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低年級學生養成教育
時間:2022-05-23 09:15:34
導語:淺談低年級學生養成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準確把握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養成教育的內容,堅持以身作則,堅持表揚激勵,堅持榜樣引導,堅持家校聯系,堅持常抓不懈,必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終身受益。
關鍵詞:養成教育;低年級學生;措施
現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二十多年的小學班主任工作實踐使筆者認識到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文明習慣的養成必須從小抓起、從小事抓起,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他們年齡小、可塑性強,教師如果能在平時的工作中重視養成教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那么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對于如何使低年級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筆者有以下幾點體會和做法。
一、準確把握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養成教育的內容
養成教育對不同年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級學生主要是以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為主。由于人有復雜的思維、豐富的感情、繁多的活動,加之學生的生活、學習、勞動、休息等每天交替循環,所以,培養學生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等的養成教育不能孤立進行,它們之間是相互融合、相互影響的。一年級是學生生活歷程中的重要轉折點。上小學之前,學生主要在家庭或幼兒園里接受教育,活動形式主要是游戲,而進入小學以后,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學習環境和學習的要求與幼兒園時期相比大不相同。在小學,學生要堅持課堂學習,遵守學校紀律,學會過集體生活。為了讓學生很快地適應小學環境,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小學和幼兒園的銜接,注重學習的趣味性。
二、細化教育目標,制訂具體要求
低年級學生缺乏生活經驗,技能有限,要達到養成教育的目標,教師不僅要制訂具體的要求,還要把目標細化,讓學生知道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開學第一天,筆者就教學生讀《上學歌》:上課鈴聲響,快快進課堂,起立要站直,做正不亂晃,不做小動作,專心來聽講。同時,又訓練他們“坐、立、行”的規范姿勢,并使他們知道這些習慣的重要性。
三、在具體工作中做到五個堅持
1.堅持以身作則。模仿是學生最基本的學習方式,教師是學生最主要的模仿對象,這就要求教師在工作中必須從自身做起。如教育學生寫字要規范,做到三個一:胸離桌子一拳,眼離桌子一尺,鼻尖離桌子一寸;在黑板上寫字時要一筆一畫,不潦草;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利用早讀讀兒歌,背《三字經》、《弟子規》等;教育學生講衛生,維護校園整潔。教師也要從自身做起,早晨和學生一塊掃地、拖地,看到教室的地上有紙屑,就彎腰撿起來,放入垃圾桶里。學生從教師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講衛生、有禮貌,比起空洞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2.堅持表揚激勵。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激勵這種方法有極大的優越性。因為他們年齡小,許多說教聽不懂,而教師聲色俱厲只能讓他們高度緊張,過一會兒可能就忘了。因此,筆者在班級管理中大做“激勵”文章,如對讀書、寫字、發言、紀律等方面表現好的學生獎勵一枚貼畫,為使學生堅持好的習慣,讓學生對榮譽進行積累,二十個貼畫換一張喜報,三張喜報換一張小獎狀,兩張小獎狀換一張大獎狀,并進入班級明星欄。這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熱情。每次有學生的照片上榜,總能看到他們臉上得意又自信的笑容。3.堅持榜樣引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有了榜樣,學生就學有方向、趕有目標,而且學起來看得見、摸得著。榜樣教育具有說服力、號召力強的作用,時時都能激勵學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筆者多以比賽、競爭、奪喜報等方式來評選小老師,讓他們與表現較差的學生結對子。筆者還組織向“小老師”學習的主題班會,讓學生以身邊的小老師為榜樣,找出自己與先進生的差距,再對自己的行為加以改正。在榜樣的帶動下,一大批學生上課聽講認真了,發言大膽了,勞動積極了。4.堅持家校聯系。以電話、短信等形式與家長交流,定期召開家長會,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系,對學生在校與在家的表現進行及時交流、反饋,適當地調整養成教育方式。5.堅持常抓不懈。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經過反復的實踐鍛煉。低年級學生的自覺性差,自控力弱,在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中,往往抓一下好一下,反反復復。班主任要有清醒的認識和正確的態度,多鼓勵學生,建立檢查督促制度,定時檢查與隨時檢查相結合,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習慣使人終身受益。養成教育的方法是多角度、多渠道、多樣化的,教師只要抓住小學這個黃金時期,從點滴小事抓起,圍繞一個個小目標,持之以恒,強化訓練,就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對低年級班主任來說,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只要充分地發揮主導作用,傾注愛心,科學地開展教育工作,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就會使養成教育落到實處。
作者:尚樹玲 單位:利津縣第二實驗學校
- 上一篇:小學語文養成教育研究
- 下一篇:數學教學養成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