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學生愛心細心耐心培養研究
時間:2022-03-04 05:05:24
導語:學前教育學生愛心細心耐心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問題提出
近年來,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學前教育,2010年正式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特別強調要普及學前教育。在同一年,國務院專門出臺了《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之后,全國各地紛紛出臺發展學前教育的實施行動計劃。盡管如此,在學前教育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下,還是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比如,2017年11月份上海北京短時期內知名托管親子園和幼兒園接連出現虐童事件;2018年5月份,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出現一起幼兒園虐童事件;就在2018年教師節當天,湖南益陽某幼兒園發生了一起一名4歲男童吃飯時不小心被食物噎住致死的悲劇。如此不同類型悲劇的發生,讓人不得不深思學前師德教育的問題。在高職學前教育發展正處于上升期的當下,如何抓好學前師德教育工作,就更值得深入探究。正基于此,在推進高職學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積極探索,勇于實踐,切實做好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愛心細心耐心(“三心”)的培養,就顯得十分必要,也非常迫切。
二、解決辦法
1.利用新生入學機會,通過專業入學教育把好“三心”培養源頭關。眾所周知,近年來,由于種種原因,大多數高職院校招生生源質量不是太好,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也不例外,在此情況下,要真正抓出教學效果,確保辦學質量,就要從學生進校時的源頭做起,從新生報到入學開始,做好必要的專業面試和新生入學專業教育等工作。一是在新生入學時,把好學生專業技能關。有的學生在進行專業選擇時可能是沖著專業的名字來的,缺乏起碼的專業認知;有的身體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專業學習障礙。因此必須進行必要的專業面試或測試,設置一定的學前專業學習條件,讓專業教師對新生進行專業測試,考查學生身體協調性、音樂、舞蹈及美術方面的可塑性、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及對幼兒的認知度喜愛度等。根據面試或測試結果,可以讓個別不適合專業學習的學生盡早進行專業調整。二是做好新生入學專業教育,讓學生真正了解學前教育專業的基本情況。說明有關學前教育的國家大政方針、當前學前教育專業就業狀況、未來的發展前景。告知學生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尤其讓學生明白相關的課程設置和學習要求,提醒學生在專業學習,尤其是音樂、舞蹈、書法等課程的學習上要敢于吃苦,要下真功夫。告知學生從業的基本要求,要真正喜愛幼兒、對幼兒教育要有愛心和耐心,還要有一定的奉獻精神。自覺達不到要求的學生可以進行必要的專業調整。三是抓住入學軍訓環節,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精神,鍛煉學生的耐心和韌性。育人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更何況是將來要從事幼兒教育的學前專業學生。通過軍訓可以鍛煉學生吃苦精神、團隊精神、遵守紀律、服從命令、聽從指揮,也能增強學生的耐心和韌性,為接下來的專業學習開個好頭,打好基礎。目前,還有一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在軍訓期間,可以讓這部分學生相互熟悉,學會彼此關照,樹立集體意識和大局觀念,去除嬌生慣養、唯我獨尊、“公主病”等不良習性。2.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通過課程教學改革夯實“三心”培養教學關。為了培養出有愛心細心耐心的、專業基礎扎實的、能適應并勝任幼兒教師各方面能力和素質要求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必須要在人才培養方案上下功夫,對所有課程的設置進行合理調整,在所有課程的教學上做精細文章。一方面,夯實學生的專業技能基礎,使學生具備過硬的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普通話等專業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學中提出比其他專業更高的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要求,使各門課程的授課教師達成共識,都能夠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以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為教學目標,同時結合各自課程特點,在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上和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加強學生的“三心”教育和引導。通識模塊課程的教學,如思想政治與道德修養、思想鄧小平理論等課程,讓授課教師進行基本的理論知識講•222•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授的同時,著力進行愛國情感教育,調整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帶領學生深入到愛國教育基地,讓學生在學習討論中自覺意識到社會主義優越性、黨的領導的先進性,自覺感受到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自豪感和責任感,潛移默化地樹立擁護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華民族的“大愛”思想。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中,盡力摸清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思想狀況和家庭基本情況,加強師生關系;在課上或課下,有針對性地通過互動聊天傾訴等方式,有效解決學生的學習困惑、生活困惑和情感困惑等問題,讓學生具有積極健康的心理素養,讓學生愛專業、愛學習。在體育課教學中,結合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高標準、嚴要求,著力鍛煉學生的韌性和耐心。在計算機和高職英語課程教學中,不貪多、不求快、不好高騖遠,讓學生從基本功做起,掌握打字、表格制作、常用軟件使用、英語單詞及語法等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韌性和耐心。同時結合專業特點,讓學生學會制作幼兒教育課件、幼兒英語故事講述,既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鍛煉學生對計算機和英語的運用,為學生通過計算機和英語的過級考試打下基礎。在大學語文及寫作課程教學中,通過文章朗讀、詩詞背誦、實用寫作等訓練方式,激發學生興趣愛好,厚植學生人文素養,促使學生熟悉并熱愛中華文化,掌握基本的寫作技巧,增強學生的學習耐心。專業模塊課程的教學,是加強培養學生“三心”的重要板塊。許多學生進校時在音樂、舞蹈、美術等方面是零基礎,為達到專業培養的目標,必須讓學生在學習上具備韌性和耐心,否則將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也達不到人才培養的目的。對于音樂方面相關課程,如樂理、鍵盤、試唱練耳等,學生起初學習起來比較困難,不僅授課教師要秉持愛心細心耐心地教,學生也要細心耐心地學。在教學中,教師要諄諄教導、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從一個音節、一個音符學起,手把手教學,心與心溝通,多鼓勵少指責,不煩躁有耐心,不拋棄有信心,不放棄有決心,言傳身教反復示范,以真心換真心,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老師的良苦用心、人格魅力和師德風范。舞蹈課教學更為如此,一招一式、一舉一動都需要付出汗水和腦力,許多動作需要反復練。在教學中,無論是教師教學還是學生學習,都可能會產生枯燥乏味的情緒。這時就要求授課教師及時克服教學倦怠心理,調整教學方式方法,或播放視頻或觀摩幼兒園,激發學生興趣,細心耐心教學,以身示范感染學生。美術課程教學同樣要從最基礎做起,一筆一畫、線條色彩、手工制作、剪紙技法,無不需要細心耐心地教與學。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反復練習、漸入佳境。書法課程教學要求教師結合中華傳統文化內容和硬筆軟筆書寫技巧,將中華文化、漢字知識與漢字寫法有機融合,讓學生熱愛傳統文化的同時喜愛書寫漢字,養成細心耐心反復練字的好習慣。普通話教學需要避免單一的理論說教,結合測試文章內容,教師耐心示范、學生用心訓練,引導學生克服方言土話影響,不怕吃苦,在音準、聲調、情感、頓挫、節奏上力爭做到字正腔圓,符合考試標準。兒童文學、幼兒衛生與保健等課程教學,根據培養目標,選取幼兒故事進行情景模擬,讓學生了解幼兒保育保健知識及幼兒護理常識,引導學生熟悉兒歌、關愛幼兒、喜愛幼兒,通過生動事例分析講解,增強學生愛心,喚醒學生童心,提高學生的專業認同度、自豪感和學習興趣。3.重視專業技能比賽,通過各類技能比賽把好“三心”培養技能關。近年來,高職高專各類專業技能比賽活動較多,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亦不例外。為此,在搞好專業教學的基礎上,指定有責任心的專業教師精心選拔優秀學生進行指導培訓,讓學生熟知比賽規則和具體要求,掌握比賽技巧和整個流程,在有限的時間內,強化訓練,反復模擬,給學生不斷加油鼓勁,增強參賽必勝信心,激勵比賽奪冠意識,打造團隊精神,培養學生不氣餒、敢吃苦、不服輸、爭第一的意志品質。在輔導培訓過程中,指導教師要持有愛心,關心愛護學生,關注學生訓練過程中的細微變化,及時給予鼓勵肯定、糾錯改過。該嚴厲的嚴厲,該批評的批評,針對每位參賽學生的個性特點制定不同的培訓方案。通過指導教師的言傳身教,增進師生感情,讓學生懂得感恩,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并從老師身上感受到細心耐心的重要性。在真正的比賽過程中,無論出現什么狀況,都要及時關注學生心理情緒的變化,用心疏導不指責,耐心勸導多激勵。無論省級還是國家級的技能比賽,每年舉辦的次數和能夠參加比賽的學生人數極為有限,不如專業課程教學在培養學生“三心”方面具有一定的普惠性和推廣性。但事在人為,只要用心努力,大膽嘗試,善于創新,總會有所收獲。比如,在選拔學生參賽的過程中,就可以提前運作,超前準備,在盡可能大的學生范圍內營造比賽氛圍,然后再進行層層篩選,最終選出最佳參賽人選。另外,還可以參照省級和國家級比賽的具體細則,舉辦院系級專業技能比賽,盡可能讓更多學生有機會參與學習培訓,親身體驗比賽感受,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認同度,得到細心和耐心的培養鍛煉。4.盯緊教師資格考試,通過相關筆試面試把好“三心”培養考證關。目前,教師資格考證越來越嚴格,對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也是他們面臨的一道難關。在學習迎考過程中,既需要用心,更離不開細心和耐心。據此,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上也要及時進行必要的調整和課程改革,在開設《普通話》《幼兒衛生與保健》等課程的基礎上,增開了《幼兒綜合素質測試》和《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兩門課程。為了確保學生資格考試的通過率,專門選配了相應的專業教師給學生上課指導,還選用了配套教材和練習,讓學生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反復練習,不斷積累,營造氛圍,模擬面試等等,讓學生在適度緊張的迎考氛圍中真正得到了細心和耐心的培養鍛煉。學生考證過程本身就是一次次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考驗,只有經過教師的積極引導和幫助,相關課程的學習,足量的試題練習及測試,再經過國家統一的兩次筆試、一次面試,普通話水平測試達到規定標準,才能最終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其中任何一個測試出現失誤、沒有通過,都將要重新再來,這本身就是對學生細心和耐心的鍛煉與考驗。5.抓好實踐實訓環節,通過實地觀摩實訓把好“三心”培養實習關。為了培養學生對幼兒的關心、關注和親近感,增進學生對幼兒的喜愛度,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個別課程的教學實訓,積極與幼兒園進行交流合作,建立教學實訓基地,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帶領下進入幼兒園進行實地觀摩實訓,讓學生親身體驗幼兒園教師的辛苦和不易,也切身感受到與幼兒相處所帶來的快樂和童趣。在教學實訓過程中,通過事前的積極準備,教師及時跟進,隨時引導,特別重視學生的愛心培養。教導學生在與幼兒相處中,不僅要有大哥哥大姐姐般的愛心,在具體的幼兒教學、生活處理上也要做到細心和耐心,來不得半點馬虎和疏忽。在實訓結束之后,及時讓學生總結心得體會,說出心里話,寫出真感受,老師從中發現問題和不足,有針對性地一一進行指導和糾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地得到愛心奉獻的洗禮和細心耐心做事的鍛煉。除了設置安排相關課程的教學實訓之外,為了進一步檢驗和強化學生“三心”培養方面的具體效果,在學生畢業之前的一個學期讓他們進行專門的跟崗、頂崗實習。讓學生在各個幼兒園進行長時間的實習鍛煉,學校與幼兒園保持溝通協調,輔導員、班主任、授課教師與學生所在幼兒園的實習指導教師密切配合,共同關注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一舉一動、情緒上的細微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煩躁了及時勸導,驕傲了當即提醒,耐心幫助細心指導,言傳身教,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以真心換真心,以愛心換愛心,以細心耐心感化傳遞細心耐心,讓學生順利通過考驗,圓滿完成實習任務,盡快適應職場角色,為下一步走上社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幼兒教師的培養是一項細心耐心加責任心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需要愛心付出的光榮事業,需要無數人為之付諸努力、心血和汗水。在生源不樂觀、質量不保證的當前,不少高職高專院校都面臨著巨大的辦學壓力和考驗,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如何適應現代社會需求,滿足眾多家庭和家長的熱切期待,從真正踏入社會職場第一天起就對幼兒展現應有的愛心、細心和耐心,還需要更多的有識之士持之以恒地熱切關注和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鄒小婷.基于全程實踐與反思的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改革探究[J].現代教育管理,2016
[2]鄢倩茜.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多元化教學模式的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6
[3]徐軍強.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改革和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
[4]陳迎春.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考核改革實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
[5]黃瓊慧.優秀傳統文化視閾下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
作者:秦克祥 單位:宿州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兒童民間游戲在高職學前教育的運用
- 下一篇:家庭語言環境對學前兒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