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養成教育研究
時間:2022-03-27 08:50:15
導語: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養成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從高校教育、社會環境及學生自身三個方面闡述了在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概述了養成教育的含義及分析了高校加強養成教育的必要性。對大學生的養成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二者關系進行了論述,提出了當養成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二者得到有機結合時,勢必會相互促進,并最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的觀點,并以此為工作思路,將養成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機結合的途徑加以分析。本文對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教育;以人為本
1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要問題
1.1高校教育層面的主要問題
思想政治教育課的純理論化教學,教學內容往往是就理論講理論,缺乏時代感和生命力,教育內容遠離生活實際,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使他們自主地進行獨立思考進而帶有批判精神地分辨各種社會現象和判斷社會事物、并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形式單一,更重視將價值觀的教育作為政治理論知識的一部分以授課的形式來達到教育的目的,沒有把它真正融入到潛在的隱形教育中;對于價值觀的教育沒有形成合力,高校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主要是由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師負責,而家庭、社會以及專業教師他們同樣負有價值觀教育功能,但他們卻很少能夠發揮功效,甚至部分家庭的價值觀教育與高校教育背道而馳,這使得價值觀教育難以發揮實效[1]。
1.2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在給中國人民帶來物質生活提高的同時,也隨之帶來了價值形態的多元化。網絡的普及使多元文化傳播并影響著青少年。社會文化的主體價值觀在各種價值觀念的沖擊下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大學生也在各種社會上流行的世俗價值觀的影響下,形成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的價值觀。
1.3大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
(1)知行不一。大學生雖接受過相關教育、了解相關內容,但不能融會貫通,也很難將其轉化為自己的信念并外顯于實際行為上。很多大學生在犯了錯誤、出現問題時他們都能夠認識到錯誤,但卻還要明知故犯。(2)易受負面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在對其進行正面教育時認同率較低,但一旦有一些負面因素出現時卻會引起極大的興趣,進而對其個人的價值觀產生影響,甚至發生根本性改變。
2高校加強養成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在初中和高中階段,正是思想趨于成熟、行為相對穩定的階段,然而為了保證升學率,學習成績成為學校和家長最為重視的事情,忽略了對學生行為品質的教育。簡言之,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養成教育的實效性較差。再這樣的前提下,當他們步入大學,在沒有父母的管束下,獨立去面對學習、生活及工作時,如果不加強養成教育勢必會產生更大的問題。因此,在大學階段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會或缺的重要部分。
3關于大學生的養成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二者關系的思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對學生思想層面的教育,但不僅僅是單純的思想灌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將其內化,并踐行在實際行動中。價值觀是決定人的行為的思想基礎,而人的行為是其價值觀的外在表現。同時,人的良好行為品質又有利于促成其正確的價值觀。價值觀的缺失是造成養成教育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價值觀的確立是養成教育最終的歸旨,價值觀的引領是實施養成教育的靈魂。當養成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二者得到有機結合時,勢必會相互促進,并最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4將養成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機結合的途徑分析
基于二者關系的思考,明確了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差異性和層次性,注重實踐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思想指引,以養成教育為抓手,實現二者的相互促進。
4.1堅持以人為本,將個人需求與國家需要有機結合
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注重將國家對大學生需求和學生自身成長的需求有機結合,以學生的成長需要為出發點并將成長需求中相關能力的要求融入到養成教育的最終目標里。
4.2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和層次性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
在工作中發現對于日常行為規范性強的學生,他們中多數的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學生的日常行為是他們價值觀的外在表現,依據此點,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進行引導教育。對于特殊的學生不僅要加強教育引導,還要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創造更多的積極向上的生活體驗。4.3為了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在開展教育工作中要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樣性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提升學生的基本素質,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將單一的教育形式轉化為以學生為主體的參與式教學形式。采取情境教育、體驗教育、游戲教育等教育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體驗感悟,將教育的思想內容內化為自身的信念和行為品質。
4.4將社會服務和公益勞動作為工作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在的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索取多、付出少,有的學生把父母、他人給予的關心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另外,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學習上,人際交往能力差,對自我的評價也不夠全面和準確。在此前提下,對大學生開展社會服務和公益勞動相關活動,不僅僅幫助大學生了解社會、融入社會,培養他們關心公共事業的熱情,也可以讓他們通過服務、奉獻收獲更大的精神財富,從而增加個人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在增強人際交往能力的同時正確的認識自我,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積極引導大學生參與到社會公益事業中,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對于建設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亦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
作者:謝飛 單位:遼寧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陳蘭.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4):28.
- 上一篇:特殊教育教師實踐能力創新途徑探討
- 下一篇:高職院校養成教育現狀探討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