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養成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07 11:07:07
導語:小學生養成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養成教育的淵源及定義
關于養成教育,學術界有不同范圍的定義和解釋,在這里我們針對小學生德育的主題將它概括為兒童道德品質的養成。
二、養成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重要性
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說“:人生當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12歲。在這段時間中如還不采取摧毀種種錯誤和惡習的手段的話,它就會發芽滋長,乃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時,它們已經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永遠也拔不掉它們了?!毙W生正好處于盧梭先生所說的從出生到12歲之間,學校作為現代社會中的德育主體,是責無旁貸的。在1988年世界各國諾貝爾獎得主的巴黎聚會上,有人問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呢?”這位老學者說“:在幼兒園?!啊痹谟變簣@?在幼兒園能學到什么?“”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朋友,東西放整齊,有錯誤要道歉……”他所提到的都屬于行為養成教育習慣的范疇。可見,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一個人的成功影響有多大。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道德素養的最重要的道理,在少年時期沒有成為習慣,那么造成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可見,養成教育在小學德育以至于整個社會德育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三、養成教育的幾項德育措施
作為班主任,我是一名德育工作者,我主要從以下三方面來貫徹養成教育的德育思想,達成學校的德育目標。
1.利用校本課程,規范行為習慣
我校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組織教師編寫了本校的校本課程《童規》,班主任利用班會時間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四~六年級使用下冊,在四年級的第一學期我重點訓練了學會傾聽的好習慣。在課堂上大多數學生能積極舉手發言,但是他們的注意力往往不容易集中,輪到其他同學發言時他們就以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獨自在一邊玩他們自己的事情了,至于其他同學跟老師說了什么,他們全然不知道。剛開始我很著急也很無奈,這樣下去勢必會影響課堂的學習效率。后來我問了其他的老教師,才知道這是小學生容易犯的一大毛病。于是我決定花血本———兩個星期在課堂上幫助學生養成傾聽別人的習慣。首先,我讓學生明白傾聽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讓他們換位思考,如果自己站起來回答問題,其他同學和老師都心不在焉地聽,自己會不會很難受?結果學生都說不愿意別人這樣對自己。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學生都愿意改掉這個毛病。做好了思想工作之后,我就在課堂上行動了,我提問完一個學生之后,再問另一個學生剛才他說了什么,加倍獎勵那些認真聽別人講話的孩子。功夫不負有心人,學生經過兩個星期的練習已經習慣在課堂上認真地聽別人發言了,并且能積極地反饋。每當我聽到“老師,我要補充他說的?!啊崩蠋煟也煌馑恼f法。”時,我的心像喝了蜜一樣甜。
2.細化要求,指導到位
作為班主任,要學會放得開,收得住。開學的第一周、第一個月,教育要到位,盡管不是一勞永逸,但開學初扎扎實實的養成教育會讓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年級的學生畢竟還是個孩子,他們不可能像大人一樣接受一些事物,對于具體的要求,老師必須每個步驟都詳細地講解清楚,特別是分配任務的時候,更要不厭其煩地指導。一開始,我以為四年級的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獨立能力了,就準備放手讓他們自己管理,把清潔衛生的任務交給衛生委員和組長就行了,讓他們自行再分配任務給每一個組員。結果兩個星期下來,還是有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到底負責哪里,出了問題要找到當事人也不容易。于是我決定制訂一張責任到人的值日安排表,而且每個星期固定不變,一個星期之后他們就按部就班,再也沒有講不清的責任了。教室的平臺衛生不好打理,我就專門指定一個學生來做,我示范一遍怎樣輕輕打開電腦的護屏玻璃,然后拿抹布把灰塵擦干凈。最后我說“:以后老師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你了,你能行嗎?”這時那位學生覺得這是老師對他的信任,同時也培養了他的責任感。從此,他每天都按照我的方法把講臺整理得干干凈凈的。
四、養成教育的德育意義
從哲學角度看,養成教育是量變到質變規律的運用。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必須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有具備了一定的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的飛躍。養成教育強調受教育者在其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做起,諸如言談舉止、起居作息、學容風紀等小事,點滴養成,持之以恒。其一點一滴的培養,這就是量的積累,久而久之,養成習慣。質的飛躍是養成教育的最終結果。
作者:梁秋月 單位: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益田小學
- 上一篇:獨立學院輔導員養成教育論文
- 下一篇:問題學生賞識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