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的思索

時間:2022-05-05 04:16:00

導語:信息科技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的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科技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的思索

改革開放的深化和上海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步伐的加快,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有利條件,也為廣大學生獲取信息、開闊視野、培養技能提供了寬廣的平臺。教學中開展以“項目教學”為特色的教改科研活動,有利于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有利于促進教育創新的探索和開發。從而實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培養目標。

教學改革要體現“學生的發展為本”的理念,培養對學生職業生涯和終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能力。要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營造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探究性、協作性學習的環境。對于小學生而言首先要學會提出和分析問題,學會與他人溝通與交流,共同協作完成任務。

因此,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改革要結合學科特點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能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探究性、協作性學習的環境。

以“項目教學”充實教學內容,改變傳統的教材若干年一成不變、落后實際業務的狀況。信息科技項目是設計任務的載體,項目可以使任務體現真實性、綜合性的特點。用項目任務來進行仿真教學,形象、生動、學生比較感興趣,對內容也較容易接受。按照需要理論,即當學生感到所學的知識是自己將來工作所需時,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從而產生主動學習的愿望。因此,將項目教學作為開展素質教育探索教學改革的一個突破口,具有易操作性、實踐性的特點。例如在學習《第31課生命的起源》通過建立項目對生命發源地、生命誕生、人類出現三個問題的探索,讓學生感知生命的可貴,從而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并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提升生命價值。按照需要理論,即當學生感到所學的知識是自己將來工作所需時,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在興趣的驅使下,大部分學生們會有躍躍欲試的欲望,都想把項目任務完成的最好。而《第32課校園的綠化》通過建立項目學生了解學校有多少樹種,各有多少棵,了解樹木的作用,了解亂伐樹木的危害,來培養學生愛護綠化的習慣,做一個綠色小衛士,保護綠化,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生長的家園。

在教的方面,教師是主導,是任務和活動的設計者、情景觀察的指導者、學生活動的輔導者。改“廣播方式”為網絡交互的教學連接方式。力求改變以往一個學生提問全班同學不管會不會都要停下來聽老師解答的狀況,有利于教師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使教學更具有的針對性。在學的方面,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是問題的發現者與探索者。改“學生盒飯”為“自助餐”有利于學生相互協助,提高學習興趣。運用閱讀、思考、操作、討論、交流、展示、評價等多種形式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方案,讓每個人在項目活動中有事做,盡最大努力使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

組織“項目活動”有利于課堂角色的轉換,改變學生單一地被動式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將任務劃分為項目,由老師或學生設計項目活動,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會計軟件模仿實際的操作環境組織教學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可以提出問題、發現問題,開展生生、師生討論、交流和展示。

挖掘課程內涵,結合兩綱教育實施項目內容。一些課程中并未涉及“兩綱”內容,那么在我們的教學中要努力挖掘課程中的內涵,找到突破口,滲透“兩綱”教育的內容進行教學。《第30課寫“信”與收“信”》中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是學會收發電子郵件,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要求學生書寫信件規范且文明禮貌,與同學互發信件可加強交流,加深彼此友情,與父母發信件可相互溝通,減少代溝,加深親情。《第18課制作課程表》在制作課表的過程中,教育學生做任何事都要合理安排時間,要有計劃有系統地學習。《第21課都市夜景》在自己手中繪制美麗的夜景,感受生活的美好,珍惜現在的每一刻,努力學習。

在掌握了一定的信息科技知識與技能后,如何變所學即所得,將知識運用于即時的信息科技實踐中,這就需要制定合適的項目計劃,將所學的知識技能運用于實踐中,而此時選擇一個有意義的主題顯得尤為重要。

結合信息科技過程性評價平臺,了解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學習過程與體驗,制定適合學生能力水平的主題活動,對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進行評價,了解學生在每個階段的學習情況,以便更有針對性的展開教學工作。版報是小學信息科技的重要學習內容,而好的主題則是版報的靈魂,以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為主題的版報,學生在制作過程中不但能掌握知識與技能,而且還提高了自身的道德素養。自然在設計項目時要適時激發學生興趣,調動活動的積極性。如《水——生命之源》項目設計時,首先考慮到本地降雨較多,學生對水資源重要性缺乏了解,我事先收集了一些缺水地區的資料圖片及水污染情況來制作了一份電子演示文檔,在學生看到排著長長隊伍等候取水的人們,看到一瓶水的幾重用途,看到水污染的嚴重性,那種驚訝,那種震憾:“我們太幸福了”,“我們太浪費了”,“水原來是這么寶貴”……一句句心聲逐一吐露,我們該為水做些什么,“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行動起來,讓身邊的人都來珍惜水資源”……那么就讓我們來制作一份節約用水的宣傳小報,呼吁大家都來珍惜水、保護水。學生從收集、整理資料到制作完成小報這一系列活動中了解了水與動物、植物及人類的密切關系,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懂得要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要有環保意識。再如《民族小英雄》,在一個個揭開小英雄事跡中,使學生了解抗日歷史,了解少年英雄為抗日戰爭作出偉大的貢獻,勿忘國恥,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勉勵學生努力學習,以實際行動來為祖國的事業添磚加瓦。

現代社會,家庭組成以三口之家居多,獨生子女的人際交往越來越少,除了上學就很少有機會與同齡人接觸。那么在學校在課堂我們努力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參與小組活動,讓學生在合作互動中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一個互動條件下的合作學習過程,實質上就是一個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團結協作精神、訓練學生交往能力的過程。通過組內或組間的相互啟發、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合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將不同能力水平、個性特點的學生分配到一組,四五人為宜,適用于電腦基本技能的學習。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互相交流,實現優勢互補,共同進步。在這個學習氛圍中,通過積極主動的交流合作,從而減輕學生思想壓力,增強自信心,增加動手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競爭意識、集體觀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

實踐證明,在信息科技教學中進行項目教育刻不容緩,且是意義深遠。我們要善于思考,積極追求創新,勤于結合實際,在信息科技教學中繼續進行項目教育的探索,做到適時滲透,及時點撥,努力把我們學生培養成有良好的思想情操,正確的鑒別能力,深厚的文化修養,強健身體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