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特殊性及策略
時間:2022-08-12 03:04:08
導語: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特殊性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發展,教師的專業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對教師的學歷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學水平愈發趨于專業化的上升階段,有效提高了教學的質量。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引導者、開拓者,教師專業程度直接影響了教學的質量。因此,對教師的專業發展關注度極高。本文主要分析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特殊性,闡述了農村幼兒教師專業水平的現狀,以及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特殊性的針對策略,希望能夠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實現教學水平的飛速發展。
關鍵詞: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特殊性;策略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幼兒啟蒙階段的教育,很多幼兒從小就開始接受文化教育,開始學習音樂、舞蹈、繪畫等等,家長不希望幼兒輸在起跑線上,幼兒啟蒙階段對幼兒的思維培養,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動手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農村幼兒教育水平相對落后,幼兒教師專業發展面臨很大的挑戰,影響著幼兒教師的發展。為了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需要加強幼兒教師力量的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確保幼兒教學的質量,進而提高整體的教育水平。
一、農村幼兒教學的現狀
近年來,農村幼兒教育發展迅速,但相較于城市幼兒教育而言,仍舊處于相對落后的地位,農村的教學環境和條件相對較差,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相應的教學設備不完善,農村幼兒教學機構缺乏辦學的經驗,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教師的專業水平是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條件,就目前而言,教師的專業發展存在制約性,薪資待遇、教學環境等,影響農村幼兒教育的發展。幼兒教學逐漸被人們重視起來,農村教育是我國重要的教育工作之一,急需提高農村幼兒教學的水平,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積累教師教學經驗。定期組織教師培訓活動,使得教學能夠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能夠更好的改善農村幼兒教學的環境。
二、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特殊性
1.教師教學方法不科學。農村幼兒教師的教學水平普遍偏低,大多為半路出家的教師,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的學習,缺少教學的經驗,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九年義務教育中不包括幼兒教育,沒有被強制的列入教學體制中,農村幼兒教育機構中民辦的較多,教學機構明顯的增多,但農村教師的教學工資待遇低,農村幼兒教育是學前教育、基礎教育,也是底層教育,教師的薪資待遇不高,工作不容易被家長理解,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制度不完善,同時也缺少專業院校畢業的幼兒教師,教師的專業水平不高,教學的質量大打折扣,導致農村幼兒教育的水平遠落后于城市幼兒教育水平,農村幼兒教師的流動率普遍偏高,低工資、福利少的教學提高,導致教師的流動性很高,不利于推動農村幼兒教育的發展。2.農村幼兒教學師資力量有限。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經濟正在飛速的發展,教育為社會提供高技能、高素養的人才,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時刻的處于安逸的環境中,要學會不斷的完善自我,提高教學的質量,在學習中完善自我,在工作中積累經驗,進而提高教學的質量。農村幼兒教學機構越來越多,辦學的條件有所提高,政府和社會也愈發的重視,但是農村幼兒教育機構缺乏管理的經驗,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師的力量有限,制約了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不能有效的開展幼兒教師培訓工作,簡單的開會或者公開課等的形式,并不能有效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的人數也是制約農村幼兒教育發展的一大要素之一。一個教師40多人配備的老師只有一名或者兩名,教師的工作量很大,還要兼顧幼兒身心的發展,不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教師。3.教師崗位流動性強。農村幼兒教學機構制度不規范,幼兒教師缺少一定的保障,專業發展缺少平臺,政府大力支持農村幼兒教學工作,但幼兒教育機構內部存在管理問題,教師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很多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一致,導致教學的效果一般,不利于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幼兒教師的崗位流動率較高,很多教師因為工資待遇或者其他原因選擇離職,幼兒的數量大,而師資力量相對薄弱,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受到限制,需要外部力量加以管理,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培養農村幼兒師資力量。
三、分析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特殊性應對策略
1.增強農村幼兒師資力量。農村幼兒教師相對匱乏,尤其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幼兒教師。農村幼兒教育資源需要充分的利用,受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特殊性的影響,為了促進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需要針對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特殊性采取應對的策略。幼兒思維的培養對幼兒今后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是幼兒的引導者,需要通過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需要加強師資力量。政府部門需要加強農村幼兒教育,農村幼兒教育需求量大,教師資源遠遠不夠,需要鼓勵大量的優秀畢業生投入到幼兒教學中,按照需求量分配人才,使得教師能夠盡己所能,開展教育工作,為農村教育工作做貢獻。2.完善農村幼兒教師管理制度。農村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相應的管理制度進行支持,教育部門可以建立一個幼兒教師溝通、學習的平臺,加強幼師的培養,定期組織開展培訓工作,提高教師教學的質量,為教師提供良好的發展前景。教師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夠有效的規范教師的教學內容,為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嚴格的規范農村幼兒辦學機構,避免教學的不規范,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加強教師團隊的建設,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的福利待遇,相應的給出津貼,降低幼兒教師的流失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幼兒教育工作的開展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教育工作的開展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為了縮短城市教育與農村教育之間的落差,必須加強資源的合理化分配,根據農村對教師的需求,合理的分配教學的資源,設置相應的考核晉升機制,充分的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教師的福利待遇,建立完善的獎勵機制。
參考文獻:
[1]霍靜,陳愛民.西部農村幼兒教師培訓策略與路徑的思考--以青海省為例[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7,33(1).
[2]楊達,程翔宇,秦弋.四川省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支持體系的現狀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7(3).
作者:劉軼 單位:天水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 上一篇: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現狀及對策
- 下一篇:職業美術教育實踐能力培養初探