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初探
時間:2022-07-29 03:41:58
導語: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兩年來,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愈來愈多。加之交叉學科的出現,使該專業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如何讓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穩定就業成了當前亟需考慮的問題。因此,本文在分析當前就業現狀的基礎上,對民辦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就業競爭力提升對策給出了幾點建議,以期他們今后能穩定就業。
關鍵詞:民辦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就業競爭力;提升
近幾年來民辦教育發展如火如荼,招生專業以及人數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學前教育專業無疑是眾多發展勢頭最好的專業之一。加之國家對于民辦教育的扶持政策,越來越多的民辦高職院校開始申報學前教育專業,有些已經申報成功并且在招生中,有些正在申報的過程中。隨著學前教育專業招生人數的增多,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大城市以及超大城市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用人單位與高校人才培養的矛盾日漸凸顯。如何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滿足日益“挑剔”的用人單位的需求,成為當下民辦高職院校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一、學前教育專業就業現狀
(一)國家政策有利于學前教育專業發展。《教育部等四部門關于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教基〔2017〕3號)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左右。幼兒園教師配備和工資待遇保障機制初步建立,師資力量進一步加強。”此外,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將制訂《學前教育法》列為重點推進項目。教育部專門組建立法起草小組,組織專家研究論證、進行國際比較,開展立法專題調研,加快推進立法工作。這些政策對于學前教育的發展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來說亦是一件好事。(二)大學生就業總體形勢更加嚴峻。2018年,我國高校招生790.99萬人,毛入學率達到48.1%。2019年,高職擴招100萬,直接推動我國高等教育邁入普及化階段。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的到來,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讓更多學生都能進入大學提升自己,另一面在市場對高等教育學歷的供求關系不變的情況下,也讓更多大學畢業生的學歷證書貶值。在高等教育精英化階段,用人單位對人才招聘出現千金難求的情況,各種豐厚的福利待遇,但門可羅雀。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的到來,對用人單位來說有了更大的選擇余地,應聘者門庭若市。然而對于應聘者來說,無疑增大了就業競爭力。對于未來希望在大城市發展的學前教育學生來說,更是雪上加霜。(三)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學生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形成競爭對手。近幾年來,隨著幼兒教育市場的日漸火熱,很多高職院校都在積極申報學前教育專業。2019年僅上海市就有三所學校申報學前教育專業成功,同年9月進行了招生。除了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高職院校在增多之外,有的學校還瞄準了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2020年上海市有一所高職院校申報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成功。從開設的課程來看,該專業課程與學前教育專業有很多重合的部分,如主干課程包括,幼兒教育學、幼兒發展心理學、幼兒各科教學法、幼兒衛生保育學等。幼兒就業方向上也是如此。比如該專業的就業方向定義為“能夠勝任幼兒園、早教機構、兒童發展與健康管理相關領域的教師、保育員、育嬰員、感統測評師、管理服務工作者等。”該專業的畢業生在就業方向上雖然能從事育嬰員、感統測評師以及管理服務等工作,但是在當前育嬰護理市場剛剛形成、并且還在細分過程中的情況下,幼兒教師、保育員無疑依然是該專業畢業生的首選。這就意味著民辦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除了要與公辦院校同專業的畢業生競爭外,還要與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的畢業生競爭同一崗位,無形之中壓力倍增。
二、提升民辦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對策
(一)賽教結合,以賽促學,提升自身能力。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當前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職業教育也因此獲得比以往更快更好的發展,各種級別的比賽也越來越多。比如市級比賽,上海市有星光杯比賽;國家級比賽,如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世界級比賽,比如世界技能大賽。這兩年還多了一些區域聯合的比賽,比如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比賽,長江三角洲比賽等。再比如針對某個項目的比賽,如教學技能比賽等。參加比賽有利于參賽院校和參賽學生了解自己的水平,有利于增長專業見識,有利于發現自己的差距。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學生畢業以后就業不僅僅是與同班同學競爭就業崗位,更是與全國的同專業同學競爭就業崗位。所以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要抓住各種機會多參加比賽,通過比賽找到自己與同專業其他同學的差距,從而鍛煉自己的能力。另外,作為高職院校要積極舉辦校級比賽,在校內為學生搭建增長技能的平臺。此外還要爭取舉辦更大規模的比賽,讓更多學生有增長見識和才干的機會,同時也是在擴大本校本專業學生的影響力。(二)博中有專,錘煉一技之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除了要掌握學前教育學,兒童發展心理學、兒童衛生與保健等專業理論知識之外,還要掌握教學管理能力,如教學設計能力,觀察兒童與指導兒童的能力、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等。除此之外,還要具備鋼琴彈唱、幼兒舞蹈、繪畫與手工制作等技能。對于學生來說,每個人的性格愛好不同,對于某一方面的偏好也有差異。在校期間的時間精力畢竟有限,要把所有課程都修完,并且把所有技能都練習到爐火純青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保證所有課程都通過的情況下,要確定一兩門作為自己的特長。在大學期間要做到博中有專,錘煉一技之長。例如,如果自己不愛唱歌跳舞等活動,那就在教學設計、兒童行為觀察與分析上下功夫。讓自己成為一個在懂兒童并且組織教學活動方面很出色的教師。比如,英語學得好,那就讓英語成為你區別于其他同學的閃亮標簽。再比如,所有技能方面,鋼琴彈得最好,那就不要僅限于學校的鋼琴教學,在這門課程上縱向提升自己,力求比其他學生跟出類拔萃。再比如愛好畫畫,那就讓畫畫成為你的一技之長。總之,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雖多,但是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時要有計劃有重點地提高自己的一兩項技能。這樣,將來在就業選擇面更廣,除了一般的幼兒園之外,還可以憑借一技之長特色幼兒園,如藝術幼兒園、雙語幼兒園等任教。(三)專本套讀或者專升本,提升學歷。民辦高職院校從生源質量上看比公辦高職要差一些,比公辦本科院校的生源差更多。民辦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學生在校期間如何縮小與同專業學生在起點上的差距,為今后就業提前做好準備顯得尤為重要。在校期間提高學歷層次是提高就業競爭力的途徑之一。專本套讀、專升本是具體做法。民辦高職院校要充分發揮繼續教育學院的優勢,在新生入校時做好宣傳工作,學生可以在大一時開始本科專業課程的自學。以華東師范大學成人教育本科為例,學前教育專業要完成規定課程,修滿一定學分,即可獲取成人教育本科學歷證書。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學習進度報考課程,每學期1~4門課程,考試通過即獲得相應學分。靈活性高、自主性強。此外,專升本也是提升學歷的方法。以上海市為例,招收專升本學前教育專業的學校有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人文經濟學院都招收專升本學生。只要英語通過四級,計算機通過全國計算機一級,都可以報考專升本來提升自己。(四)利用課余時間,延伸知識、增長技能,增加就業選擇。隨著經濟發展,社會分工更加精細化,對人才需求也有了新的變化。為響應社會需求,一些新的專業應運而生。而與學前教育專業有交叉關系的新專業有不少,這些新專業都是時代的產物。早期教育專業,是隨著近些年早教市場的日趨火熱而誕生的。再比如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家政服務專業等都是最幾年變得火熱的專業。這些新專業有部分課程與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是一樣的。比如本專業學生如果將來想要做幼兒教育管理方面的工作,可以自學一些管理學方面的課程。如果想要從事早期教育方面的工作,可以在本專業學習的基礎上學習早期教育專業的課程,可以報考育嬰師的證書,為將來就業增加一塊敲門磚。如果對兒童保育感興趣,可以學習家政服務方面的課程,考取保育員或者育嬰師的證書。將來從事家政服務也是不錯的選擇等。(五)拓寬就業領域,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可選擇多渠道就業。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意見》中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平臺搭建、保障措施以及職業發展等方面做了部署。《教育部關于做好20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教學〔2018〕8號)(以下簡稱《通知》)指出“要拓寬就業領域,著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是國家大學畢業生中一部分,大城市就業崗位日趨飽和的情況下,要相應國家號召,多渠道就業,可以選擇“特崗計劃”“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等基層就業項目。廣大農村地區、少數民族聚集區等,對于學前教育人才的需求相對較大,也有利于畢業生施展個人才華。
三、結語
對于民辦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來說,當前的就業環境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國家在學前教育發展方面給出了有利的發展政策,學前教育正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然而,隨著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的到來,大學畢業生人數越來越多。嚴峻的就業形勢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也是一塊試金石,督促學生在校期間練就更過硬的本領,成長為更優秀的自己。同時也是提醒各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只是學海中的一段。終身學習的時代已經到來,要想順利就業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以不變應萬變。唯有終身學習,才能應對復雜多變的就業形勢。
參考文獻:
[1]陳水平,鄭潔.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反思與超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
[2]潘思岑,張瑞英.專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壓力的SWOT分析及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017(024).
作者:郭香 候喬樺 白茜 單位:上海震旦職業學院
- 上一篇:學前教育“政行園校”構建研究
- 下一篇:學前教育鋼琴教學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