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學前教育策略論文
時間:2022-09-17 05:09:00
導語:社區學前教育策略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區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教育與社區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社區教育就是依照社區建設發展及社區居民的需求,充分地、有效地利用社區的教育資源來組織、實施的教育體系與活動。它區別是于正規的學校教育,旨在實現學校和社會的交流與溝通。
社區學前教育作為社區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了從懷孕前至小學前這一階段在優生、優育、優教三方面的內容,包括了家庭、托幼機構、社會的有機結合所形成的教育合力以優化育人環境。
社區教育突破了以往教育的時空界限,是教育社會化與社會教育化的統一,構建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已成為教育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實現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必然趨勢。
一、社區學前教育優勢
1.有利于兒童整體發展
兒童是完整的人,需要全面的關懷。建立從生理到心理、從治療到預防、從預防到發展的全方位兒童發展社區服務事業,使心理發展與生理發展居同等地位,是兒童整體發展理念的充分體現。
家庭是兒童成長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社會生態環境,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教養觀念對于兒童一生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學校是兒童接受教育時間最長的場所,是兒童社會化的陣地;社會對兒童的作用和影響更為廣泛。因此,學校、社會、家庭的融洽和溝通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促進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2.有利于教育資源利用
在社區內綜合協調并發揮和利用一切可用于教育的資源,動員全社區的力量參與、督導社區學前教育的實施,將社區內潛在的各種人力物力和財務資源,自然與人文資源有效地加以開發利用,建立健全社區學前教育服務的規劃、組織、標準、實施方案和可持續發展的機制,建立社區早期兒童發展實驗與服務基地,使其成為全方位開放的教育系統,促進教育的多樣化與社會化,惠及更多的家庭與兒童。
3.有利于拓寬教育機構社會職能
社會化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教育社會化,不但體現在社會對教育事業的關懷,也表現為學校和社會聯系與溝通的加強,社會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對其成員施加影響,成為學校教育的補充;學校也將成為社會文化的中心,一切設備和資料也向社會開放,并承擔相應的任務。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結合日益密切,相得益彰。
二、社區學前教育模式與途徑
1.構建社區學前教育工作網絡
社區學前教育以“三優”(優生、優育、優教)工程為中心,充分發揮各方面優勢,深入家庭向廣大群眾普及科學育兒知識,形成衛生保健部門或醫院、教育機構、文化宣傳機構共同參與的教育工作網絡,實施托幼一體化的早期潛能開發與素質教育,打破生育、養育、教育在階段上分步走的陳舊觀念與做法,真正使優生、優育、優教有機融合、同步實施。
2.建立社區學前教育管理體制
成立由家長、教師、民眾代表組成的社區教育工作機構,建立兒童早期發展質量目標管理體系、評價系統和督導制度,創造“評估——指導——發展——評估”不斷循環互動的家庭·社區工作機制,制定以社區為依托的學前教育方案,如創辦社區父母、兒童學習活動中心、親子俱樂部等,使父母學習、兒童教育兩手一齊抓,把社區的整個家庭作為兒童早期發展的教育和干預對象,將科學育兒的工作全面推進。
3.做好學前教育機構與社區雙向服務
充分利用社區力量和社區內環境,開辦兒童玩具圖書館、兒童游戲室、兒童樂園等多種形式的教育與活動場所,為廣大兒童提供多種接觸社會、加強交往的機會,培養兒童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鼓勵托兒所、親子園等托幼機構向散居兒童開放,積極為社區服務,帶動和促進整個社區人文環境的發展。公務員之家
4.促進家園、園際、社區間良性互動
全球性的信息化、網絡化進程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給人們工作、娛樂乃至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局域網、多媒體、電腦室等設施,為豐富兒童生活,調動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供了有利條件。信息技術使優質資源發揮更大的影響與輻射作用,在教育、管理、服務等領域發揮其獨特的價值,供更多的教育機構、家庭、社區選擇與共享。
網絡技術使家園、園際、社區間的交流天地更為寬廣,溝通更為便捷,合作更為密切,利于教師、家長、社區實現良性互動,形成教育合力。
社區教育在我區剛剛起步,借區委學習科學發展觀,思想解放大討論之機,將自己對社區學前教育的粗淺思考見教于大家,相信并熱切期盼社區學前教育發展充滿希望的明天。
- 上一篇:孫中山的行政管理思想研究論文
- 下一篇:水利局檔案管理論文
精品范文
10社區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