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出版學前教育論文

時間:2022-05-12 03:46:31

導語:教材出版學前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材出版學前教育論文

一、學前教育教材市場變化

近年來,中國學前教育市場處于蓬勃發展時期。全國幼兒園(所)數量從2010年的15.04萬所增長到2013年的19.86萬所,增長4.82萬所,增長率達32%。在園(所)兒童數量從2010年的2976.67萬猛升至2013年的3894.69萬,增長918萬人,是2010年之前十年的增長總和。①從市場發展的慣性以及近年來國家生育政策的逐步放開等諸多因素分析,國內學前教育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保持快速上升的趨勢。伴隨著在園(所)適齡兒童數量的不斷增長,兒童在幼兒園學習所需的配套教材出版市場亦水漲船高。目前,市場上的幼兒園教材品種多達數百種,產品的質量、價格和折扣呈現多樣化態勢。從內容上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主科教材,通常是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等五大領域課,另一類是特色教材,主要有英語、拼音、識字等課程。

二、市場變化引發學前教育政策出臺

學前教育市場的變化,已經引起政府層面的關注。國家教育部于2011年12月和2012年10月先后出臺了《關于規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號)以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教基二【2012】4號)兩份政策性文件。文件明確規定嚴禁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和組織征訂各種幼兒教材和教輔材料,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以各種名義向幼兒園推銷幼兒教材和教輔材料。幼兒園不得要求家長統一購買各種幼兒教材、讀物和教輔材料。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幼兒園不得以舉辦興趣班、特長班和實驗班為名進行各種提前學習和強化訓練活動,不得給幼兒布置家庭作業。除此之外,上述文件還規定:幼兒園(含學前班)要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科學制定保教工作計劃,合理安排和組織幼兒一日生活。要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靈活運用集體、小組和個別活動等多種形式,鍛煉幼兒強健的體魄,激發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培養積極的交往和合作能力,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幼兒園要創設多種區域活動空間,配備豐富的玩具、游戲材料和幼兒讀物,為幼兒自主游戲和學習探索提供機會和條件。

三、政策推動學前教育教材出版

新政策的出臺,極大地推動了學前教育理念的變革。游戲成為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環節。通過游戲為幼兒提供學習有關自我、別人和環境方面知識的機會,去感受自己的能力和驗證已有的生活經驗。美國后現代主義課程專家小威廉姆•E•多爾(WilliamE.Doll)曾經指出:“為適應復雜多變的21世紀的需要,應構建一種具有開放性、整合性、變革性的新課程體系。該套課程體系不再只是特定知識體系的載體,而是成為一種師生共同探索新知的發展過程;課程發展的過程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不再是完全預定的、不可更改的?!边@為我國現階段學前教育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幼兒課程的設置應追隨幼兒的經驗和生活,既可以由教師預設,也可以由師生共同引發或幼兒自發生成。我國現階段學前教育的教學內容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操作探究、自主建構。即幼兒在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在對各種事物的探究中,自主地建構關于自然的經驗;(2)對話協商,社會建構。即幼兒在與他人的互動與協作中,進一步深化自己關于自然經驗的建構,同時也建構自己關于社會的經驗;(3)了解體驗,文化建構。即幼兒在對豐富、多元的社會文化的認識與體驗中,建構自己關于文化的經驗;(4)探索經歷,自我建構。即幼兒在對自我與自我成長歷程的探索中,建構關于自我的經驗。除此之外,在日?;顒又?,教師將幫助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兒生活習慣及學習習慣的培養,注重幼兒的情感培養。教育理念和課程內容的變革推進了配套教學產品的轉型和升級。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材介質的改變。游戲活動將成為今后促進幼兒進行自主學習和認知的主要手段?!坝螒虿牧腺Y源包”應運而生,這種材料包借助不同主題的教學內容為幼兒提供物質的、情境的、認知的、情感的等多方面的幫助;實現幼兒在認知、情感、審美和社會等多領域的發展。適齡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各種類型的立體材料搭建多種學習情境,通過實驗、獨立探究、合作等方式在情境中進行多領域認知和情感表達學習。另一方面是營銷手段的改變。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除了優秀的產品之外,良好的營銷服務是必不可少的。未來,學前教育教學產品的競爭將在以下幾個主要領域展開:首先,教學產品的配套資源。除了幼兒使用的各種手工材料以外,教師教學使用的教師指導用書、教學多媒體光盤、教學掛圖、教學圖卡以及網絡配套資源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資源供應商需要向幼兒園提供豐富的線上和線下資源,方便教師更靈活地教授課程。其次,加大培訓力度。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幼兒教師的培訓。教育資源供應商與區域機構一起為幼兒教師提供教研、教學的培訓支持,包括組織專家講座、交流教學經驗、開展技能比賽等等,使教師盡快掌握教學教法。另一方面是對家長的培訓。通過幼兒園活動等不同的方式來組織,讓家長更快、更好地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第三,品牌和產品的宣傳工作。教育資源供應商要積極配合商和產品用戶通過多種媒體渠道對品牌和產品進行整體宣傳包裝。在廣大用戶群體中建立良好的口碑和信譽度,制作宣傳材料、傳播學前教育教學產品的出版信息、學前教育發展動態和經驗交流情況。最后,在銷售規模較大的地區建立教學指導中心,推動當地幼兒園教學水平的提升;在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建立全國性的學前教育教學產品和學前教育示范基地,向全國的幼教機構全面開放,使之成為產品開發和學前教育思想、觀念、方法、實踐等交流、碰撞、融合、發展的大平臺。

綜上所述,教育資源供應商要及時抓住我國學前教育改革大發展的有利時機,時刻關注教育政策的變化,學習新的教育理念,積極主動地與專家學者和廣大一線教師密切接觸、溝通交流,開發適銷對路的優質教育教學產品。同時,用創新的教育服務理念為幼兒園的老師和家長做好培訓服務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有機會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作者:鄭磊單位: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