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成教育
時間:2022-11-05 09:07:22
導語: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成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養成教育是促進青少年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最佳途徑模式
青少年時期是思想觀念塑造的關鍵階段,對青少年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成長的客觀要求。養成教育是讓學生既能夠理解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思想,又能夠在領悟的基礎上不斷實踐,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精神品質,又能外化為他們的行動,養成良好的習慣,真正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作用。我國社會主義發展到新階段的主導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此來更好地引導青少年健康發展保持與社會進步的高度一致。青少年中的每一個青少年都是獨居個性的個體,青少年又是一個極不成熟的關鍵群體,他們有著強烈的自我發展訴求,又具有這一階段明顯的叛逆心理。養成教育不是對他們進行單一的生硬說教,不是對他們的進行直接的理論灌輸,而是根據青少年的身心特點,結合他們的道德成長發展規律,立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要求,對青少年進行有計劃的思想引導、有組織的行為訓練,并通過持續性強化教育實踐,以此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真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他們的精神信念、道德品質、思想認識。養成教育能夠針對學生的個性需求,立足學生的內在心理和思想精神品質,把養成教育當作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重要突破點,又能體現德育教育的時代特征。同時,養成教育相對于普通的思想教育更進一層,目標較為具體和崇高,能夠確保青少年從思想深處高度重視,并能夠真正內化為他們的思想品質,能夠外化成他們的自覺行動,成為一種良好的習慣。
2養成教育在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中的作用和要求分析
(1)養成教育能夠確保青少年個人成長與社會發展目標保持同步。從青少年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每一個人需要接受一定的教育,以此更好地實現自我完善和發展,不斷提升自己的物質駕馭能力和精神修為層次,養成教育意在幫助青少年能夠真正學會做人、學習、生活、合作與創新,這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概括,人才培養的最高目標,更是作為教育服務人、發展人、促進人的根本目標。從社會發展層面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青少年養成教育方面的目標是培養志向高遠、信念堅定的新一代建設者,是培養有著高尚品德、堅強意志的新一代接班人,是培養具有開創精神、勇于擔當的新一代創造者,是培養有著廣闊視野、豐富知識的新一代拼搏者。養成教育能夠把青少年的社會發展目標與個人成長目標有機統一起來。能夠真正體現青少年發展的主體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以素質教育更好地引領青少年健康發展成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能夠真正促進學生進步成才,培養國家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能夠真正把學生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有機結合,能夠真正精神境界提升和良好行為養成有效結合,培養知行合一的優秀青少年。
(2)教育內容需要找準青少年成長與核心價值觀培養的契合點。從內容上看,養成教育有三個方面的特點,分別是規范化、細目化和序列化。首先是規范化,對青少年的核心價值體現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并且能夠把“八榮八恥”等作為基本規范,并能夠把民族精神、時代精神有效融入學生的情感之中,尊重學生的獨立思維,幫助學生真正把社會主義共同的理想內化為自己的激情和責任意識。其次是細目化,養成教育是培養學生的具體行為習慣,依照青少年的個性特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目標,制定出學生能夠具體理解、操作性強、便于學生自我認識和發展的行動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黨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結合我國傳統美德和新時期國家建設與人才培養培養目標確立的理論體系,高屋建瓴,具有突出的前瞻性和預見性,又是高度的概括和總結,對于青少年來說顯得較為抽象和概括,需要進行有效的引導和闡述,需要將內容更加通俗化和具體化,做到深入淺出,能夠讓學生真正理解消化。核心價值觀體系是一個系統性結構體系,對核心價值觀的認識需要做到由淺入深,由低到高,踐行核心價值觀需要做到由低層次到高層次,需要教育目標逐步分解,做好細化,能夠根據青少年的理解、接受和踐行能力安排合適的梯度,讓青少年能夠不斷體會踐行的成功,能夠感知學習的效果,逐步深入理解,慢慢養成良好習慣,漸漸形成核心價值理念。
(3)實施養成教育需要確保教育方式和引導途徑的人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教育是一個系統化綜合工程,對學生的引導養成訓練做到立體化訓練,實現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協調一致,能夠形成養成教育的合力,做到對青少年的全方位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體成員的思想理念和信仰,價值體系體現在全體社會成員和社會的各個層面,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教育需要家庭的配合,需要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氛圍,需要引導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條積極途徑,不斷強化學生的自我認知,豐富他們的社會體驗,強化他們的道德意志力,并能夠真正在現實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僅僅講道理、授知識,不能僅僅對他們進行思想意識的灌輸,重在培養學生的心智和心力,引導他們自覺,引導他們自我塑造,促進他們自我發展和提升。最為根本是能夠以精神的力量激勵學生,以情感的溫度去溫暖他們,以道德的內蘊滋潤他們。需要教育者和他們站在同樣的位置上,立足一樣的平臺,做到民主平等,確保相互理解,爭取彼此尊重,到達相互尊重,營造和諧融洽的教育和訓練氛圍,讓每一個青少年都能感到關懷與尊重,理解與支持,真正形成和諧的教育氛圍和關系。
3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教育路徑分析
(1)注重核心價值意識強化,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基本依托。對青少年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教育,需要通過具體的依托憑借,讓學生不斷感知,逐步強化,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滲透。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孕育著厚重的中華文化底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是中華傳統美德的新時期注解。養成教育不是對他們進行生硬的道德說教,而是讓他們能夠在感知感悟中逐步內化,慢慢吸收。傳統文化作品豐富,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能夠讓青少年在閱讀中逐步汲取精神力量,漸漸提升道德境界,慢慢塑造他們的科學的價值觀。正如我國國家主席所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定要從充分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穩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只有牢牢抓住根本,才能穩定發展。拋棄了傳統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就等于斬斷了民族的精神命脈。”的這一重要論斷既充分說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統的文化和美德的根源關系,又為當前的青少年養成教育指明了方向和路徑。中華傳統文化有著非常旺盛的生命力,是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根基,應該以此為依托,引導青少年從傳統優秀文化中汲取營養,從傳統美德中積蓄道德力量,閱讀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踐行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結合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思想,自覺轉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讓青少年從文化根源上感知,學生更容易接受,更愿意踐行,更能夠達到較好的養成教育效果。
(2)充分利用培育主陣地,以課堂教育教學過程為主要渠道。青少年時期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關鍵時期,學校是他們最為重要的生活和學習場所,課堂是他們獲取知識、能力、思想的主陣地,充分利用好學校和課堂的主陣地,開展性質有效的養成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青少年時期是想象力最豐富、創造力最旺盛、求知欲最強烈、實踐探索最積極、可塑性極佳的關鍵階段,充分考慮他們的學習需求、接受規律、求知特點以及發展需要,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情感因素和實踐特性,促進學生在情感領域的積極轉變和行為方面的積極變化。青少年價值觀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又具有一定的不穩定性,需要在學科教學中做好全面滲透,融入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貫徹在學習、生活的每個方面,幫助學生能夠度過價值觀形成的最為關鍵的不穩定期,讓每一個青少年都能學會辨別,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自覺踐行。
(3)注重養成教育效果,以內塑造品質、外化行為習慣為準則目標。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教育需要注重效果,在細節上與引領,在品質上塑造,在行為習慣上養成,以內塑品質、外化行為習慣為目標。首先需要轉變話語體系,真正把價值觀融合青少年的現實生活,得到他們的認同,轉化為他們的思想理念,指導他們的行為方式,形成持久的習慣。需要轉為他們能夠接受的語言形式和表述方式,在語言表述上確保簡單、具體、平實。其次,需要創設有利于他們的認知和踐行的社會氛圍和生活情境,擺脫單一的空洞說教,讓每一個青少年能夠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強烈地感受到一種氛圍,一種氣氛,就會不斷強化自己的認識,就會逐步自覺轉變自己的行動。利用動漫、微博、微信、微電影、微攝影等方式,寓教于樂,并能夠組號分類引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總之,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關系個人和民族未來,養成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綜合實踐工作,需要構建立體教育體系,全面引領,并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引領路徑,引導青少年對自己的思想進行及時全面反思,不斷深化自我認識體驗,真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變成他們的內在精神和外在行為習慣。
作者:陳七三 單位:南華大學環境保護與安全工程學院
- 上一篇:縣委書記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心得體會
- 下一篇:賞識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