于一種尷尬的位置上,不上不下、有名無實。上級部門對于幼兒園進行考評時,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了考評中的灰色地帶,是容易被忽略的內容。3.成人所秉持的兒童觀決定他們的教育觀。雖然如今完整兒童、全面發展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幼兒的地位、價值已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傳統幼兒教育觀仍在影響教師的教育行為。比如:有的老師過分關注幼兒智能的發展,卻忽視了情商、挫折智商,積極情緒的培養,則可能阻礙幼兒完整人格的形成,導致幼兒缺少主見和自信心、缺乏人際交往技巧等心理問題,這對其今后一生的發展貽害無窮。4.教師有關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門知識嚴重匱乏。我國目前關于心理健康教育專門性知識嚴重匱乏,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研究零散,市面大多書籍均是關于幼兒心理衛生、行為與情緒問題繪本、家庭教育書籍,直到2004年才有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專著,并且至今專著數量極少;二是各高校、幼兒師范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中,極少又專門開設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或幼兒心理衛生輔導等方面課程,即使又開設的個別院校,也大都缺乏高層次全國通用教材。以上原因導致再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時,大多只能借鑒其他相鄰學科或中小學、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與經驗,不僅模式、標準差別較大,而且資源整合不夠。[1]

參考文獻:

[1]張建人.當前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問題.學前教育研究,1998(3).

[2]牟映雪.從中國教育法規探析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教育導刊,2005(9).

作者:霍艷芳 單位:菏澤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