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學前教育論文

時間:2022-01-29 04:15:26

導語:物理教學學前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物理教學學前教育論文

1學前教育物理教學的功能

1.1德育功能

物理教學能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通過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培養科學和正確的價值觀。

1.2職教功能

通過物理教學的啟蒙教育,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精神,使學生獲得相關的科學教育技術。

1.3適應功能

學前教育的物理教學,可幫助學生獲取科學的觀點和方法,能更好的分析和解決問題,并更好的適應環境,這是一種潛在的功能。

2學前教育專業物理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生源質量不高

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擴招,只要具備一定學習基礎的初中畢業生,一般都升入高中,這樣就使五年制大專及中專學前教育專業生源質量不高,學生有著相對薄弱的文化基礎,特別是物理成績,更是令人堪憂。

2.2學生學習物理不具備較高的積極性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往往對舞蹈和音樂等藝術學科比較重視,認為幼兒教師主要是應具備能歌善舞的能力,學理科類文化課程的學習,用途并不是很大。而物理在理科類課程中,又比較枯澀難懂。同時還有著相對單一的學習方式,導致那些有著較差基礎的學生,學習起來非常的吃力和被動。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對問題的回答,常常是一句話“不知道”,若是對舊知識復習,很多學生往往也是找答案和翻書本,向老師請教問題的學生是寥寥無幾。課后的作業也是通過胡亂抄襲和互相商量來完成,學生失去了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學前教育物理專業中,不僅是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不重視,即便是社會、學校也不重視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而這一點從其專業的課程設置就能夠看出。通過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中,形成了藝體課、專業課和文化基礎課三足鼎立的局面。一些任課老師認為,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文化基礎,但縱觀文化基礎課的學習現狀及生源質量,多數學生都達不到課程所要求的標準。這就導致學生在對專業課程的學習時,沒有牢固的文化支撐。同時,一些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將藝體課作為主要的專業課,所以常常會利用很多時間進行文體比賽,甚至是占用文化課來排練節目。

2.4具有相對單一的教學方法

目前,很多三年制中專和五年制大專的學前物理教育專業,依然在對高中的教學模式進行著沿用,在學習資源上缺乏創新。同時因為學生有較為薄弱的學習基礎,這樣為了完成教學進度,教師就會降低學習的要求和難度,而多數學生的學習往往還是很被動和機械。只有極少數的資源適合本專業的學習,物理教學僅僅是依靠學生對物理公式、規律和概念的背誦、以及教師的講課來進行,這樣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5物理教育中男女性別失衡嚴重

在五年制師范學生中,女生就占據了70%。而對于學前教育專業,有超過96%的女生。盡管目前很多城市都在實施免費男幼師計劃,但依然沒有顯著的改善這一比例。女生缺乏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常常出現排斥和為難情緒,這樣會逐漸失去物理學習的興趣,進而對學前教育物理專業的學習帶來影響。

2.6評價體系落后

在現行的師范類教材中,往往對系統性和規律性原理比較重視,而學前教育專業對科學方法和科學常識更加重視,欠缺的是趣味性、有著相對死板的課堂環節,無法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的調動起來,尤其是相對單一的評價模式,更無法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

3改善學前教育專業物理教學策略

3.1對課程設置進行改革,與幼師生的專業特點相符

物理專業在教學計劃中,也和其他課程一樣,是基礎課。基本上都是開設在一年級,安排3節的周課。但因為學生有著參差不平的水平和較差的基礎,所以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的現象比較嚴重,這樣不僅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喪失,還會產生較低的學習效率。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對于課程設置,可采取以下的改革措施。首先,采取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利用知識的多樣化,使各個層次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得到滿足。將《趣味科學小實驗》等融入到物理課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學前專業應用課程。同時,對相應的選修課進行開設,這樣學生對課程的選擇機會更多。可立足于職業發展規劃,與學生自身的興趣相結合,來選擇課程,并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來設置選修課的內容。通過與幼兒園教學實際相結合,在學前教育物理專業中,側重于豐富學生知識面。最后,應自足于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從學前教育專業發展需求出發,在物理課程的設置上,以必修課為基礎,對各類實踐操作課程進行增設。這樣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使學生的科學素養水平得到提升。

3.2對教學目標進行改革,使教學的導向性更強

設計學前教育專業物理教學目標,既要普及物理知識,同時還要重視培養學幼兒教師的科學教育能力和科學素養。在工作中,不需要幼師生具備多么高深的知識,只要求他們能夠具備一定的教學能力,能將知識向幼兒深入淺出的傳授。所以在設立教學目標上,需要具備寬廣的知識面,但不要求達到高中的深度,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價值觀、情感態度和知識能力。在目標的設定上,應與學前教育生源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實施以下的措施:首先,對物理基礎的規律、原理和知識進行學習,促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必須的技能和知識進行獲取。能夠對自然現象和生活常識進行闡述,儲備足夠的知識量,能對教學工作基本勝任。其次,對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情感態度進行培養。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尊重自然規律,抱著嚴謹的求實態度,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能更好的保護環境、珍愛生命。最后,對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進行培養。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技能,具備物理科學調查研究的能力,能在今后的幼兒教育和生活中,更好的應用所學到的基本技能和科學知識。

3.3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密切聯系學前教育專業

目前,在學前教育物理課程中,有較多的計算題和物理理論,這樣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力不從心。針對這種情況,應與學前教育專業就業需求相結合,遵循社會生活和科學知識相結合的理念,將課程難度降低,使幼師生能夠對必要的物理知識進行掌握。在設置課程內容方面,不必對知識的完整性等過于強調,而是要與學生的專業特點和興趣相結合,有機的結合日常生活和所學的知識,隨時調整課程,使學生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更好的應用自然知識,進而使自己的科學素養得到提升。3.4對評價機制重新定義,彰顯物學前教育專業物理教學的特征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的專業成長,首先,要對評價的功能進行轉化,對評價過程中價值觀及應用能力的評價要重視。其次,由單一的書面考試的評價方法,轉化為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4結論

學前教育專業的物理教學應與學生實際相貼近,為了促進學前教育物理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必須針對問題,大膽進行改革和創新。努力提高未來教師的綜合素質,促進未來科學教育的健康發展。

作者:吳化楠單位:營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